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市场泡沫的路径选择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利用代际交叠模型,简要考察了确定性泡沫和随机性泡沫与经济动态效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市场泡沫对经济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日本、东南亚和美国等资本市场泡沫对经济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基础上,结合资本市场泡沫时经济的影响与经济动态效率的关系,提出了资本市场泡沫的最优路径选择,即:当经济动态有效时,要控制泡沫最小化,抑制泡沫膨胀,对于已经过度膨胀的泡沫要及时进行化解;当经济动态无效时,要保持资本市场的适度性泡沫,同时控制其不超过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增长.最后,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泡沫的最优路径及其控制对策,这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和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的开放经济时代,在人民币资产对外价格预期稳定和资本项目逐渐放开、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资本对利率的反映程度大于消费和投资对利率的反映程度、虚拟资本规模过大、投机资本和实体投资资本失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央行频繁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手段的货币供给量调节,最多对流通中货币存量调整的利率变化引致的收入变化略有短期效应,而对资产泡沫时代的交易信用化指标,这个某种意义上反映投机资本规模的投机资本严重脱离实体投资的货币流量问题没有多少影响。本文以近10年中国的宏观流量指标:国民收入,M1、M2意义上的货币供给量,M1、M2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指数,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的变化为依据,在新旧货币数量方程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利息理论的框架基础上,拟造投机资本函数方程,计算近10年中国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规模并比较其失衡程度,构建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一般均衡模式,并针对中国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市场失衡、投机资本脱离实体投资过度膨胀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投机资本与投资资本均衡发展的宏观管理政策组合选择。M2Y  相似文献   

3.
林霄 《发展研究》2020,(3):72-79
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东京、香港两地分别出现房产泡沫破灭和股市崩盘"共振"的现象。通过对两地房价与收入倍数、房价与资本市场、房价与货币市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其共同特征,即房价虚高远远超出当地居民收入的可承受能力,与资本市场的投机炒作和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泛滥也有密切的关系。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应当及早建立预警机制、大力加强金融监督、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有效遏制房产投机泡沫的膨胀,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明非 《经济视角》2011,(10):65-67,62
《广场协议》是20世纪日本金融发展史上的大事,是日美间一系列政策博弈的结果。但是,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泡沫与长期萧条是因不当的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和国际投机资本造成的。目前,中国经济也面临与当年日本相似的情形,中国要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要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广场协议》是20世纪日本金融发展史上的大事,是日美间一系列政策博弈的结果.但是,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泡沫与长期萧条是因不当的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和国际投机资本造成的.目前,中国经济也面临与当年日本相似的情形,中国要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要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泡沫经济是指那些由于经济投机活动而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泡沫经济违反需求法则,它迟早要崩溃,从而导致经济动荡。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不仅聚集的速度很快,而且杠杆作用强,因此如果国际资本大量地流向泡沫经济部门,如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就很容易把经济泡沫吹起来。如果一国出现了泡沫经济危机,最基本的办法是采取破产、注资、债务重组和整顿金融机构等方式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证角度在对主要变量进行统计描述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资本市场和通货M2的GARCH模型。为了研究国际投机资本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结论表明,国际投机资本与我国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通货M2存在正向关系,同时也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存在正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比较小。最后利用风险价值VaR进一步测度我国的国际投机资本金融风险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也达到了空前的增长速度。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对中国经济影响利弊分析研究,指出人民币升值加重房地产泡沫,加剧通胀、对外贸易、就业压力等消极影响.进而提出抑制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适时调整进出口政策和关税,提升本土企业出口能力平衡国际收支,调整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渠道,鼓励出口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什么绑架了中国实体经济的稳态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GDP增幅进入回落、凝滞期,经济学界给出多重解释,其一是"中等收入陷阱"论,其二为"三种红利消失"说,其三曰"反腐风暴"的政治、垄断肃清绑架实体经济。这三种学说的确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下滑有关,但只是外部因素。现行中国实体经济增幅回落的内在因素是投机泡沫的消失,投机资本与投资资本失衡或者说投机程度过高在政治肃贪、要素红利消失外力作用下的投机红利消失绑架了中国实体经济。如果动态考察,挤出泡沫的"绿色GDP"增幅能够稳定在6%—7%的幅度已属不易,为实现中国实体经济的稳态增长,中央政府正在力图重建一系列道德价值标准体系,示范并引导公众行业自治、行业自律,重申并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以加速折旧法和国有资产证券化等政策为公众资本转向实体投资和消费构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不稳定性源于银行信用的投机性,信用发行的弹性机制构成金融不稳定的现实基础,现代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加剧了金融不稳定性.协助新技术导入之后,金融投机性爆发导致的金融崩溃成为金融与技术革命周期互动中金融不稳定性的典型表现.金融化是将金融不稳定性系统化扩散的制度安排,它不仅将金融不稳定性嵌入整个世界市场,也以财富掠夺机制代替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价值的时空置换机制,使金融沦为垄断资本国际投机的工具.中国必须防范高杠杆引发过度投机而导致的系统风险,打击垄断金融资本恶意操作,审慎评估资本项目自由化等金融开放措施,严防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资本市场控制我国国有资产、掠夺国内财富.  相似文献   

