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职责与任务。责任是应该承担的任务,责任是应当履行的义务,责任是必须完成的使命。责任有丰富的内涵,责任有不同的范畴。责任是良心的显现,责任是诚信的表现,责任是感情的体现,责任是身份的凸现,责任是作为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梁桂全 《新经济》2006,(7):36-37
品牌是什么?我听过很多种说法:说它是企业和产品的名片,是核心竞争力,是灵魂,是信用等等。我认为品牌的本质就是信誉,是对社会对客户对消费者的庄严承诺。因此,品牌不是自我标榜,不是知名度,它是一种承诺,是责任,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对社会、对消费者的承诺。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活动,是一个市场实现过程。教师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一根包括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社会服务是导向,市场是机制,政府是环境,院校是支撑。政策环境应该是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高度统一。对技术创新链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分类支持。  相似文献   

4.
浅析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非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253-254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完全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和谐的;人类是一种伟大的生灵,是善良的、有德行的,是应该有所作为的。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相信人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主宰。而在哈姆雷特那里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已经露出端倪。  相似文献   

5.
人身上最宝贵的是什么?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精神。精神是人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灵魂,是立身之本,是单个人和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之源。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生命的指挥棒。人活一世靠精神。人有精神,百事可为。领导者只有自己精神强大,带着精神上路。才能让生命燃烧,才会产生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理性自利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自利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反映,但理性自利行为的限度和目标是需要制度来约定的。和谐社会是经济的和谐;是伦理的和谐;也是制度的和谐。在和谐发展的社会里,自利与利他需协调,崇尚道德是行为准则,遵守法律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公平是市场有效的前提,多样化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其根本基础首先在于分工的普遍化。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即市场主体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产权,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即行为主体。市场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配置资源:一是分配收入。二是传递信息。三是刺激生产。四是调节供求。价格协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同时也保证了市场模式的绝对有效性。人力作为一种资源要素,更适应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8.
现代领导观认为,领导是权力、责任和服务的统一。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责任是指领导职位所赋予的任务。领导者的权力与责任是成正比的。服务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排忧解难,谋取利益。服务的思想,是领导者获得被领导者的信赖和支持的主要根源。没有服务的思想,领导者就不能正确地运用其权力,也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责任。权力是完成领导一作的基本前提,责任是担负领导工作的本质属性,服务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全球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品牌先导的时代。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用语言,是支配性资源,是争夺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全球化浪潮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品牌的较量。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点——劳动范畴的五个基本性质包括:一是劳动的整体性。劳动是一个整体,既有劳动主体也有劳动客体,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像磁石的两极一样互为存在条件。二是劳动的常态性。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劳动是常态劳动,是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的统一。三是劳动的有益性。劳动是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有益作用的劳动。四是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发展的复杂化程度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复杂劳动的发展满足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五是劳动的发展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医患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不完善的。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整体和谐中的局部不和谐,和谐是主流的,不和谐是支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各级医疗单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2.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的两个基本方面。道德品质是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道德行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行为,是经过自主意志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和积累,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内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相似文献   

13.
郑傲翾 《大陆桥视野》2016,(14):257-258
信仰是主体对某种事物或者某种主义高度的推崇与信服,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赖以生活的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崇高的、与时俱进的信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信仰。信仰教育是文化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项要素:第一,会计风险的主体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第二,会计风险和客体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的结果,也是会计风险的载体。第三,会计风险的性质,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且具有不确定性。第四,会计风险的微观环境是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巾,“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是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扩大内需,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外需萎缩问题而提出的应急办法,而且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的举措。扩大内需,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分析我国现实国情,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拓展内需空间,是一条可行路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空间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任文 《新经济》2012,(3):34-35
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故事。每个人的春天都不应该被定义。而春天的故事并不遥远,它是成片的油菜花,它是浪漫迷人的薰衣草,它是异国情怀的郁金香,它是桃红李白,它是梅香樱娆……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广州。春天是用浪漫点缀的。小碎花、古典、罗曼蒂克、清新。春天是一个空气里都应该弥漫  相似文献   

18.
内需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内需求最有潜力扩大的地方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村的消费需求。消费理论认为,影响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因此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也是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夏春秋 《经济导刊》2009,(11):29-30
目前普遍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生命本性的需求.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如果没有发展.持续就无从谈起。而发展一是经济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发展;三是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航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47-248
朗读是艺术,又是一门学科,这样的提法是符合实际的。但它毕竟是高层次的提法。从学习语言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手段,是掌握语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英语朗读既可以是一种文化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朗读以及学生的朗读,都能发挥很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