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坤 《发展研究》2012,(6):19-20
近来,国际舆论的焦点转向了日本,担心日本可能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下一个引爆点。尽管日本的债务水平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因公债余额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招致国际评级机构继续调降其主权债务评级,但日本债务问题与美国和欧洲均不同,至少在短期引发日本债务危机乃至全球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较小,而其长期债务风险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2.
吴鹏 《资本市场》1998,(1):30-35
日韩金融危机是从“内部”爆发的,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有着本质区别。金融体制的封闭性使得日韩两国缺少应有的监督机制。日本低估了开放经济及提高经济效率所需的改革速度和幅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瑞典和日本两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同时遭遇金融危机。尽管危机的起因、类型、危机的演变过程以及政府救市的手段大致相同,但由于两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机参与救市,进而带来不同的救市效果:瑞典在短短两年内恢复经济增长,而日本则停滞了十年。目前,各国政府正积极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回顾和反思瑞典和日本的金融危机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秀丽 《现代财经》2002,22(5):14-15
随着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的主银行融资制度已成为各方面的争论焦点,本文试从造成日本金融危机的融资行为的真正缺陷-政府主导型融资行为以及主银行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肯定主银行融资方式本身是一种有效率的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当前重提主银行制时应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配合其他融资方式,以提高我国企业融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异同,并且整理了详细的图表作为分析说明的依据,旨在全面、正确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本质,为研究金融危机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艳萍 《经济经纬》2000,(5):55-56,67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此阶段,合理借鉴日本的改革经验,同时又不盲目照搬,对我国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避免发生金融危机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熳宁 《经济管理》2001,(15):76-79
日本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金融监管维持金融机构资产的稳健性;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而由中央银行充任最后贷款人职能;设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款人的利益,以下将对日本负责金融业监管的各个部门分别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金融危机总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如影相随,这使得人们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为了实现经济整体的资源有效配置,防止对健全银行的挤兑,政府对其救助是必要的,相反却没有必要救助不健全的银行。本文以日本为案例,跨越时间维度,建立银行停业假说对日本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两次金融危机——昭和金融恐慌和平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探讨政府救助的含义与影响,以期加深对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及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解及解释。  相似文献   

9.
把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找准中国经济房展航向,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家是最好的模板。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未能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形势进行完美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错失了日本经济发展的良好机会,我们应该从日本经济中获得启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人们常说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日本经济的空心化,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的发展增加日本国内的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开放使一国金融体系融入了国际金融体系.必然会受国际上的各种影响.就像一条船驶入了大海.将面临更大的风浪。从日本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教训看.金融危机是不会经常性地发生的.外资需要寻找和等待兴风作浪的时机.但在资本市场已经全面开放的情况下.国际资金流动规模空前膨胀.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对一国经济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冲击与影响。上个世纪后半期,日本经历了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资本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等种种金融变迁,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若干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70年代的拉美危机、8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到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世界每隔10年都会出现一次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导致长期的经济萧条。近几年来,新一轮全球性的房地产泡沫再次开始显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近年来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如何避开房地产泡沫的陷阱,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与现在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在房地产泡沫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建平 《开放时代》2007,3(6):76-93
抗日战争时期,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从共产国际来到延安领导反战运动,中共具体认识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与中国人民共同战斗的"日本人民",这是"中日人民友好"思想的历史原点。野坂参三还为中共开创了正式的日本研究,所培养的专业干部也成为新中国对日工作和日本研究的骨干。因此,新中国的"人民外交"和中日友好事业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国际主义"人民历史"的延续。但战后美国单独占领和保守政治统治下的日本存在的是"日本国民"而不是"日本人民",基于意识形态性的"人民"日本观的对日外交政策难免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4.
比起其他亚洲国家,日本可以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意机会和投资角度.在亚洲这个大经济圈里,与日本企业合作可以获得最低估值的投资机会. 震后日企更盼"走出来" 经历了长期通货减值和全球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5.
重点项目确立背景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日本经济持续萧条,虽然经过二年多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低谷,开始全面复苏,但随着日本老龄社会进程的加剧,日本的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要想使21世纪的日本经济保持活力,只有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实力,才能提高其竞争力。  当前日本的社会、经济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21世纪是信息通讯与生物技术的世纪,而在这些领域,日本落后于欧美;近年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日益突出的废弃物、有害物质、地球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行技术革新,需要建立适应21世纪市场需求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年中,东南亚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继而引发了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东亚、东南亚有关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进而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受这次危机的影响,再加之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该地区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在经历了长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每年消耗约1亿立方米木材,其中80%是从国外进口。实际上,日本依靠进口木材来满足内需,并非仅仅出于生态安全的考虑,更重要的是经济原因。对于日本来说,进口木材远比采伐本国的树木要合算。目前让日本林业部门最头疼的事不是滥砍滥伐,而是森林无人采伐。  相似文献   

18.
从长期来看,日本是一个有战略的国家,其发展战略一直都是非常清晰的。从短期来看,日本的基本战略依然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左右逢源,从美国获取安全利益,同时从中国汲取更多产业利益,使其在中国获得的产业利润最大化。日本回归亚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90年代以后日美矛盾在暗中激化;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以亚洲市场为中心展开全球性的竞争成为各国共识,日本回归亚洲也非常积极;从货币的币缘战略角度看,日本也有必要回归亚洲,并与中国一道构建区域货币即亚元。而日本回归亚洲的方式,基本是按照海路在走。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剑  刘斌 《经济前沿》2009,(1):59-64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尽管目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是重大的,但它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影响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后果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本文区别于当前大多数人的观点,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审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本文最后对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1,(9):32-33
世人一直对日本经济误判,说日本经济迷失720年。事实上日本从来就没有经济低迷。衡量经济实力的是GNP,不是GDP,日本不在国内赚钱,在海外赚大钱,这才是日本经济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