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汽车烧甘蔗酒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机动车的燃料消耗已成为吞噬地球石油资源的无底洞,为了缓和油价上涨和保护环境,巴西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灵活燃料汽车在巴西的大量推广,灵活燃料汽车是可以使用任何比例的乙醇(酒精),汽油的混合燃料汽车,同燃油汽车相比,能够大大节省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汽油构成的特点和中小型炼厂的汽油质量现状,提出了FCCU可通过调整操作,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和助辛剂等有效措施来提高汽油辛烷值。指出综合利用催化裂化低碳烯烃和直馏汽油,生产异构化、芳构化、醚化、含氧化合物等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一条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Ⅱ套重油FCC装置原设计加工能力0.3Mt/a,采用单器单段逆流完全再生技术。为满足生产低烯烃汽油的要求,同时满足装置生产能力达到06Mt/a的要求,应用MIP技术同时再生器改造,使其具备了不完全再生能力。经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改质。同时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本文对MIP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MIP技术改造的新的设想,外取热器冷催化剂由进入再生器改为进入第二反应器,二反密度由增大待生循环滑阀开度控制改为由外取热器循环催化剂量来控制,用冷催化荆来代替粗汽油做急冷介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裂解汽油加氢精制生产过程,对比了应用不同阻聚剂对汽油加氢精制工艺预处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含有纤维素的植物秸杆为原料生产的汽油,通俗称为秸杆汽油。前不久,中科院院士汪燮卿先生说,如果秸杆汽油开发成功,“会给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前景”。吉林省长春市丛大拥先生发明的《利用植物纤维制取丙烷液化气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专利项目已于2002年8月由国家知i只产权局公布,2005年将颁发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6.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旧的生产、管理方式越来越显著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开始探索更为灵活、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灵活企业、灵活式管理的概念。中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要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自身条件改进生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12,(11):70-70
英科学家研制出合成汽油 位于英国北部提塞德镇的空气燃料合成实验室(AFS)日前研发出一种可利用空气和水生产汽油的技术,该技术有望在未来用于大规模生产绿色环保燃料。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标准要求之一是铜片腐蚀试验合格,而目前催化裂化汽油特别是重油裂化汽油常常出现铜片腐蚀合格问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炼油厂家经济效益。在此,本文对汽油铜片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哈石化公司依据现有组分油,针对调和过程中存在的辛烷值等问题,对汽油产品进行生产和产品调和方案优化,优先采用装置工艺调整,并尽量使用MMT锰剂调和汽油,减少质量过剩,保证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钢厂大型3800mm炉卷轧机支承辊的锻造工艺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一种钢锭压钳口自由锻造工艺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钢锭锭身体积,以便适合现有锻造设备的锻造空间,同时可以降低钢锭的重量和降低对起重和操作设备承载负荷的要求,使锻造操作灵活、方便快捷和安全可靠,保证了支承辊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并为未来生产更大型自由锻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高思宇 《经济师》2008,(10):211-212
文章针对国内汽油零售市场的特点,提出完善汽油销售管理的办法。即采用多元回归、季节指数法和灰色预测法对汽油销售进行预测来适应市场波动。此外,还建立模型从销售量和销售稳定性两方面对销售业绩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对提高汽油销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汽油发动机的直喷技术发动机直喷技术是采用高压油泵对燃料进行加压,通过可控制喷射时间、流量、压力和雾化形状的喷射系统把高压燃料直接喷火发动机的燃烧室,由于燃料达到了最佳的燃烧效果,从而达到了降低油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汽油发动机的直喷技术被很多专家和学者称为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技术,其关键在于汽油的喷射系统、燃烧方式,共和发动机的控制、尾气的后处理技术和燃油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喷射系统。目前开发的喷射系统有两种,高压燃料喷射系统和空气辅助喷射系统。高压燃料喷射系统是通过喷射器把燃料直接喷射到汽缸的…  相似文献   

13.
近来国际油价飙涨,全世界的能源进口国莫不备感压力。从甘蔗中提炼出酒精(学名乙醇),且与汽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的“酒精汽油”,可广泛提供汽车作为燃料用油,加上其可再生及快速循环的特殊生物能源性,在燃烧过程中比汽油燃烧排放较少的二氧化碳和含硫气体,所以又被称为“绿色能源”或“清洁能源”。“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后,这种“酒精汽油”可望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能源新宠。  相似文献   

