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的通州,将积极构建支撑全国网络经济形态的电子商务核心基础设施,实施一批服务全国的电子商务支付、清算、交易保障、诚信服务、物流服务、认证服务平台,加快移动电子商务、第二代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集聚发展,成为总部银行、通信公司、电子商务精诚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 1999年底企业间电子商务 (B2B)成为电子商务新的热点,大量新的企业间电子商务网站涌现,一些 IT、家电等大型企业开始斥巨资开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如联想、海尔等。中小企业虽然资金有限,但是同样有进行网上交易的愿望,这种愿望为中国的 B2B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 B2B服务提供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涌现。   中国的电子商务大环境还不成熟,因此,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中国的电子商务提供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市场,这对企业电子商务的推行很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3.
由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10月12日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本届博览会是继1999年举办首届博览会以来的又一次以电子商务应用为主题的国际性的盛会,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中科院、贸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在1949年就进入改革开放,我们现在一定繁荣富强了,可惜我们不是;如果我们在80年代初就具有了先进的电子技术,我们现在一定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的经济体,可惜我们没有.所以,目前世界的一流企业都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好在水是流动的,世界是会变的.在21世纪里,生物工程、电子商务、环保、文化产业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巨大的市场蕴藏其中,中国的希望也许将从这里升起.  相似文献   

5.
世纪交替,全世纪迈入了信息时代,有“时代的灵魂”之誉的互联网(Internet)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至今已经拥有2000万网民,3万个网站,9万个“cn”域名,50万个“.com”域名,尤其是上网用户以每年400%的速率增长,远远超过了当年手段用户14个月增长一倍的速度,现在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企业,甚至每个公民,对互联网都有所耳闻。  相似文献   

6.
7.
全国首家"BMC电子商务师"培训机构落户精彩生活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得风生水起,逐渐跃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近3万亿元,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300万人。然而,电子商务专业性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而诚信问题也一直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9.
21世纪,电子商务将是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提出用历史眼光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以现实眼光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技术标准与网络接入标准,积极培养人才,特别是要训练出技术过关、系统完整、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否认。二十一世纪是INTERNET的世界,它就像一只巨大的八爪鱼,紧紧地吸附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却在喧闹的外表下暗藏着巨大的危机,这条暗流将会给方兴未艾的中国互联网带来怎样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12.
4月初的北京,又到春来时.树枝开始吐绿,鲜花开始争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开始昭示着人们:2001年的春天将是中国人民开创新世纪美好未来的世纪之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伴随电子商务发展而来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是否应对电子商务征税及如何对其征税等问题,欧美等一些国家已出台了部分专门的法规。而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电子商务税收管理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国内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已试图或正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而部分国外电子商务企业也已进入国内市场。如何正确、合理地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国际化是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如何应对电子商务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强 《亚太经济》2002,(2):56-58
世纪之交,全球目兴聚焦电子商务。它正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激荡着全球传统商贸领域变革,并成为推动全球商贸业发展、世界经济增长以及全球财富再分配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中国网络门户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网民的数量已达2650万人,上网计算机已达1002万台,和几年前相比,中国的互联网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中国的互联网络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比如网民的绝对数量和我国的人口总数相比显得不够多,在网民的构成中,低收入、低年龄者占据多数等现象表明了中国的互联网络尚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