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稳定客户的主要渠道,因此,200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会以更高的收益,更为创新的设计来吸引客户.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提升收益水平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以后,出现了低收益、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一时间银行成为众矢之的,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客户们牢骚满腹,但又得不到实质性的安慰,各种议论、调查、投诉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家》2011,(8):158-159
201l年作为“十二五”开局年,上.半年金融局势跌宕起伏。 关键词:加息,银行理财产品井喷2011年不断的加启、,实实在在的让银行火了一把,银行理财产品大放异彩,不论是发行量还是收益率都突飞猛进。中国建设银行的理财专家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以稳健为主,投资工具的风险较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4.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不能一概笼统而论,应当针对银行与客户之间风险和收益分配原则的不同进行具体分析。银行理财产品中,理财顾问服务属于咨询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属于附条件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则属于信托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6.
白利倩 《理财》2014,(2):62-63
在实际运作中,其实大量的理财产品银行的实际收益都要高于预期,但银行不会轻易地告诉客户,因为这部分收益多数情况下是隐身存在的。这些隐身的收益通常来讲就是银行从每一款理财产品中收取的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相似文献   

7.
宋艳芬 《理财》2012,(8):50-51
2011年的股市、债市在内忧外困中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也涨势不再,唯独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着人们对银行的信任,以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等优势,受到空前的追捧。但在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盲目追逐的过程中,个别银行的一些营销人员为了提高业绩,想尽办法误导一些客户购买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甚至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使得客户亏损严重,引起客户的投诉,官司连连。如某外资银行客户1000万元本金在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某股份制银行客户180万元亏成1万元诸如此类的事件。2011年12月以来,央行已三次下调准备金率,6月8日又3年来首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逐步走低,最近两个月,银行推出的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和  相似文献   

8.
正一、存在的问题(一)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从国有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理财产品销售后,银行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多项必要信息,在理财产品终止时,也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收益情况,客户对资金的操作情况及风险情况一无所知。虽然商业银行在开办个人理财产品前都进行了风险提示,但并未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易引起纠纷。(二)专业理财人员缺乏。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素质要求极高。然而目前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缺乏理财专业素质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储蓄存款的不同之处,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须谨慎,注意规避风险,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下,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机构,都在不断尝试绕过面签红线,力图实现理财产品在线销售,以突破地域限制。面签放行或将推动理财产品越过“首次面签”门槛,更好地推动理财产品销售线上化,从而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06,(3):50-50
银行对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时,往往强调产品的收益率高低,对产品的宣传多是正面的,风险揭示往往不足。面对花花绿绿的宣传单,客户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多问问,多算算。比较理财产品看年收益“累计收益”是部分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的常用字眼,例如某外汇理财产品号称3年累计收益超12%。其实,“累计收益”这个指标没有多大意义,只不过看上去数字大一些,客户在比较各种产品时应使用“年收益率”指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被某些银行用来“打马虎眼”。例如某两年期的外汇理财产品号称保底收益为3%,其实这个3%指的是两年期满后的…  相似文献   

12.
如今,理财产品可谓是各家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张王牌,跑马灯上滚动的尽是各式理财产品的宣传广告,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据笔者观察,尽管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很多,但真正知道理财产品是如何运作、如何产生收益、存在何种风险的人很少,甚至连银行员工自己对此也不甚了解。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只能纯粹地依靠收益率去搏人眼球,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小客户和大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差距会越来越大,银行会更加倾向于把一些好的资源配置给大客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投资管理》2009,(3):32-32
一.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银行产品推销员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切莫陷入“预期收益”误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很理财产品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其资产配置。但同时国内外市场的波动使理财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客户针对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诉时有发生,其中关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是客户投诉较集中的问题。本文对当前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存续期间和终止时信息披露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发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本文以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主体不够健全,现实供给状况与客户需求有很大差距,且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收益水平偏低及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优化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2012年3月问,约100余名客户在A银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客户经理P某的推荐下,陆续购买了四期名为“某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的理财产品。这四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13%,总投资额1亿多元,资产管理人是B资产管理公司,担保方为C投资担保公司。2012年11月,资金实际使用人由于涉嫌诈骗等犯罪被警方控制,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均无法兑现,客户转而要求A银行及担保方承担兑付责任。A银行发表声明称,该理财产品并非A银行发行,也不是A银行代理销售,A银行从未与该公司签订任何协议,这次事件属银行员工P某违规私下参与推介,A银行已与其解除劳动合同,A银行对客户损失不应承担责任。担保方亦表示,由于融资项目提供虚假资料,涉嫌诈骗,从而拒绝承担担保责任。虽然银行与担保方作出上述表态,但在客户、媒体等多方压力下,最终由担保方与客户达成民事和解协议,因担保方同时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未对外公开。私售理财产品的A银行前员工P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于2014年3月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万元。  相似文献   

18.
理财信箱     
《金融博览》2008,(4):86-87
Q:最近.经常听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好的新闻,但我觉得和股市.基金比起来,理财产品似乎还是稳妥一些。现在购买理财产品的话,风险是否很大?该如何选择?(我上班5年,年收入5万元,家庭稳定,无负担)  相似文献   

19.
理财产品二级转让平台的建立是满足客户需求,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平台的构建设想,后续平台客户的选择,系统软、硬件的配备,法律文本的准备、清算系统的对接,风险的提示及银行收益等问题的解决是理财产品二级转化平台建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随着客户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将会越来越火,前景十分广阔。商业银行开展客户理财业务,必须从三个维度上为客户着想:即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要求和预期收益。其一,关于风险承受能力。由于许多客户属风险厌恶型,所以要注意提供稳健型的理财方案,承受力好一些的人士则可多从投资收益方面考虑。其二,关于流动性要求。由于市场变化不定,因此,要注意对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组合推介。将理财产品进行有效组合.再辅以长期金融服务,既可拓展银行营销空间,又能争取更多客户,降低营销维护成本。其三,关于预期收益。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要求与预期收益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要协调摆布好三维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较高的理财艺术,需要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融洽交流与和谐合作,需要银行提供高质、有效、优良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