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吉林化纤公司始建于1960年,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从一个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维发展到今天已拥有20多万吨生产能力,四大系列产品百余个品种,总资产359442万元,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员工近万人,连续9年利税超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化纤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了一个值得骄傲的中国驰名品牌。  相似文献   

2.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是一家以生产粘胶纤维、浆粕和晴纶纤维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家位于松花江畔的企业成为纺织化纤行业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吉纤人”认为,促使公司享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纤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从建国初期,只有安东化纤厂、上海安乐人造丝厂的基础上发展,到1960年全国化纤产量达到1万吨。到1970年,化纤产量达到10万吨。10年增长了10倍。70年代以后,从国外成套引进技术装备,建设了“四大化纤”基地:上海的金山、辽宁的辽阳、天津的大港、四川的长寿。四大化纤基  相似文献   

4.
吉林化纤公司始建于1960年,从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维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拥有总资产为359442万元,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员工近万人,四大系列产品百余个品种,20多万吨生产能力,连续九年利税超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化纤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了一个值得骄傲的中国驰名品牌。 2002年,组成了以王进军董事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王进军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截止今年11月份,实现利税23962万元,同比增长2.45%,利润12337万元,同比增长17.6%,创造了吉林化纤发展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竹迹     
2000年的化纤行业并不景气,制造粘胶纤维产品的原料——木材和棉短绒价格双双走高,对粘胶化纤生产厂家的产品附加值造成空前的威胁。于是,吉藁化纤集团的子公司——河北吉藁化纤的技术人员便把眼光瞄向竹纤维。在1999年时任吉林化纤的老总付万才到京开会,在华侨饭店的大堂,吉藁化纤公司的同志汇报了竹纤维开发前景,并得到应允。  相似文献   

6.
资讯     
吉藁化纤举行建成投产二十周年庆典5月18日,"吉藁化纤建成投产暨吉林、藁城两地经济合作20周年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庆祝大会回顾了吉林市与藁城市二十年围绕吉藁化纤通力合作之路,展现了经过二十年发展的吉藁化纤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吉藁化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吉林市、石家庄市、藁城市政府代表,吉林化纤其它投资地政府代表,吉林化纤集团及吉藁化纤合作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庆典。  相似文献   

7.
近日,浙江天圣控股集团下属亿丰化纤迁建滨海天圣化纤厂,也就是天圣化纤二期50万吨差别化纤项目全部投产,总投资达20亿元.据集团董事长孙永根介绍,二期全部投产后,天圣集团形成了年产90万吨差别化纤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FDY产能占全国化纤的10%左右,成为国内最大供应商之一.  相似文献   

8.
牛方 《中国纺织》2022,(Z1):24-25
<正>对于每一个吉林化纤集团(以下简称吉化)的员工来说,2021年都意义非凡。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硕果盈枝,全年利润创建厂以来历史新高;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干出了一个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版块一骑绝尘,跃升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这一年对吉化人来说,很辛苦,但也很骄傲。其中自然也包括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  相似文献   

