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共体(现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制度。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称为“欧洲之花”,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2000年欧盟颁布法规1980/2000,对生态标签制度进一步修改补充,允许贸易商及零售商为自己品牌的商品申请生态标签。欧盟鼓励企业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生态水系河道截污工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家波  IJi  o 《价值工程》2014,(4):108-109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命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任务,根据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目标要求,2008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提出郑州市生态水系河道治理8项任务,为确保河道治理后的效果,按照治河必须截污的原则,需配套建设沿河截污管道,并解决其污水排放出路问题。本文通过须水河、索须河、魏河、贾鲁河、金洼干沟、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等配套截污工程方案简介,对生态水系河道截污工程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欧盟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主要标示两种绿色标签,即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认证”。前者是欧盟制定的,后者是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检测协会制定的。“生态标签”的标准涉及纺织品原料、生产、产品本身和耐用性等多方面,“生态纺织品认证”主要关注纺织品本身,前者比后者的要求更严格。我国有关方面专家认为,申请获得这两种标签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进入欧盟市场意义重大,我国企业应积极申请。据分析,获此标签加贴许可的企业在开拓欧盟市场时,至少拥有三大优势:一、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客户群体。欧盟的进口商受消费者影响,越…  相似文献   

4.
陈萍 《企业标准化》2007,(12):38-39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占有优势,使其能够利用这种优势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以安全、卫生、健康为由,制定越来越高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设置种种技术性贸易措施。目前,中国出口产品由于标签问题而遭受技术贸易壁垒的比例很高,中国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近三年来,美国每年都发布酒类产品的标签通告或提议,本文以酒类产品的标签为例,详细阐述美国食品标签的要求,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全球的环境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本文主要针对一国政府在进口关税税率变动时对进口绿色产品的质量影响度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这一选题是极富战略意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其中,降碳是关键,是核心,是引领,是纲。只有降碳才可以减污,尽管减污扩绿也可以降碳,但在许多情况下其并不一定降碳,反而还会增碳。例如,燃煤电厂的脱硫除尘工艺,减少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天然气那样的超低排放标准。但是,运行这些降污设施要消耗更多的煤炭,必然导致排放更多的碳。又如,在干旱地区种草种树需要浇水维护,不仅是高成本,而且是高耗能。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4日,欧盟《官方公报》刊登欧洲委员会第2009/888/EC号决议,修订多类产品的环保标签准则,其中包括灯泡、电脑、洗涤剂及若干类化妆品(肥皂、洗发水及护发素)。据悉,环保标签计划始于1992年,在2000年及2009年修订,旨在建立制度,向符合若干生态准则的产品颁发标签。有关准则载于第1980/2000号规例,属自愿性质,对欧盟产品和外地制品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8.
巨大的环保市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仅从废弃物排放看,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但是,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造就了我国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各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环境立法的完善和监管的落实,中国未来工业发展将逐步向节能、降耗、减污的新型生态工业体系转型。而底子薄、基础差的中国环保产业要乘政策的“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常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将是环保产业全球性的发展机遇”,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不同纯度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有差异,纯度高的公共产品应由较高级别政府提供,纯度较低的公共产品应由较低级别政府提供。乡镇作为我国最终一级行政机构,担负着本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的任务。但是由于各乡镇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乡镇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不同。本文拟分析资源依赖型乡镇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定牌加工产品标识标注法律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平 《监督与选择》2004,(5):A011-A013
有一个集团公司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公司总部在甲地,现在产品完全在甲地生产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委托乙地某厂家为其加工产品,如果乙地某厂不负责对外销售,产品的标签如何标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