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地缘政治风险冲击视角,采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8日十八种市值领先的传统加密货币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讨了稳定币是充当传统加密货币的“转换中介”还是“投资替代”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稳定币发展水平的提升,稳定币作为传统加密货币“投资替代”的功能显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刺激效应会得到抑制。异质性检验证实,对于发行时间不同、遵循BEP-20标准与否的传统加密货币来说,稳定币都可以起到“投资替代”的作用。机制检验及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无论稳定币发展水平低还是高,地缘政治风险都可以通过影响传统加密货币收益率来影响其价格波动;在不同的稳定币发展水平下,美元流动性对地缘政治风险与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信任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式制度,在宏观上是影响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社会资本,在微观上也对企业行为产生正向效应,而信任机制在亏损企业扭亏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社会信任作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6年中国沪深A股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社会信任对企业扭亏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任显著地提高企业扭亏绩效,即当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企业扭亏绩效也会随之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企业扭亏绩效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即社会信任对企业扭亏绩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大股东增持企业、机构投资者增持企业中。考察传导路径后发现,社会信任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提高企业扭亏绩效。本文研究以提高企业扭亏绩效为目标考察了社会信任的经济后果,其研究结论对于生活在社会信任所形成的网络中的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具有管理和政策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盛斌  景光正 《财贸经济》2021,42(10):132-146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激发新动能的重要路径选择,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将金融结构的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汇率波动与一国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负向冲击大于发达国家;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负向冲击的影响随着技术创新分位点的上升而逐渐减小,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放大了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国家风险触发效应和研发投入冲击效应是汇率波动影响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渠道.此外,引入金融结构指标研究发现,相较于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缓解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的负向冲击,并且金融结构存在门限效应,跨过门限值调节作用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
逯东  池毅  纳超洪 《财贸研究》2021,32(4):83-97
选取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风险管理委员会能够显著降低公司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这种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司战略激进度在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公司风险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当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独立性越强、规模越大、成员财务专业背景比例越大、召集人为董事长或CEO时,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公司风险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要素错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要素错配会显著降低经济发展质量;要素错配可以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渠道的独立中介效应最为突出。进一步,基于分区域样本的检验发现,要素错配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降低作用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资源重配的视角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波动的机制,为此构造了经济波动最小化行业结构,并以实际行业结构与经济波动最小化行业结构的距离作为经济波动的度量.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的发展都促进了实际行业结构向经济波动最小化行业结构收敛,因而缓解了经济波动;就全国、 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金融市场比银行发展更能缓解经济波动,而西部地区则是银行发展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更强;金融市场缓解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波动强于银行中介,而银行中介则更能缓解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间资本生产率增长率的相关性是金融发展通过引导行业资源重配以向波动最小行业结构收敛而发挥经济波动缓解作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下,研究两岸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特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2003年1月2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180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为研究样本,利用ARCH族模型对海峡两岸的股市收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岸收益率波动均呈现出明显的可变性和波动集簇性,而且大陆股市波动的类聚性和持续性要强于台湾;大陆股市收益有正的风险溢价,投机氛围浓厚,需要长期依靠政策调节,而台湾股市收益正的风险溢价表现不显著;大陆和台湾收益率均存在杠杆效应,而且台湾股市的杠杆效应高于大陆股市。  相似文献   

10.
高嘉诚  刘钥 《中国物价》2022,(11):46-48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检验了学历水平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检验两者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是否具有地区差异性,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旅游消费,但对东部地区家庭的促进效应最强,中部地区家庭次之,西部地区家庭最弱。学历水平在互联网使用促进家庭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但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家庭的中介效应更强,对中部地区家庭的中介效应最弱。政府应当加速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学历水平的中介效应,但需要关注地区之间的平衡性,避免产生地区间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