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前空气中污染物较多,导致雾霾等恶劣污染现象的产生。应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了雾霾的主要成分PM2.5与当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的二元相关性,找到了与PM2.5相关性最高的大气污染物,对雾霾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且治理困难,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及PM2.5污染来源,基本摸清了遂宁PM2.5主要输入来源和潜在污染区域,这对于改善遂宁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冬季供热采暖锅炉的燃煤对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2016-2018年三年间SO_2和PM10两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值的追踪与比对,笔者发现这两项污染物的浓度均值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确定了冬季供热采暖锅炉燃煤对空气的影响。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人们可以减少供热采暖锅炉燃煤SO_2和PM10的排放,同时可以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如皋市环境监测站近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选取SO2、NOx、PM10等污染物指标,基于EXCEL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技术,分析如皋市大气污染物的年变化、月变化、区域分布等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运用秩相关分析法、污染负荷系数法分析大气环境污染物水平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污染物表现为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SO2、NO2在大生机电监测区域污染严重,PM10和降尘污染整体较严重,总体状况是东南部的大气质量明显优于西北部,如皋市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2013,(Z1):69-73
深度解读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颗粒物相比,它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直接进入人的支气管,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PM2.5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产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对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复杂,二次产物多,是空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来自机动车辆、溶剂挥发以及工业排放。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理技术,同时指出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5,(5):2-3
<正>2013年宁波环境质量报告显示:环境卫星遥感全市共监测到378个火点,其中8~10月份为秸秆焚烧的高发期,占82.5%。2014年宁波环境质量报告显示:2014年我市霾天数为118天,占总天数的32.3%。这也意味着,每三天就有一天是灰霾。焚烧处置不仅影响公路交通及航班正常运行,而且严重影响大气环境污染。国家环境保护城市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教授认为,城市周边地区的秸秆露天焚烧,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秸秆集中焚烧的几天里所产生的PM2.5可能占当天空气中PM2.5量的30%、40%。  相似文献   

9.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的空气污染物进行自动采样、监测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准确掌握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加强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第一手宝贵的参考资料。因此,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文在分析了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措施,为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寅 《中国报道》2013,(11):72-73
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以及PM2.5区域传输是造成北京空气严重污染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氮氧化物成为新增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空气污染监测呈现出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以长江中下游某县级城市为例,简要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现状、变化规律以及氮氧化物污染的原因,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而细颗粒物(PM2.5)是目前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2017年10月17日至22日,徐州市经历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本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大。根据该时段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笔者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仅供参考。结果表明,扬尘、汽车尾气为重污染过程中PM2.5的主要来源,后期生物质燃烧比重增大;VOCs中芳香烃是二次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李鹏程 《魅力中国》2010,(16):28-29
根据乌鲁木齐市2006~2009年大气环境中3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监测值,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进行现状评价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中短期预测。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灰色系统模型GM(1,1)中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乌鲁木齐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呈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浓度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唐山区域环境质量,以2018年2—4月的空气成分数据为数据源,借助Python对其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包括散点图、热力图,以及污染成分相关性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区域环境质量分析的问题,交互式散点图相对于热力图表现得更加精确实用;季节性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非常大,PM2.5与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呈现负相关,可以通过控制湿度来改善空气质量;部分工厂地区PM2.5浓度达到13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唐山地区各大工厂污染气体的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代陕西》2011,(7):M0002-M0002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比例由2005年的姐2%上升到2010年的73.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严控措施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哈尔滨市2019—2021年(1月21日至3月23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在此期间的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严控期间整体空气质量好于严控前,优良比例明显提高;各类大气污染物中,除O3外,其余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表现为PM10>PM2.5>NO2>CO>SO2;从日变化规律上看,严控措施对O3峰谷类型及变化幅度没有显著影响,气态污染物SO2、NO2、CO日变化幅度减小,PM10及PM2.5日变化规律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世相     
《中国经济快讯》2013,(30):10-11
7月31日,环保部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低于74个监测城市平均值2318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26.2%,高于74个监测城市平均值15.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PM10和臭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常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探讨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城市大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合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2月8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监测员李扬扬到单位换上工作服后,来到一台名为"空气六参数监测系统"的仪器前,记录当天上午实时监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含量.他说,这台仪器主要监测PM2.5,大概5秒到6秒左右出一组数据. 他介绍说,以前监测的空气颗粒主要是PM10,从2011年下半年起重点监测对人体危害更大的PM2.5,这意味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更严格.为了保证有更多蓝天白云的日子,李扬扬的工作也更加繁忙."以前,PM10监测仪器的滤膜每两周更换一次;现在,PM2.5监测仪器的滤膜每周更换一次."他说,未来还将加强中心城市工业区的监测力度,逐步增加氨、硫化氢等一些特征因子的监测站点,对工地扬尘的监控也将增加监测设备,多元化的新监测方式,将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甲醛、臭氧、乙醛等二次污染物,两类污染物混合后形成有害浅蓝色烟雾,增加了大气的氧化性。自河南省构建光化学烟雾污染监测网络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有效控制光化学烟雾污染,达到了监测应对O_3、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NO2的效果,确保监测客观反映污染状况,为有效开展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现状及其特征,并探讨其监测网络构建问题,以期为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