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霏  赵浩 《西安金融》2004,(2):23-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加快改革步伐.进行产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仉是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改造过程中,部分企业借改制改造的机会逃废金融机构的债务.给金融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同时,企业信用缺失.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致使金融机构债权大量悬空.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造成金融机构惧贷.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形  相似文献   

2.
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政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或个人逃废金融债务蔓延,已成为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清远市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现状及其成因,谈谈笔者对维护金融债权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蔓延,已成为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主要形式和原因 1.企业债信观念淡薄,借破产逃废金融债务.有的破产企业未经批准,用应当偿还银行贷款的资产作为安置职工费用;有的利用国家鼓励企业改制之机,将贷款悬挂在空壳企业,毫无资产清偿;或以分业承包、租赁、兼并等各种形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有的采用多头开户,转移结算业务,逃避银行监督,使金融机构未能对其实施有效制裁.  相似文献   

4.
<正> 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近几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金融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信用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市金融信用基础仍较为薄弱,社会金融信用意识缺乏,企业故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利用改制机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致使我市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金融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阻碍了我市经济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浅议信用环境问题及其深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用问题及其产生因由 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行为可谓比比皆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逃废金融债务,造成不良贷款高位运行.据某省调查统计,在到2001年末改制的62656家企业中,经认定逃废金融债务的有32140家,占51.3%;逃废金融债务本息1851亿元,占全部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2%.  相似文献   

6.
当前金融债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债权不仅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简单的信用关系,逃废金融债务也不仅是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一般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机制状况、法制环境及法人与公民的信用和道德水准。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一直是困扰金融业的一种顽症,也是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对基层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管理问题的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重塑社会信用基础,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首先,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管机关,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规范企业、政府行为,防止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制裁,包括辖区金融机构共同拒绝对其贷款、停止提供结算和汇兑服务等制裁措施.促使企业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重合同、守信用,建立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其次,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是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评级评定标准可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产品市场前景、销售情况、主要负责人的德能勤绩及借贷还贷情况、企业信用等.……  相似文献   

8.
打击和制止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维护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全省各金融机构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在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效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整顿社会信用秩序、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省已纠正悬空逃废金融债权企业465户,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1998,(7):14-14
依法加强金融债权管理本刊评论员加强金融债权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为了规范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防范和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最近发出通知,就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乘企业改制之机逃废金融...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全信贷资产安全又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现实要求。这样就对金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既保全信贷资产安全,又全力支持企业改革顺利实现?在此我们选发了《基层人民银行在企业改制工作中大有作为》和《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为何屡禁不止》二篇文章,作为基层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改革过程中保全信贷资产的经验和教训,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目前企业逃废金融债务尤以逃废国有商业银行债务为多.据人民银行总行统计公布,至2000年底,在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过银行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笔者认为,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产生、扩展与蔓延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法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效应评价和重塑建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但近年来社会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银企信用关系恶化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它不但极大影响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恶化了信贷资产质量和投资环境,扭曲了银企、银政之间的信用关系,更严重的是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对此文章认为全社会很有必要规范社会信用秩序,纠正和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银行债权,同时从我国银企信用关系现状、银企信用恶化原因和社会经济效应评估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整治银企信用关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武 《山西金融》2003,(12):94-9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市场的公正、公平和完善规范,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有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但我县目前社会信用环境还不尽如人意,部分企业借改制乡镇撤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表明,在我县信用自律机制还没有在企业乃至乡政府中普遍建立起来。因而造成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难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相对低下,金融机构不得不采取加大担保、  相似文献   

14.
黄毅 《中国金融》1999,(9):29-30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根本上源于商业信用观念淡漠,这是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截至今年3月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的改制企业共215910户,涉及银行贷款本息591591亿元。其中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63682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949%,逃废银行债务本息281808亿元,占改制企业银行贷款本息的4764%。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用环境的治理力度不大,影响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一是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近年来,企业借改制之机行逃废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后,原企业(国有)向金融机构(国有)借款融资受到限制,银企关系趋于紧张,地方政府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推波助澜,使社会信用关系进一步恶化。据统计,2002年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重塑银企信用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银企信用关系的严重恶化,不但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恶化了信贷资产质量和投资环境,扭曲了银企、银政之间信用关系,更为严重的是加剧了金融风险,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对此笔认为全社会很有必要规范社会信用秩序,纠正和严 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银行债权。笔从我国银企信用关系恶化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估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治银企信用关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林 《金融纵横》2001,(9):27-28
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损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加大了社会经济交易成本,还是造成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本文拟就如何强化金融债权管理,维护国家信贷资产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银行改革中,金融债权不仅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策的简单的信用关系,逃废金融债务里也不是金融活动中的一般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机制状况、法制环境及法人与公民的信用和道德水准。逃废金融债权一直是困扰金融业的一种顽症,可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发展为政治问题,所以银行采取法律措施保全金融债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及社会的稳定,是非常艰巨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金融债权难以落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损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而且造成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给金融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严峻形势 企业逃废债务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企业逃废债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金融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据统计,截止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据×行广西区分行的调查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该行开户的国有(非国有)企业改制72户,其中逃废债64户,已纠正逃废债落实债权17户,未纠正47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