14.
1.新一代脉冲燃烧技术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组织最近开发成功新一代脉冲燃烧技术,该技术使汽油得以充分燃烧,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并可降低能源成本,极大地提高生产率。脉冲燃烧是通过特定几何形状的燃烧室迫使不稳定燃烧形成谐振脉冲的结果,进而形成非常稳定重复的燃烧,燃烧室可以自我呼吸,不需风扇不断供应燃烧所需空气。脉冲效应可使未燃烧的气体形成“自然”回流,继续燃烧。脉冲燃烧的火焰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前一个火苗的灸热废气点燃的一系列离散的火苗组成的,废气可以充分燃烧。因此,脉冲燃烧产生的火焰与一般汽油燃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停止使用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全球科技经济望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3月正式建议国会通过法律,禁止继续使用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有的译成甲基三丁基醚(英文是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通常简称为MTBE,它是一种含氧型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主要用作充氧剂和用于生产无铅汽油,加入汽油中可减少车辆行驶时引起烟雾的排放物,净化空气,但已经开始在全美各地造成水源污染,致使水中产生致癌物质。本文将介绍有关的背景情况。1.使用MTBE的原因及目前的使用情况汽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不含氧,人为加入氧后,可以提高其辛…  相似文献   

16.
大庆联谊催化装置在2004年2月生产中,在低负荷运行时,外取热单滑开度较小的情况下,曾出现多次流化异常的情况。在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过程中,根据生产情况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种专吃废旧塑料的小型设备由河南省沈丘县科协高新技术研究所开发成功。该设备不但可以生产出低廉的汽油和柴油 ,而且还能生产新型防渗补漏剂、多功能树脂胶、带锈防锈漆、防火宝丽板等系列产品。采用废旧的塑料包装盒、塑料袋、桶、农膜、纺织袋、泡沫塑料等可以生产出 90 # 无铅汽油和- 1 0 # 柴油 ,出油率可达 40 %— 80 % ,每吨汽柴油成本只有 1 30 0元 ,经各种车辆长期使用 ,该油爆发力好 ,耐燃烧 ,对发动机无任何负作用。经河南省质量监督部门检测鉴定 ,汽油达到GB484—93国家标准 ,柴油达到GB2 5 2— 94国家标准。该设备为常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技术,该技术是将装置的提升管反应器部分进行改造,采用MIP工艺的串联提升管反应器,分为两个反应区。第一反应区以一次裂化为主,第二反应区主要增加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为了抵制二次裂化反应,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将烯烃转化为异构烷烃和芳烃,达到降低汽油烯烃又不损失辛烷值的作用,改造以后操作中出现的喳塞现象分析了发生喧塞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工负荷小、反应深度低、提升介质少、再生催化剂的微反活性低,造成了提升管向上的推动力不够,在第二反应区藏量较多时,推动力小于阻力,产生喧塞。指出避免发生喧塞的主要措施有控制提升管底部提升介质,加工量、原料性质、反应深度、第二反应区藏量、催化剂活性和粒度,保证第二反应区线速在5m/s以上等。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2005年福建交通运输业汽油、煤油、柴油消费占全省石油消费总量的31.4%,占全省汽、煤油、柴油总消费量的43.8%。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汽油、煤油、柴油消费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2001-2005年年均增长13.0%,比全省汽油、煤油、柴油消费总量年均11.3%的增速高1.7个百分点。汽油、煤油、柴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2006年5月24日油价的再一次上调,将再次增加交通运输业运输成本,交通运输业经营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20.
4月,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艾欧基公司生产出了加拿大首罐商用纤维乙醇燃料,它将混入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的汽油中向外销售。乙醇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汽油等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不过对于以玉米和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的乙醇来说,燃烧时能提供的能量和制造时需要耗费的能量一样多,从而使人们对乙醇的应用前景产生怀疑。而纤维乙醇燃料则是以稻草和木屑为原料,这使它在汽车中燃料时产生的能量要大大多于生产时耗费的能量,在能量的净产出方面令人不容置疑。纤维乙醇燃料在使用方面与汽油相比,可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被认为非常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