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国际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物流企业国际化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议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企业"走出去";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专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建设国际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物流。助力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深入,我国物流管理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必须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然而,我国高校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面临很多阻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问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尽力提出创新创业形势驱动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途径,希冀对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侧重于专业理论的学习,而高职教育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因而,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研究,查找实践课程定位、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材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并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办出高职物流专业特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物流管理专业是新世纪迅速崛起的专业,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跨国贸易也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生活脚步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电子商务在人们的日常购物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都为物流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面对着物流工作的需求,物流管理专业开始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相对落后,这不利于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将是各大高校未来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在学科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物流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进步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对我国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了思考与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鹤平 《中国市场》2007,(15):92-93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人才教育市场也“热”起来,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高校物流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物流专业的培养出现一哄而起、不讲求质量的现象,整个物流人才教育都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很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而事实上,物流人才是多类型、多层人才的综合体。因此,通过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物流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加快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及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电子商务是市场经济与高科技发展的衍生物,同时也刺激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也促使诸多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高职物流管理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为满足培养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本文将以高职物流教育为切入点,对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加强高职物流教育的对策,通过借鉴和学习韩国高职物流教育模式,提升我国高职物流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1+X"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首批参加"1+X"证书试点专业,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X"制度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开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业考核等内容,分析了对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为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洪  王兴  肖莉莎 《中国市场》2008,(32):76-77
首先通过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指出现代物流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管理理念发展滞后、物流运营水平低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专业物流人才匮乏和物流运行模式落后等,然后对国内零售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许良 《中国市场》2013,(42):176-177,197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国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很多课程内容还缺乏规范和科学界定,同时国际物流管理又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单凭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物流教学的研究,基于我国物流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界定,并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国际物流管理课程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曹翠珍 《中国市场》2013,(26):142-143,160
目前我国高等物流管理教育已从摸索阶段迈入转型发展阶段,高校应该整合自身学科资源优势,根据物流管理市场需求和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现代高校教育已经转为大众教育形式,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教学方式创新,使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都得到提升。明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突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重点,以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影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发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重要的教学课程,已经被各大高校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用以培养更多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我国教育界在教学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通过不同方式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进行一定的分析,明确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流作为以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媒介高度发展下的新兴产业,随着其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其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和发展市场的行业之一。基于此,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作出了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初步形成系统化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从客观上来讲,由于我国物流教育体系建设较晚,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尽管物流专业在教育体制中占据的比例增加,物流人才数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整体质量并不高,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单一,具有片面性,整个物流人才教育还难以实现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阐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培养对策,希望对进一步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物流人才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6.
耿波 《中国市场》2008,(10):152-153
物流人才是我国21世纪最紧缺的12大类人才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角度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水平,从而确保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服务水平。资源库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据此,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做以深入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平海 《中国市场》2011,(10):153-154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进行探讨,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应改进教学手段,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物流管理教学,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康莹 《中国市场》2012,(28):126-12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衔接的核心内容是课程的衔接,而课程衔接的核心内容是专业课程的衔接。本文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及专业课程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课程衔接的成功经验,以仓储课程为例,提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的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物流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观念落后,体制束缚严重,物流网络和物流法规不健全,局部及总体规划布局中物流格局不清晰以及物流专业功能管理不完善等。文章提出,要提高我国企业物流水平,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物流观念,强化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以及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