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龙感湖农场自 1996年开始 ,经营连年发生亏损 ,1998年决算亏损高达 2 392万元 ,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从 1999年起 ,农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扭亏增盈为重点 ,经过两年的负重拼搏 ,1999年减亏 1180万元 ,2 0 0 0年实现利润 2 2 8万元 ,使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重大转机 ,被评为 2 0 0 0年度全国农垦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推行“三田制” ,促进农业调整(一 )实行“三田制” ,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由于受洪涝灾害和粮棉价格下跌的影响 ,我场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土地抛荒严重 ;二是农业…  相似文献   

2.
全场耕地面积3万亩,职工1,700多人,总人口4,400人。从1958年建场到1978年,年年亏损,21年共亏损1,400万元,平均每年亏损67万元。在安徽农垦系统中,是个有名的低产、亏损的老大难单位。1979年开始经营平衡并略有盈余。1980年遇灾亏损48万元。1981年盈余61万元。从1981年5月开始安置295名待业青年和家属从事集体生产,每人每月平均收入3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农垦从1994年起连续五年出现亏损。到1998年,累计亏损8612万元,待处理损失挂帐17137万元,两项合计已达25749万元,全系统总负债高达108870万元,净资产仅有9182万元。当时的16个直属企事业单位,有11个亏损,有15个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整个农垦经济陷入了严重亏损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察北牧场 1995年亏损 145 5万元 ;1996年亏损 2 60万元 ;1997年亏损 174万元 ;1998年亏损 87万元。四年累计亏损 666 5万元。 1999年 ,察北靠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举扭亏为盈 ,实现利润16 9万元。改革使遭灾的农业化险为夷   1999年 ,察北的农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旱灾 ,4- 8月份降雨量仅有 2 33 6毫米 ,不足常年同期的一半 ,17 3万亩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然而国有部分的农业却奇迹般地盈利 33万元 ,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五改。一改经营机制。总场组建了农业总公司 ,分场成立分公司。总公司总体对外 ,避免了各农业生产单位内部的无序竞…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曾经走在全国地矿系统改革前列的河北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现况如何,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据河北局审计外的审计报告,至1989年底止累计亏损75.97万元。1990年收支相抵后亏损32.42万元;1991年1~4月份,又发生亏损19万元。到目前为止,该队共有在册职工357人,固定资产净值130余万元(不包括房产),累计亏损已达127.40万元,已到了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6.
地处新疆准葛尔盆地南缘的昌吉垦区芳草湖农场,有可耕地70万亩,5万多人口,2万名职工,是新疆农垦系统中的大场,也是全国农垦系统有名的亏损农场。芳草湖农场建场19年来,除1963、1964、1965这三年略有盈余外,其余16年都亏损,亏损总额达7,578万元,亏损最多的1974年达1,113万元,成为全国农垦系统最大的亏损单位。1977年以来,虽逐年平均减亏20%,但到1980年还亏损474万元,若按这个速度,芳草湖农场要扭亏,至少也得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我省农场系统连续十六年盈利。进入“九五”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国有农场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农场的生产经济状况差,亏损额不断增加。1996-1998年,全省农场系统累积亏损高达3975万元,其中:1996年亏损1413万元,1997年亏损1247万元,1998年亏损1315万元。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农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农垦局的直接指导帮助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较成功地实现全省农场系统扭亏增盈。1999年全省实现大幅度减亏(仅亏损56万元)之后,2000年,全省农场…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现有农垦企业156户,其中国营农牧场123户,总土地面积632万亩,耕地面积168万亩,总人口77万人,职工32万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农垦企业经济效益很差,亏损严重,基本是小灾小亏损,大灾大亏损,连年亏损。十年间财政弥补亏损1.5亿元。亏损最多的1976年,亏损企业86户,占企业总数的62%,亏损企业亏损额4,455万元,盈利企业31户,盈利额704万元,盈亏相抵净亏损3,851万元。全省大多数农场处于经济崩溃边缘,靠财政补贴过日子。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中捷农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加之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1993-1994年,中捷农场经济开始出现严重的困难。企业亏损和潜亏问题突出地摆在面前。截止1994年底。全场139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中,有5l家企业到了资不抵债的艰难境地,3l家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亏损额达1406万元,累计亏损挂帐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大通湖农场建于1953年8月,是在洞庭湖心荒洲废垸上围垦起来的商品粮、棉基地场,也是建国后较早兴办的国营农场之一。全场土地总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8.9万亩;1981年农业总产值3,658.6万元。1951到1978年的28年中,累计亏损645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厂职工积极努力,一举扭转了亏损的局面,走向盈利。三年共盈利1,177万元,弥补了28年亏损总额尚余532万元。建场31年  相似文献   

