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丛雪莲 《改革与战略》2011,27(11):34-37
利益平衡是法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在正义、秩序等法的基本价值的指导下,利益平衡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对利益选择起着导向作用。知识产权领域中也存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之间的冲突,利益平衡同样发挥着协调作用,并通过多种制度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论版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素萍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7):110-112,124
利益平衡是版权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版权保护中应当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利益平衡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法哲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在具体的版权保护中,利益平衡要求版权制度既能激励创作活动,又能促进传播和方便利用,最终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主要是要通过制度的设计,实现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破产法的利益冲突如此激烈和决绝,经历了从早期绝对保护债权人利益、到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本位、再到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的变化和发展过程,破产法立法价值也在这过程中发生着的嬗变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杨轶 《中国经贸》2009,(22):143-143
政策价值取向决定着政策的基本方向,我国目前的政策价值取向主要有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义取向和科学民主取向,由此也决定了我国政策过程应从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加强政策系统的程序化建设这几方面优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破冰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社会利益的调整在所难免.需要正义、公平地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平衡人们的利益争执,使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公平实现社会资源分配,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让发展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艺儒 《特区经济》2013,(11):177-179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民间文学艺术的经济价值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经过开发包装利用,带给商业开发人和利用人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原权利人却并没有因此获得其应得的经济利益。而在国际上,民间文学艺术纠纷也不断增加。所以,增强民间文学艺术利益的平衡分配从而解决民间文学艺术的纠纷是现代国际社会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讨论的热点问题。利益平衡法则是民间文学艺术在版权保护与产业开发过程中始终应该遵循的终极法则,而其中,经济利益平衡要以权利义务的平衡为支柱,只有每个主体都能明确自身担任的社会角色,并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地享有社会权利,才能维持这种平衡,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的分析了企业的经济、社会价值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以及企业价值和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经分析后得出,企业在平衡双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不但应重视经济价值还应重视社会价值,才能做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解英丽 《魅力中国》2011,(17):92-92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对-I-~-g权利、机会和有限教育资源分配的争夺加剧,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使得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因子。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财产保险市场存在着供需矛盾。如何在产品的适销性和赢利性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客户、渠道、公司和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是产品创新的难点所在。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一系列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防范,是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需加以思考并有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实施过程中,投标人利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能够在工程结算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严重损害招标人的利益。所以,必须探寻一种适当的方法对现阶段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基本此现状,本文提出利用ABC分析法对工程量清单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进行经济学分析,力求加强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以此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源分配的过程、结果和价值指向要体现人的尊严,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增强社会的整合、合作程度,实现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这是正义的要求。资源分配正义是型塑分配正义的社会基础与结构性路径。从公平思维、有效竞争、责任规制以及权利倾斜配置等四个角度阐释资源分配正义的影响因素,进而从权利表达、分配标准、程序正义和矫正正义实质落实等方面框架性地解释我国社会转型期资源分配正义的社会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利益结构的调整是转型社会的鲜明特点。由于利益调控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分配正义是利益调控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最终价值诉求。重新确立"分配正义"在利益调控机制建构过程中的价值主导地位,并按照分配正义所要求的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原则重构利益调控机制是当前政府制度重新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知识产权的正义性基础?知识产权法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劳动理论、激励理论、人格理论、投资理论等几个阶段的探讨。这几个阶段的理论具有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利益平衡法。利益平衡法符合平等、自由、安全、效率、秩序等关于正义的价值标准,因此以利益平衡为方法论构建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三鹿三聚氰胺、双汇瘦肉精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不重视道德,可以让企业一夜崩塌。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无论在领导者进行决策,还是与下属互动过程中都要注意伦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组织首先必须塑造自身伦理观,切实地让每位成员感知并认同其伦理主张,进而逐步与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行动匹配,实现利益共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平衡。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领导者必然要被  相似文献   

15.
李琳 《东方经济》2004,(4):36-37
随着家电大卖场在制造到流通这一面向消费的整个供应链中价值的不断增强,制造厂家与其之间的利益交织也愈发密不可分。但由于利益分割的难以平衡,厂商之间表现在对产品定价权上的博弈也已经持续多年,最近发生的国美全国清理格力就是一个新的例子。不管这是不是新一轮厂商博弈的开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流通商在未来数年会越来越占据主导权,只有在家电生产商完成了新一轮整合,品牌更加集中后,双方才会重新走向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商要面临痛苦的渠道选择。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财富的有效创造与公平正义地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全社会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使各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熊烨  凌宁 《乡镇经济》2014,(3):37-41
由于我国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关系,作为利益群体和权力群体的官僚群体对规则的抵制,法制精神的缺乏和法制的不健全,我国的公共行政中存在人格化的倾向,表现为潜规则、人情行政、家长制作风等。非人格化秩序和人格化秩序都不符合现实要求,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人格化因素和非人格化因素,我们需要寻求两种因素的平衡。规则与自由裁量权的平衡、工具理性与人性的平衡、组织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是实现行政组织中人格化与非人格化因素平衡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知识产权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著作权法,是作者、作品相关权利人及作品使用者自由的圣经.相比专利法和商标法,著作权法的历史最悠久,世界首部著作权法是1709年英国安娜女王颁布的法案<安娜女王法>.著作权法从其诞生起就承担了调节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和作品使用者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冲突的历史使命.一部著作权法的发展演变史,就是著作权人与著作权法中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和妥协的历史,是著作权法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的历史,是著作权人的私权利益和作品接近者的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的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如何既保护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又使公众有权接近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呢?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的解决必须要求立法者始终坚持正义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因为利益平衡是著作权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共治理实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的平衡,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平衡需要制度来规范。公共治理的制度理性应当是以维护第三部门的利益为基点。公共治理的失序,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的非理性。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将有助于政府公共治理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关系密切。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完全同步,从而产生了区域不平衡。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不同,对同一事物作出的选择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同,有些可能与城市化的总体利益一致,有些可能相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