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坐落在山青水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千岛湖畔,是中国最大的五加皮酒生产企业,是国内保健酒行业的巨头,也是保健酒行业中唯一同时拥有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四大荣誉称号的企业。致中和五加皮酒具有祛湿气、强筋骨、补肝肾、填精髓、暖手脚、助睡眠的功效,为中国保健养生酒中之上品。  相似文献   

2.
2005年,致中和的保健酒产业开始启动双品牌战略,即致中和传统产品五加皮酒与每日养身酒互补推进.五加皮酒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等传统成熟区域市场运作,而定位于餐饮市场的每日养身酒则肩负起了致中和进军全国市场的重任。据了解,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市场推进和拓展,致中和每日养身酒除在安徽、福建等局部区域市场有所斩获之外,市场整体表现并不理想。目前,致中和开始重新定义自身的双品牌策略,逐步赋予双品牌策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作为差异化酒种,保健酒的前景为人们所看好,被认为是最有“钱途”的产业。在劲酒、椰岛、致中和等品牌的带动下,国内保健酒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外来资本和白酒企业的进入,把保健酒市场的蛋糕不断做大。  相似文献   

4.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40):54-54
江西保健酒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劲酒、椰岛、致中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当地市场三强。由于市场接近饱和,三大品牌开始采用精耕细作的营销策略,主要表现为:劲酒逐渐把销售重心下沉到农村;椰岛在礼品酒基础上发展小瓶海王酒;致中和瞄准家用酒市场,并凭借每日养身酒进军餐饮市场。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4,(21):30-31
我国有几十家达到一定规模的果酒企业,另外还有几十家以生产白酒和葡萄酒为主,“兼职”生产果酒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以衣地水果为原料制造特色果酒,如江浙的桑葚酒,两广的荔枝酒,新疆的石榴酒,西北的构杞酒,以及华北的苹果酒、杏酒等。在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优势之后,果酒企业开始认真地思考如何扩大市场的问题。就此,本刊记者和骨干果酒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6.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11):A014-A015
这两年,一些相对于川酒、徽酒来说比较弱势的白酒板块正在受到白酒界的关注,新疆白酒就是其中一个。有人说,新疆酒同东北酒一样,有可能成为今后几年白酒界一支新的生力军。近期也有不少商家寻找新疆的白酒品牌和关注新疆白酒企业参加糖酒会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新疆白酒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今后的整体走势做一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7.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7,(17):51-53
安徽曾经是强势白酒云集的省份。自1996年始,全国白酒20强中.安徽有5家企业名列其中.而且古井、金种子、高炉(双轮)等徽酒企业还跻身白酒10强,相比于川酒来说毫不逊色。这足以证明当时徽酒军团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啤酒强省--年产能130多万吨,两个啤酒企业进入全国啤酒10强,高达80%以上市场占有率,福建白酒却显得弱小,如同一个发育缓慢的孩子--年产白酒1.7万吨,规模以上(500吨以上)白酒企业不到6家,最大白酒企业亚洲酿酒厦门公司、产酒大厂厦门巷南酿酒公司以及雄居闽北的福建黄华山酿酒公司三大企业一年合计销售白酒一直在1.5万吨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9.
衡水市的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尤其是衡水老白干酿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规模较大,销售量较多,白酒的生产与销售已经成为衡水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本文通过对衡水白酒企业的分析,提出了企业销售物流方面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24):29-29
在以4593万元的大手笔成功拿下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位之后.致中和开始了进军全国的步伐。致中和打出的口号是:做全国商超餐饮渠道最好的供应商。致中和旗下产品线丰富,有保健食品、保健酒和黄酒。黄酒只是它走向全国的其中一步棋,每日养身酒则是其开拓餐饮渠道的急行军,因此每日养身酒对于致中和来说,是战略型产品。虽然每日养身酒扩大了餐饮保健酒的市场,但不可避免的是,和这一领域的龙头老大劲酒难免发生碰撞,那么每日养身酒能否改变劲酒一统餐饮渠道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4,(40):i012-i013
2004年9月16日,国家海洋总局、唐龙国际传媒、嘉华恒兴和四川丰谷酒业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家南极科考队指定用酒授权新闻发布会,国家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行程已经初步确定,丰谷酒将作为南极科考队员的指定用酒。作为一个中型白酒企业,丰谷一直奉行稳健的经营哲学,所以多年来丰谷虽然没有跻身大型白酒企业的行列,但是盈利能力和利税都名列行业前茅。在当前白酒企业多数陷于困境的现实面前,丰谷的表现还  相似文献   

