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以中国2003—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Chhaoehharia和Laeven(2007,2009)以及白重恩(2005)的方法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外部董事比例、高管持股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公司在其它市场挂牌上市以及政府控股等对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在长期内,公司治理的竞争效应优于规制效应。这为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应该更多依靠市场调节还是依赖政府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钢铁行业曾经是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通过对申万钢铁行业96组样本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比较突出,整体而言股权较为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负相关。面对这种情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应保持适当的国有股权,持股权适度集中、强化股权制衡作用,由外而内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3.
钱源达 《北方经济》2007,(22):34-35
本文采集了2004~2005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股权集中度的大小采取分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N字型"结构.这说明在我国,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最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高度集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Meta分析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再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企业绩效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存在"倒U型"关系;二是民营上市公司的前五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绩效越好;三是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业发展遭受打击,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重视其发展。文章分析2010年至2014年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绩效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绩效正相关;每年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与绩效正相关;经理层薪酬与绩效正相关。本文期盼为完善新闻出版业公司治理结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控制权公利和控制权私利的分析框架下,本文从第二大股东持股的视角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利于提升对应公司的经营绩效,其持股比例越高,对应公司的经营绩效越高,且公司经营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特别地,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证券投资基金,其对该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大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双重身份强化了股权制衡的效果。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文章依据公司治理理论,以我国日用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2013年混合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结论:日用品行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总之,在改制国有企业占较大比重的日化行业,股权集中度维持在合理区间有利于企业发展,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沪深交易所的农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流通股比例快速上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总体下降,但股权集中度依然较高。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股权激励不到位、受国有控股带来的行政化影响、董事会和监事会监控经理人意图不能很好实现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协调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利用股票激励、股票期权等方式推行股权激励,强化国有股本出资人角色,充分发挥聘任机制和薪酬机制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作用,并从立法上改进监事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兰隽 《开放潮》2003,(6):54-55
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上市公司能够科学决策并得以稳步发展的关键。1992年三水集团改制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以来,特别是1995年吸收非国有大股东入股、1996年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以来,公司打破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实现了股东的多元化,形成了主要股东互相制约、优势互补的格局。目前,三木集团第一大股东(国有股)仅持有公司不足26%的股份,其它单个股东持股均不超过6%,这种局面使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显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股东的利益,保证公司的科学决策,公司十分重视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 严格依法办事,保证“三会四权”各尽其责 1992年股份制改制后,三木集团即依照《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  相似文献   

10.
钱源达 《北方经济》2007,(11):34-35
本文采集了2004~2005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股权集中度的大小采取分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N字型”结构。这说明在我国,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最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高度集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制衡能力是股权制衡效果实现的首要前提。文章建立在具备股权制衡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合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具有合谋的倾向;在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倾向于相互监督,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uses a sampl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hos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have changed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to examine whether reduc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hile maintaining government's ultimate control could improve fir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se firms improves after the transfer of thei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due to improvements in both operating and non-operating performance. When we separate all samples into solely SOEs and other SOEs based o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e find that operating performanc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olely SOE group, whereas non-operating performanc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OE group. In addition, we identify source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rom two perspective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e to decentralize control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e to monitor firm operat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出资入股的方式嵌入民营企业的改制与治理中,使得广大民营企业拥有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与融资方式。但在混改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中,这种促进效果是否明显仍具有较大争议。从管理者理性迎合的角度出发,以2010—2020年所有上市非ST公司的相关数据为采集样本,通过情绪词典中的情绪词汇与公司年报中相同词语的出现频次来构建管理者情绪指标,以此为基准测定管理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国资介入在两者之间的交互调节效应。实证发现:管理者情绪与企业创新绩效表现为负向相关;国资介入与企业创新绩效表现为正向相关,且能够缓和管理者情绪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效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迅速成长而来的是其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所产生的治理问题。所以,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对沪深两市的4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营上市公司在企业内在需求和外部制度约束下,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革是否是有效的,是否促进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文章从经营者更替的视角,分析了该问题.在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者更换的现状、考察更换的原因以及可能引起的一些结果的基础上,说明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者更替的可能性与绩效呈负相关,内部人继任较外部人继任有更好的绩效的改善.研究结果证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开债务(即公共债务)和非公开债务(即私人债务)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公共债务资产比例,私人债务资产比例以及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发现公共债务在公司治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私人债务却由于其对经理人的软约束,并不利于公司整体业绩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银行监督与经理人代理成本为主线,研究银行监督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治理机制、政府控制和债权人保护(法律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表明:银行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不但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反而提高了经理人代理成本,即银行负债的杠杆治理效应被严重扭曲,相反,非银行负债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发挥了应有的杠杆治理效应。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银行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其重点是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发挥银行负债的硬约束功能:银行作为企业的大债权人应该担负“投资者”与“治理者”的双重角色,按照契约规定主动参与和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发挥其应有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银行负债、预算软约束与企业投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柳建华 《南方经济》2006,(9):100-109
国外的研究认为负债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从预算软约束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银行负债的这种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企业银行负债抑制了投资规模的扩张;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具有更强的预算软约束预期,银行负债对其投资规模扩张的抑制作用更弱;相对于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银行负债对其投资规模扩张的抑制作用更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权性质分类的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飞轮  张海鹏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16-118,115
文章在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没有起到抑制经理代理成本和提高公司绩效(公司价值)的作用,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功能;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论文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相对于公司管理层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独立董事的实际治理效果。采用中国独有的强制披露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投票的数据进行研究,解决了以往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董事会议案提出公开质疑,然而当公司业绩较差时,独立董事更有可能质疑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异议独董的公司股票收益率在之后两年内会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并且存在异议独董的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水平明显低于无异议独董的公司。这表明当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独立董事自身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并且其监督行为能够提高公司价值和公司的会计透明度。由此可知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确实能够对中国的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治理效果,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