9.
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革新、改造、挖潜,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4.2338亿元,能生产粘胶长、短丝、涤纶长丝多种纺织原料,年生产能力达4.3万吨的大型粘胶化纤企业。 自1985年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上了几个台阶,经济效益以年平均49%的速度递增,实现利税从621万元,递增到1994年的13456万元,增长21倍。 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我们坚持从严治厂,科学管理的治厂方针,促使企业不断发展。 从严治厂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也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每一个吉林化纤集团(以下简称吉化)的员工来说,2021年都意义非凡。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硕果盈枝,全年利润创建厂以来历史新高;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干出了一个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这一年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版块-骑绝尘,跃升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多个"第一"却暗藏危机 正如沈斌所说,没人可以否定吴江在中国纺织行业发展中的地位. 520万吨的化纤纺丝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产能十分之一,区内恒力集团跻身全球500强;34万台织机,年最低产布200亿米,可供全国人均15米;如此数量级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手工业经济的模式,吴江纺织行业基础已在.这从另一方面也能证明——东方丝绸市场,1988年10月开始运营,30年间,它最直接见证了吴江纺织行业的辉煌:连续多年纺织产量全国第一、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6年10月22日,对吉林化纤人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吉林吉盟腈纶化纤公司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一期工程试车。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当日15时40分,伴随着第一缕洁白的丝束从机器中吐出,这一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吉林化纤发展史上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油价震荡频繁,化纤企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附加值和高新聚酯生产技术进行封锁。重重压力下,国内化纤企业感受到经营困难,盈利微小,甚至有的出现亏损。而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逆流而上,在2002至2007年5年时间里,实现销售收入增长242%,利税增长67.8%,成为"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第十届天竹联盟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吉林化纤集团、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以及天竹联盟会员企业的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链接、融合、转型、启航"这一主题,就天竹联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11,(10):92-96
9月20日,在首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新闻发布会上,6家企业获此殊荣。吉林化纤集团凭借其独创的天竹纤维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跻身其中。由吉林化纤牵头的“联盟”也已经走过了6年的风雨历程,收获颇多。这种全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不仅促进了集团自身的发展,也对做大、做强、做优中国的天竹纤维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在评价天竹联盟时说:吉林化纤以纤维生产者的身份整合全产业链资源,联合终端,共拓市场,为全行业尤其是生物质纤维产业提供了良好借鉴与示范。  相似文献   

16.
行业透视     
吉林化纤(0420)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从2001年9月1日起粘胶长丝A线停产,限产数量约为全年产能的1/12。据了解,2001年8月16日中国化纤协会粘胶专业委员会在杭州萧山召开了粘胶长丝专业会议,会议签订了《粘胶长丝生产企业限产保价萧山会议协定》。吉林化纤正是为了执行此次协议而作出停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他,成功地把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带上创新发展的轨道;他,引领企业成为全球腈纶行业的巨无霸;他,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企业从优秀到杰出的精彩跨越;他,荣获2005年中国纺织行业企业家创业奖,被评为中国纺织行业2006年十大创新人物,先后荣获"吉林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如今,他以全球化的眼光和卓越的才干,率领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他就是王进军,吉林化纤的新一代领军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18日。我最钦佩和敬仰的老领导——傅万才同志,告别了他魂牵梦绕的吉林化纤万名职工,离开了他挚爱眷恋的化纤事业。追忆老领导的人生历程,虽然只有68个春秋,他确用智慧的双手挥写出动人的篇章,永不疲倦的精神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我很早就听说过吉林化纤有个好厂长——傅万才,1996年8月正值国家重点项目——吉林化纤6万吨腈纶项目用人之际,由于工作需要,我受聘来到吉林化纤,从此对他便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纤工业是起步晚、发展快的一个工业门类。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只有两个不太完整的化纤企业:安东化纤厂和上海安乐人造丝厂。1960年化纤总产量1万吨,1970年发展到年产10万吨,增长了10倍。九十年代纺织工业部在化纤工业方面倾注了很大心血,搞了上海石化、辽阳石化、天津石化和四川维尼纶厂四大基地的建设,使中国化纤工业的总量有了极  相似文献   

20.
浙江余姚化纤(集团)公司(原余姚第一化纤厂)是浙江余姚化纤集团的核心企业。集团下属紧密层企业7家,半紧密层企业3家,松散层企业2家。公司地处举世闻名的河姆渡发祥地——余姚市,南依四明山,北濒杭洲湾,东距宁波市50公里,西距杭州市120公里,铁路、公路、运河四通八达,杭南高速公路、329国道线贯穿其中,杭州、宁波有联系世界各国的机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讯设施完善,为集团公司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公司具有30多年的生产历史。拥有员工2400余人,权益资产达5814万元,现年产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