12.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5,(8):A015-A01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白酒消费的绝对值会逐步下降,但是白酒不会消亡,而且白酒消费量的下降也不是等比例下降,而是有升有降,高档白酒会升,中低档产品则会降。——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茅台董事长指出了未来白酒的市场变化,指出了白酒未来是高档酒竞争时代,高档酒的竞争将更激烈,各白酒企业应加大对高档酒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大酿酒企业在“四个转变”方针的指引下,改变了改革开放前白酒产品“高档质量、中档包装、低档价格”的落后面貌。但从开征从量消费税之后,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竞相生产、开发高价酒,把优质产品同高价酒等同起来,把提价、换包装当作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忽视了中档酒,放弃了低档酒。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4,(32):B002-B003
随着中秋节的逼近,白酒市场也将迎来它的规律性销售高潮。在高档酒白酒市场,这样的节律性的销售高潮意义就更大了。因此高端白酒品牌纷纷发力,有的借助奥运盛会大作体育行销;有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奇制胜;有的加足马力,冲刺终端阵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量的促销和广告信息充斥了人们的眼球和大脑,如何在这样的一个混战时刻显现专业的形象和良好的效益是所有白酒企业都十分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5,(43):18-19
作为新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伊力特本来有责任也有能力带领疆内企业走向省外市场的,但遗憾的是近年来除了浙江的杭州市场外,伊力特在省外市场的开拓却一直乏善可陈。其他新疆酒目前除了亚克西在河北石家庄有点声势,以及多年前曾经在中原盛行一时的的白杨外,基本上都是在疆内做市场。其实,无论是白酒的生产还是营销推广,新疆都有不少资源可以利用的。但是,新疆酒多年来依然蛰伏不动,在这方面伊力特这个领头羊恐怕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糖烟酒周刊》2005,(42):54-55
深圳采纳第七届营销峰会圆满闭幕,济南糖酒会——将就大道通“罗马”,国家白酒权威视察湖北楚都酒业,第四届深受广州市民欢迎的酒类评选活动即将拉开序幕,有声短信促销广告卡面世,致中和亮相央视市场升温,酒海拾粹——桂林永福柔红……  相似文献   

17.
左尔 《糖烟酒周刊》2007,(24):82-83
鲁酒是十几年前非常活跃的一支区域白酒劲旅,但是在1997年标王事件之后,鲁酒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打击。2003年以后,鲁酒板块的新市场格局逐渐形成,新鲁酒代表企业出现。2006年,泰山生力源完成销售收入6个亿,以销售规模而言,泰山可算“鲁酒王”。在一片大好形势下,五岳独尊——一个堪比鲁酒新掌门当下心情和雄心的高端酒很快锻造出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保健酒已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的酒业第四大类酒,目前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飞速扩容,增速赶超白酒,生产企业从最初的几  相似文献   

19.
天丁 《糖烟酒周刊》2005,(44):32-34
本期入市先锋选取的是浙江北部嘉兴、湖州,中部金华三个地级市。通过调查发现,这三个地级市的共同点是:38度左右的低度酒是白酒消费的主流度数,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白酒消费度数呈逐渐增加趋势,趋向于42度、45度的中度酒。由浙江商源贸易有限公司运作的伊力特在这些地区的销量很大,是各地经销商提及率最高的产品。除了白酒,其他强势的品牌当属劲酒,古越龙山、致中和等品牌紧随其后,在旺季期间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导刊》1991,(9):26-28
我们厂是一家已有40年酿酒历史的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现有职工1300余人,占在面积18.3万m^2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生产省、部优质酒“陇南春”、“金徽大曲”和普通白酒“二回酒”等三大系列十多种规格的产品,年生产能力6000吨、产值5034万元,实现税利2000万元。在全省白酒酿造行业中居规模、产量、质量、销量、声誉、效益和贡献领先的厂家。现为省一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