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农村老人生活条件,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政策。从2009年试点以来,我国新农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于对湖南省茶陵县实施新农保试点的调查,发现新农保制度在贫困地区试点中存在着缴费档次低、集体补助缺失、年轻人参保率低和出现退保现象等问题。提出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农保的资金支持和宣传力度,制定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缴费制度,以提高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系统掌握大田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情况的一手资料。提出了新农保试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针对新农保政策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内蒙古"新农保"试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不佳、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偏低、缺乏财政补贴的资金保障机制等。因此,为了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需要不断完善内蒙古新农保的财政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彬  陈静 《商业研究》2012,(9):155-15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金筹集困难、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及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从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出发,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黄当 《商》2014,(22):218-218
农村养老保险于2009年在我国开始试点运行,肩负着解决农村居民养老的之忧、实现老有所养的政策目标。新农保理论意义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后,但现实上,新农保能否带动农村消费支出、减弱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以及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金刚  柳清瑞 《人口与发展》2012,(4):39-46,13
根据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个人账户缴费档次.分析了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和政策认知程度对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东北地区调查样本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在较高的政策认知条件下,“差另化”财政补贴方式比“一刀切”方式显著提高参保农民的缴费档次选择.其政策含义是在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认知程度基础上,依据个人账户的不同缴费档次建立多缴多补的“差别化”财政补贴激励机制,以引导农民自发选择较高缴费档次,从而提高新农保替代率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和逐步推行,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对其密切关注,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从政府责任、模式选择、筹资模式、基金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研究成果,并指出现行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促进此项研究的深入开展,推进新农保制度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正式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筹资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但在各试点地区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农保试点之一的山东省莱芜市的新农保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莱芜市新农保筹资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莱芜市新农保筹资制度的完善,及其他地区新农保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农保实施的困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昌勤 《现代商业》2012,(6):174-175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功能的逐步弱化,中国农村广大地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又切实可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我国从2009年开始施行新农保试点,为使新农保政策能够有效快速的推进,建立农村养老的长效机制,本文分析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在山西省交城县西营村、奈林村、夏家营村三个村子中调研得到的数据,分析在交城县这一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中,中老年农民对于"新农保"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参保意愿,及他们目前的养老状况,最后总结出这些地区在"新农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区别于老农保制度最显著的特征,财政补贴对新农保顺利推行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从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可持续效应及其政策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农保实施中财政补贴政策的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致富天地》2009,(9):8-8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从2009年开始试点,今年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广大农村读者对此十分关心,现根据指导意见将有关政策要点解答如下。问:哪些人可以参保?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农保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作为试点省之一的浙江,如何结合本省实际,创新制度运作模式,真正做到使农民老有所养?这是一个需不断探索的重大民生问题。为此,本调研组来到浙江龙游,在该县社会保障事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对龙游的"新农保"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考察当前城乡居保制度运行状况、农民参保意愿及水平,探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参保的主要因素等,为浙江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用启示与创新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彭璐 《商》2014,(1):254-254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实施四年多以来,作为“新农保”建设的重要主体,在一些试点县市,农民的参保率特别是主动参保率并不高。只有充分把握农民的现实心理需求、参与行为及其对该制度的满意度,才能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才可能是有效果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正定县作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已于2010年10月1日全面展开,全县上下认真学习政策实施细则,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筹备此次政策的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今后全国新农保的全面覆盖提供了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了大量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7月开始,广元市苍溪县作为四川省首批新农保试点县之一开展试点工作。截止2010年3月,全县共有12.58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  相似文献   

17.
储宇奇  高岳 《中国市场》2013,(32):90-91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是我国推行的解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一项惠农政策,但是新农保要能够顺利的实施,并能真正地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政府除了要有强大的财力作为保证外,还应当明确在构建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本文从政府责任的缺失方面来谈政府责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刘世荣 《商业时代》2011,(5):101-10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政策的推行,是一个基于农村特定社会政治生态,农民与国家进行有效互动,并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对于新农保政策的推行态度和行为取向,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对新农保政策做出的预期评估.而造成农民对新农保政策预期评估不高的逻辑因素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局限,难于对政策信息做出...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1)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针对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其"新型"主要体现在资金筹措方式跟以往不同。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新农保的实施存在着资金筹措、管理等困难。想要顺利、高效地在民族地区实施新农保,必须结合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特点和当地风俗文化,采用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大新农保资金投入和对新农保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孙桂丽 《消费导刊》2014,(6):104-104,106
一、什么是新农保? 新农保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简称。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的惠农政策,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濮阳县是在2010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的。从2011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更名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