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的二期技改项目全面投用。前不久,第一艘GPA254石油平台供应船在“浙船”湖头渡基地顺利下水。“16个月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现代高科技船舶制造基地,建成后最短时间内第一条船下水,创造中国造船史奇迹。”  相似文献   

2.
乌拉尔斯。克逐渐成为哈萨克斯坦的船舶建造中心。前不久在这里建造了一艘用于里海的多用途的地质勘测船。再过几天,人们就会看到一艘“布尔克特”号边防护卫舰下水。这已经是由“乌拉尔斯克天顶”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3.
薛峰 《东北之窗》2012,(10):22-25
大连市旅顺口区羊头洼,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如今正向世人翻开崭新的篇章。在这片热土上。中远集团迄今最大的陆上产业单体投资项目——大连中远造船基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规划、审批、启动、建设、投产,到凝结着多项先进制造指标的首制船成功交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奇迹。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中远造船)。这个现代化的造船者,正带着“建设世界一流船厂,建造世界一流船舶”的自信,向着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产业的蓬勃市场,扬帆起航,破浪前进。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船舶工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多个大型造船厂相继建成、投产,造船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造船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能自行设计建造30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类大型油船(包括VLCC)、散货船、集装箱船等常规主力船型,而且化学品船、大型液化气船(如LNG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也开始成批建造。在造船产量、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方面己连续多年得到巨大的增长,占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左右,提升到15%以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5.
王新 《东北之窗》2008,(22):48-49
今年9月中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马士基.宏大"号30万超大型油船完工后,加入到享誉世界的马士基船队中。遥想30年前,要在马士基船队中写上"中国制造"可谓天方夜谭,如今,曾让人仰视的马士基集团在大连船舶重工先后订造了33艘各种船舶,成为目前在大连船舶重工造船数量最多的国外船东,这其中还包括他们从未在本土以外建造过的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08,(5):58-58
国内建造的首条1万标箱集装箱船在江苏南通命名交付,4月4日成功首航。我国成为继韩国之后第二个能够自主建造1万标箱集装箱船的国家。“中远大洋洲”号集装箱船总长348.50米、总宽45.60米、型深27.20米,设计吃水13米,总吨位11.8万吨,服务航速25.8节,可装载10062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是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制造的四条同类型船中的第一艘。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2008,(1):12-12
◆1月26日,世界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船体建造项目在大连中远船务开工。 ◆3月12日,中远船务与挪威船东签订GM4000半潜可移动海洋平台建造合同。 ◆4月30日,内地建造吨位最大、造价最高、技术最新的30万吨FPSO“海洋石油117”号,在外高桥造船公司命名交付。  相似文献   

8.
温台地区造船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大型骨干造船企业群的造船方向转向大型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地方性造船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小型油船、货轮等的空间,其中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尤为明显。以浙江为例,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省造船达150万吨,其中5000吨以上的船舶有120艘,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地区。  相似文献   

9.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18):7-9
韩联社日前电,韩国造船业订单7月超越中国,在今年2月之后,韩首次回到单月世界订单首位,韩业界为此感到欣慰。据国际造船、海运情况分析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韩国造船订单为33艘,139.9万CGT;中国为57艘,122.3万CGT。7月,韩三大造船厂在油轮、天然气运输船、破冰液化天然气船等领域订单丰厚。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7,(12):31-32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3月15日】根据英国劳埃德船舶协会公布的数字,日本造船工业会统计出了全球新船的订货量。2006年中国手持订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此外。根据英国克拉克森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从今年1月的全球新船订货量来看,中国甚至已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足见中国造船业崛起之迅速。由于担心技术人才短缺和生产过剩,日韩两个传统造船大国对增加生产设备望而却步,与此同时,中国却坚定不移地推进增产计划,稳步向“造船大国”艇进。  相似文献   

11.
1995年9月28日上午9时,在中外友人的一片欢呼声中,大连造船厂为外商设计制造的“柯利浦·梦幻”号2.8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迅速滑入水道,这艘船是两三年前,大连造船厂从巴哈马航运公司接过定单后,按照国际规范自行设计,采用钢带发电机、无人机舱、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外国船东和世界性的船级社赞誉它是“未来型”的先进船舶。大连造船厂建造出口船始自1980年,算起来时间并不长,但就在这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却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十几年来,这个厂建造了28艘、85万吨出口船舶,其中包括11万吨以上的…  相似文献   

12.
《特区经济》2023,(4):2-3
<正>2023年2月18日,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燃气”)第一艘LNG运输船“大鹏公主”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基地举行命名暨交船仪式。这是深圳国资的第一艘LNG运输船。该船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船舶运力问题,保障深圳城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有效助力深圳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更好地服务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和8月,达飞轮船、中海集运和中远集运都相继在太平洋航线上推出了自己的首艘8000TEU船。2004年9月,中远集运又引入了第2艘超大型集装TEU船——中远深圳号。紧接着,地中海航运的8000TEU“地中海Texas”号也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4.
王楚 《沪港经济》2008,(11):54-55
今年,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9845万载重吨,占到世界船舶市场总额的42%,而去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1893万载重吨,占到世界船舶市场总额的23%。目前,中国造船业手持订单1.5889亿载重吨,占到世界市场份额33%。有关专家估计,到2015年,中国造船总量将达到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一跃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14,(38):44-45
经历数个月的等待后,“造船业白名单”终于出炉。9月3日傍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对首批入围《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简称《条件》)的企业进行了公示,共有51家企业入围。包括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远、中外运等几大国资集团旗下船厂,熔盛重工、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太平洋、舜天造船、金海重工等一批知名民营船企也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全球船舶报废速度加快,国际干散货船报废船龄在18年及以上,中国报废船舶船龄明显更加年轻。中国在2013年推出了为期两年的拆船补贴计划,该计划将在2015年后继续实施两年。在此作用下,2013~2015年,于1998~1999年间建造的28艘船中的19艘已经被拆解。这一计划变相刺激了新造船市场,但无论如何,船舶报废提速有利于航运市场恢复供给平衡。1995~1997年期间建造的船舶总运力达5 150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8,(11):31-32
在中国东北城市大连一家造船厂的干船坞上,一艘30万吨的油轮正等待交付,这艘船是为丹麦马士基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船身已被刷成了该公司标志性的蓝色。  相似文献   

18.
1.船配业向总装化和集成方向发展 随着造船总装化程度的提高,船舶配套产品不仅品种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为满足船企的总装化需求,船配业也向总装化和系统集成方向发展。造船总装化发展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船企开始从“大而全”、“小而全”的制造模式转向社会化外协供应模式。这个阶段船企基本都有自己的铸造、锻造、  相似文献   

19.
国内科技大事记 2月18日由39位院士和1200余位专家教授的鸿篇巨制《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已编撰完成,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武昌造船厂为中国科学院建造的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三号”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近10年来建造的首艘海洋科学考察船,代表了我  相似文献   

20.
造船工业是台湾当局刻意扶持的重工业之一。1974年进行“十项建设”时。高雄大造船厂是其中之一,耗资2亿多美元,于1976年6月建成投产。加上原有大大小小造船厂,台湾的造船工业实力已不可小视。它们以建造商船、渔船和游艇为主,同时为当局建造军舰、巡逻艇、钻探船、救护船、训练船、天然气运输船等专门用途船,生产能力在1993年达到200万载重吨。但台湾造船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独立自主的设计能力,造船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