11.
噪声交易,金融泡沫与金融市场多重均衡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传统的金融市场效率理论,对于历史和现实中频繁出现的金融泡沫现象缺乏足够的理论解释力,而噪声交易理论和金融市场多重均衡理论则分别从信息和投机行为的角度对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作出了深刻揭示,并对主流的效率市场理论形成极大的冲击。而实验经济学对“泡沫”的动态实验研究,则给我们理解泡沫的形成、破裂和发展趋势以有益启发,其题中应有之义在于,投资主体的学习能力和过程以及公共信息对金融市场均衡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投资主体预期的理性化和管理层制度供给的及时性对于防范恶性金融泡沫或金融市场爆炸性、非线性多重均衡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理论对中国的启示是,证券法的出台和投资主体对证券市场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学习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一现象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了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并影响了我国汇率政策等。为此,应积极采取应对热钱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阻止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加强对已流入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和疏导;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等,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一、金融监管目标的变化 1.保障金融结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安全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不稳定的金融体系会加大投资和融资的风险,使得利率溢价,汇率不稳,加大筹资成本,对中长期经济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同时,不稳定的金融体系还会使生产性金融资本与物质资本向贝里,引发过度投机,造成金融泡沫。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金融监管当局必须警惕国际投机资本(热钱)的跨境流动问题.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扩大开放,热钱对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实物资产的价格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人民币汇率预期将逐步调至市场均衡水平,热钱可能改变过去较长时间单边流入的倾向,国际资本外流对市场的影响更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热钱与国内资产市场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热钱对不同市场的影响差别较大,在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热钱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7个方面多角度归纳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具体包括货币政策、信贷、金融创新、杠杆、国际资本流动、非理性行为以及过度投机行为等方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对我国资产价格泡沫调控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经济与管理》2011,25(12):48-52
货币发行量对CPI变动具有负的影响。当前中国CPI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货币增速超过CPI增速、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的估算和调节能力有限、通胀指标难以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投放,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采取"外堵内疏"的策略,遏制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国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股市也逐渐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对中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对于引导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规范私募基金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力 《经济学家》2002,(1):127-128
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不仅表现在市场发育水平低,更主要地表现在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夹入了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以致使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机成分远远大于投资成分.投机是每个资本市场的必要构成要素,但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机有着深厚的制度根源,这些制度根源若不消除,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本市场中投机甚于投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席玺 《经济师》2006,(9):94-95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本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全球经济资源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对于很多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的流入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同时大量短期投机资本的涌入带来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性。文章就国际资本流入所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如今我国资本市场过度繁荣,出现了结构性"泡沫",是否通过开征证券资本利得税来抑制投机行为,防止"泡沫"的持续扩大,各方分歧较大.本文认为证券资本利得税是所得税的一种,其开征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行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进而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