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12日,中铝公司对外公布。将用72亿美元以认购可转债方式增持力拓(Rio Tinto)股份,用约123亿美元入股力拓有关铁矿石、铜和铝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分别成立合资公司。两项交易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95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资本     
《长三角》2009,(3)
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发布联合公告。中铝将投入195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债券及铁、铜矿和铝资产的部分股权。社保基金2009年投资计划确定 2月25日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第三届理事大会第二次会议透露,2009年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计划将在股票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股权投资等领域做出适当调整。会议提出,要控制投资风险,审慎进行股票投资,增加投资产品,改进对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要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减少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要完善股权投资管理办法,积极参与对中央企业控股公司、地方优质国有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的直接股权投资,扩大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刘彬 《现代企业》2010,(6):38-39
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2009年6月5日宣布,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宣布的与中国铝业公司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同时,力拓宣布计划与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在西澳大利亚建立铁矿石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4.
沸点人声     
中铝收购力拓告吹3月份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资产泡沫瞬间浮起,交易继续成立的基石已被无情击碎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195亿美元交易离最后审批冲刺仅剩10天,却戛然而止。6月4日晚9时,这笔交易在英国伦敦被力拓董事会正式否决。力拓董事会改向股东配股融资150亿美元,中铝仅得"分手费"1.95亿美元。至此,这场中国企业史上  相似文献   

5.
董文胜 《新远见》2009,(2):108-109
两大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计划,加剧了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看涨的预期,中国钢铁业为此高价"吃"进9000万吨铁矿石,中铝公司投资力拓140亿美元成为最大单一股东,中方为"两拓合并"付出了约900亿元代价。但2008年年底,必和必拓放弃对力拓的收购。  相似文献   

6.
刚过去的2008年,国际市场上的并购重组好戏连台.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和全球第三大铁矿石企业力拓价值17364亿美元的巨额并购案, "剧情"跌宕起伏;正当看客们欣赏得津津有味之时,微软又适时抛出打算以446亿美元收购雅虎的"大戏";更为巧合的是,持续了近一年的汤姆森公司176亿,美元收购英国路透集团的方案也在此时获得了政府反垄断部门的通过.  相似文献   

7.
必和必拓公司如果收购竞争对手力拓公司成功,并后的公司铁矿石产量每年将增加7000万吨。必和必拓公司最近表示,其1千多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力拓公司  相似文献   

8.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7,(8):18-18
全球矿业史上最大收购案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7月12日宣布,同意以381亿美元的总价竞购加拿大铝业,超过美国铝业此前提出的277亿美元的敌意收购报价。如果成功,这将成为全球矿业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收购案。力拓集团和加拿大铝业的联合声明称,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力拓加铝公司,收购加拿大铝业将使力拓的铝产量增加3倍,并超过美国铝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195亿美元交易离最后审批冲刺仅剩10天,却戛然而止。6月4日晚9时,这笔交易在英国伦敦被力拓董事会正式否决。力拓董事会改向股东配股融资150亿美元,中铝仅得“分手费”1.95亿美元。至此,这场中国企业史上最大额度和最激动人心的海外并购案由此划上句号,中铝董事长熊维平表示,“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三大公司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2%,自2004年中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65%。现在,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开始慢慢接近峰值,铁矿石供需平衡将是大势所趋,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国所急需的铝和铜,而随着国际矿业公司在铝业、铜业等方面的加速整合,这两项大宗进口商品也即将面临类似铁矿石进口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裴填 《企业活力》2008,(5):58-59
<正>2008年伊始,国际并购市场"好戏连台"。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与全球第三大铁矿石企业力拓价值1736亿美元的巨额收购案"剧情"波澜起伏;微软也适时地抛出了打算以446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雅虎的大戏;持续了近一年的汤姆森公司170亿美元收购英国路透集团的方案也在此时获得了政府反垄断部门的通过。一时之间,国际并购市场剧目纷呈。近几年接连不断的跨国并购案直白地证明,世界正处在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之中。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大规模跨国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如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联想集团  相似文献   

12.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2009,333(3):28-28
2008年的全球金属矿产市场并购大戏由中国铝业公司突袭力拓公司开锣,令人意外的是,2009年年初它们依然是主角。据最新消息,力拓宣布已经与中国铝业公司达成初步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合资公司。中铝向合资企业投资123亿美元,并购买72亿美元的后偿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13.
至少有一分钟,我产生了幻觉,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195亿美元入股力拓的计划已接近开香槟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国际     
《财会通讯》2009,(6):5-5
中铝与力拓联姻告吹 中国铝业公司6月5日确认,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已取消与其达成的195亿美元注资协议,并将依据双方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表示,尽管本次交易未能实施,但中铝公司实现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目标不会有任何改变。中铝公司将积极参与全球矿业领域的共同发展,继续寻求战略投资机会,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抄底资源     
前不久,中铝公司宣布向力拓公司注资195亿美元,消息一出再度引起业内热议。作为中国企业海外资源扩张的探路者,去年2月中铝公司就以14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力拓12%的股份,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而此次增持如果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将超越上次再度创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中国铝业宣布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认购可转换债券的方式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从而屏0新了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纪录,这些案例再次加强了中国企业家群体对“走出去”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资源优势     
在2009年6月30日和7月1日这个时间窗口,有两个事件颇为引人注目:一是中方拒绝与三大矿业公司签订“城下之盟”,从而使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谈判首次告吹,是否需要“加时谈判”使“长协机制”得以延续,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二是中铝遭遇力拓单方毁约后,仍然被迫按其配股方案全额认购。两个事件印证了一个道理:资源为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初至今,全球并购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达到了过去5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仅2013年2月,华尔街就连续出现了四宗200亿美元左右"重量级"交易,包括3G Capital和Berkshire Hathaway宣布以280亿美元收购美国食品巨头亨氏公司;通用电气宣布以181亿美元将其在NBC Universal合资公司中的剩余股份和若干相关资产售予Comcast Corporation;Virgin Media宣布以233亿美元出售给Liberty Global;戴尔公司宣布与Michael Dell和Silver Lake达成协议以244亿美元出售.摩根大通在这四宗"重量级"并购交易中均担任了财务顾问.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6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不绝于耳:中铝向澳大利亚力拓增资195亿美元的计划因对方毁约而功亏一篑;四川一家民企腾中重工宣布收购通用旗下品牌"悍马";中投斥资12亿美元增持摩根士丹利股份;而就在几天前,中国五矿集团收购世界第二大锌矿生产商OZ公司终获成功……然而大量的海外投资却未能如愿以偿,换来应有的回报。即使并购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澳元汇率的急剧变动,如果说荣智健领导的中信泰富在2008年损失惨重,那肖亚庆领导的中铝的损失比它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从市值看,曾经惊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并购案——中铝并购力拓,不到一年的时间,中铝140.5亿美元并购的股份,已经缩水到了60亿美元。但与荣智健不同,荣的投资失败带来的是人们对他的经营神话破灭的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