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农村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发挥农民这一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农民自办农村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差距。为此,要通过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措施,推动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作为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民大省,河南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素质偏低,和其他省份相比,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将面对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田红兵 《价值工程》2013,(17):322-323
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形势喜人,到处涌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现在的农民是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讲文明、讲礼貌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但是,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大国受旧的传统文化束缚,还存在着旧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不良风气。本文就现在农村存在的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乡风陋俗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程丽 《活力》2010,(21):105-1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何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曲艺  胡晓兵 《活力》2013,(10):83-83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激发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承担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的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民知识贫困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肋.农民的知识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要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就要解决农村的教育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年  陈宁 《活力》2011,(8):212-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要想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目标,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必由之路。而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状况来看,进一步的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体系,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与管理体系体制的建设和改革,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是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且稳定、覆盖面广且服务质量高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途径。下面我们主要对如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杏云 《价值工程》2014,(18):307-30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推进文化繁荣,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共享,本工程可以对我国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现状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获得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做好基层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内涵及其意义出发,剖析其所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就如何构建农村文化服务、创新农村文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化队伍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焕喜 《价值工程》2011,30(7):176-177
社会保障被誉为社会的"稳定器",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我国近年来农村政策的主要落脚点。在关注农民民生方面,国家正大力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文章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形势,并在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郝万喜 《价值工程》2011,30(21):316-317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村的发展缓慢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此,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本文力图通过介绍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成绩等方面,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志涛W  NGZhi-t  o 《价值工程》2014,(4):310-311
"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农村法制建设程度的高低将对此起到直接作用。目前,我国在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亟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杨凌杜家坡等村农民素质现状,指出农民素质较低对杨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更新农民的思想和观念、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倡导健康文明、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等,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价值工程》2011,30(1):3-5
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产业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淑媛 《价值工程》2010,29(17):232-233
占据着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广大农民的民事纠纷的解决问题,一直是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面对农村这个典型的乡土社会,法律却一再碰壁。解决激增的农村民事纠纷的需求与在农村的捉襟见肘的法律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九十年代中期被逐渐遗忘的司法所制度或许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