11.
查哈阳农场建于1948年1月,是我国最早的国营农场之一。有耕地68.7万亩,建场以来国家累计投资2.5亿元,但直到1980年仍亏损1,200万元。1981年实行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浮动工资“责任制,扭转了历史性亏损,粮豆单产增长21.7%,费用减少215万元,盈利604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 姜堰市俞垛镇有一承包户叫倪新泉,承包100亩低洼田提水养蟹,2000年由于发生河蟹抖抖病,几乎绝收,亏损22万元。2001年不肯服输的他继续搞河蟹养殖,共放扣蟹42万只,豆蟹5万只,并套放了少量的鲢鳙夏花,年底,纯赚16余万元;2002年他按照2001年的放养模式、管理方法,年底又赚12余万元,要问倪新泉绝招在哪里,他自豪地说:“是敌百虫帮了我大忙”。 倪新泉介绍说,这两年我养蟹出售的商  相似文献   

13.
有“内蒙古粮仓”之称的通辽市,1990年以后,国有粮食企业连续多年亏损,成为当出名的亏损大户。先是1999年市粮食购销企业一举扭转连续9亏损局面,实现利润905万元。接着是2000年,全市粮食系统扭转了连续10年亏损局面,实利润1547万元。2001年1至6再创佳绩,全市粮食系统实现利11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3万元。是什么力量使通辽市一摘掉戴了10年的亏损帽子呢?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三项政,一项改革”。千方百计敞开收购农民余。1998年至2000年,全市年均粮仓容量7亿公斤,而年均粮食库…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44个农垦企业的工业总产值1981年达到636万元,比1978年的89万元翻了两番多。全省农垦企业长期亏损,亏损最多的1976年为443万元,1980年下降到157万元,1981年第一次扭亏为盈。 贵州农垦企业以经营茶叶、奶牛为主,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从农场的实际出发,调整了生产方向,明确了  相似文献   

15.
一、近两年粮食财务亏损挂帐的原因为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汉寿县组织财政、粮食两家对1995、1996年两年的全县粮食财务挂帐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全面核实:共亏损挂帐6213万元,其中1995年2506万元,1996年3707万元;亏损挂帐总额中,属于政策性的5793万元,经营性的420万元,比例为92.5%和75%。前者由县粮食局统一挂帐,后者由约占全县三分之一的基层亏损企业挂帐。对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有关政策和企业实际分析,政策性亏损挂帐的原因主要有6大主面:l、政策性补贴不足2522万元,占43.6%,例:1995年全县国家专储粮平均库存量为225…  相似文献   

16.
国营红江农场是1958年并村、移民时办起来的,曾经是湛江垦区几个连年亏损的老大难单位之一。在1973年以前,每个农业生产工人月工资只有12元。从1958年至1978年累计国家投资1,300余万元,而农场却累计亏损750万元。尤其是1977年遇到历史罕见的大旱灾,当年亏损129万元,相当于全场年工资总额的80%。  相似文献   

17.
万全县孔家庄供销社有干部职工147名,下设专业门市部7个,分销店21个,糕点加工厂一个,共29个摊点。全社有流动资金284.4万元,固定资产总值37.6万元,社址设在县城,是一个人员多、网点多,资金占用多、举足轻重的基层供销社。一、改革前的困境1992年,这个社亏损13.7万元,挂帐7.2万元,1993年又以每月两万元的速度亏损,四个月就亏损8.4万元,职工每月只能平均领取基本工资的70%,平均每人每月不足65元。亏损和挂帐多,在干部职工精神上产生了压力,对供销社失去希望和信心。一些有门路的调走了,有能力的停薪留职了,剩下的有的也打游击,从事第二职业去了。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为了有力地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了国营良种场,其主要任务是繁殖推广良种.属事业性质,按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长期以来,亏多少,补多少.作为良种场本身则只管出良种,不管经济效益,因而亏损与日俱增.以1976年为例,原温江地区13个场二干多亩耕地只生产109万斤良种,农副业生产投入107.45万元.产出只有59.02万元,亏损48.43万元,加上税金和其它支出,总计亏损52.3万元,全年工资总额才37.4万元.出现了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不合理现象.究其  相似文献   

19.
转制使亏损厂一举扭亏为盈丁冬生  江西崇仁县粮油加工总厂是一个有200人的老厂。前几年由于加工量减少,加上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96年亏损达161万元。1997年初,该厂转机建制,民主选举了董事会,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税15万元,并向县局缴利息...  相似文献   

20.
调整定购粮销价堵住政策性亏损源头发展多种经营强化内部管理实现经营性盈利1996年国家定购粮购销价格调整后,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粮食收购任务较大的粮站’,库存积压,亏损猛增,企业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1996年全系统工商拉通算帐,合计亏损1372万元,比1995年增亏1368万元。其中政策性亏损占82.8%,经营性亏损占17.2%。1997年企业亏损有增无减。由于粮食无法正常流转,目前全区粮食仓库暴满,加上1997年的定购入库,粮食部门压力巨大,如果继续下去,1997年仅商品资金利息这一项,就要亏损1400万元左右(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