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的总量平衡就是粮食总供给与粮食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数量、品种、时间和地区的平衡,动态和静态的平衡。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必须从政治上、战略上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立足自力更生、保持总量平衡和地区平衡的重要决策,明确了省长抓粮食的责任制,无疑,这将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按照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需求预测,到本世纪末,甘肃人口将达到2580万。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35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到2000年甘肃粮食必须再增产150万吨,实现年产900万吨的目标,才能平稳跨越世纪。因此,要使全省粮食开发达到超越的境界,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引导粮食生产再上新的台阶。一、甘肃省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 (一)人口剧增,耕地锐减。从1949年到1995年的46年间,全省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09,(3):55-55
据埃菲社报道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表最新一期《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指出2009年世界粮食产量将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未明确预测降幅。报告称.由于出口利润骤减,今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将有所减少,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入仓后。如何管好粮食,将原粮转化为成品粮。再将成品粮供应到消费者手中。是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问题。”请看来自陕西省粮食局局长姚增战的访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今年作出了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明确规定“一取消两放开”的粮食购销政策,这对各地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无疑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应对粮食放开后的新变化,大田种植结构到底怎么调,干部群众对此有何想法,这是各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诸暨市为此近日组织对该市十多个镇乡和农业、粮食等部门作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构建浙江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次会议指出:"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虽然浙江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下降或徘徊局面,粮食供给对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1日起,在我省全面实行“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将国家通过保护价给农民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给农民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像一股强劲的春风,给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先进县之一的——太和县的粮食市场吹起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9.
王蕊 《港口经济》2014,(9):20-22
全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总体上适应运输需求,较好地保障了外贸粮食运输、"北粮南运"和我国粮油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未来北方港口仍将是玉米集中下水,南方接卸港口将逐渐集中,二程中转比例将会提高。外贸大豆进口仍将延续分散接卸的格局。建议沿海港口增大供给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沿海港口粮食运输体系,在各个区域布局重点粮食码头,提高粮食码头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市场未统粮先统,市场已放粮未放.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到位,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终结和市场经济全面建立的重要标志.2000年,我国南方几个省份已率先在全国放开了粮食收购价格,去年和今年我国北方地区部分省将粮食主要品种的收购退出了收购保护价范围,从而彻底打破了我国粮食购销市场的原有模式,粮食企业从此进入了市场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将巩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还要建设农垦大型粮食生产基地,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2.
俞仲达 《浙江经济》1999,(11):56-57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超过9800亿斤。这标志着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粮食销售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变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粮食流通由封闭的地域性市场为主转变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大市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3.
浙江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产需缺口仍将继续扩大。而在粮食供需总体平稳的大背景下,浙江要居安思危,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有丝毫懈怠当前,全球仍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仍在攀升,粮食风险随时有可能波及国内。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稳定,供需平衡有余,但近年来进口量快速增长,品种间、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农业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将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和受表彰的5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兼顾非主产省粮食生产地区范围,以实施良种推广补贴和重大适用技术项目为手段,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和示范典型带动,力争到2010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餐桌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缺吃挨饿,人们对粮食的重要性也看得越来越淡。但粮食永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解决好粮食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健康和稳定。就粮食工作在新时期的战略性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粮食局局长贾建文。 问:目前陕西省粮食工作的形势是怎样的? 答:从生产形势上讲,我省粮食生产做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年产量大体在210亿斤左右,夏秋各占一半。农民平均占有粮700斤。每年对外销售一  相似文献   

17.
“八连增”之下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夏收将至,中国粮食生产在去年实现"八连增"后,今年乃至以后如何续写粮食连续增产连增传奇?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又该如何持续保障?我们特编发一组关乎粮食安全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  相似文献   

18.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效和重大突破 2003年,我省共计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27亿元,亩均10元,人均14元。2004年我省粮食补贴资金增加到6.91亿元,已占到全省17.29亿元粮食风险基金的40%。同时计划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将现有粮食风险基金的50%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达到8亿元以上。这项政策的出台,极大促进农民种粮食积极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省,主产稻谷、玉米和薯类,目前全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4位,仅次于辽宁省,刚好处于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外。根据"十一五"期间的五年生产统计数据计算,云南省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平均为6210万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为4.8%;粮食单产平均为246公斤/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总产量平均为152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产量、进口量"双增"的同时,我国粮食库存总量近年来亦达到历史高位。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2004年至201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连续实现"十二连增"。低价进口粮再破亿吨,国内每7斤粮食有1斤系进口粮食。在粮食产量、进口量"双增"的同时,我国粮食库存总量近年来亦达到历史高位。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