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信托的起源与基本内涵 "信托"指信任委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制度安排.我国《信托法》中所称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所指定的或者法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财产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日本土地信托的特点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托的起源与基本内涵“信托”指信任委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制度安排。我国《信托法》中所称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所指定的或者法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  相似文献   

3.
信托税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托的基本理念信托为一种信任关系,持有财产权者负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处分该财产的衡平法上的义务①,即委托人将资产(现金、股票或财产)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令为他人的利益持有信托财产,信托可以在委托人生前设立并立即生效,也可以以遗嘱的方式设立。其独特的特征在于:信托财产上的受托人的法律上的所有权与受益人在信托财产上的受益权的分离。信托最普遍的用途是作为财富传承的工具。财富所有人希望在其死后给予其亲属财富上的保证,但又不确信后者能管理好财富,将资产委托专业受托人管理;此外信托亦可作为有效的财富管…  相似文献   

4.
《经济》2014,(3)
正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托法律结构完成财富的传承,无疑是实现企业家良好愿望和多元价值追求的重要法律途径。所谓信托,法律上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由此可知,信托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天民 《经济导刊》2003,(10):65-68
资金信托业务是指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资金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诸多业务中的一项最主要的业务,资金信托,尤其是集合信托计划中的受托人最主要义  相似文献   

6.
信托为一种信任关系,持有财产权者负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处分该财产的衡平法上的义务∞,即委托人将资产(现金、股票或财产)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令为他人的利益持有信托财产,信托可以在委托人生前设立并立即生效,也可以以遗嘱的方式设立。其独特的特征在于:信托财产上的受托人的法律上的所有权与受益人在信托财产上的受益权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焦洪涛  郭辉 《经济论坛》2010,(2):222-224
信托成立要件是信托设立的前提。信托财产是契约信托成立的最重要要件,我国信托法应该明确规定信托设定时信托财产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的法律属性;遗嘱信托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它的成立不需要受托人的承诺;宣言信托不违反信托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改善投资基金治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托法明确规定:在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有权申请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并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信托财产的原状或者予以赔偿。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可以因此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9.
林辉 《发展研究》1997,(9):29-31
(一) 金融信托业同银行业和保险业一起,被称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金融信托通过开拓融资、融物、财产管理等金融业务,充分体现了“受人之托,为人理财”的典型特征。人们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动用其资财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自己力所不及时,便通过签订契约,委托受托人代理、代办、管理和处理,从而起到间接融  相似文献   

10.
信托是一种以资产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代人理财财产管理制度,与银行、保险、证券堪称现代金融业四大支柱。信托可以对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可以从事诸如投资、融资、财产保管、债权处理等多方面的业务。目前,信托公司是中国惟一能同时涉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这种特性使得信托公司成为三个领域资  相似文献   

11.
在商事信托中,信托关系的受托人责任因为特殊的信托财产关系而有别于固有的信托理念与信托法律规定。受托人责任的具体适用空间与法律规则如何设定,在商事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积极意义。围绕上述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展开,探求商事信托中受托人责任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票据信托和"资产收益权"对信托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信托是一种以受托人为中枢的独特制度设计,受托人在信托和信托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信托法常被视为"受托人规制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快餐     
信托业迎来大好时机《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信托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基本大法,实际存在的诸多信托关系从此将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按照《信托法》,信托关系的受托人可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而不局限于专门从事信托活动的信托机构,这等于肯定了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许多信托关系,可以使之避免诸多社会争议。《信托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这一规定,堵塞了银行信贷资金以信托关系的形式违规进入股市的暗流,有利于防范信贷风险;另…  相似文献   

14.
信托财产课税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辉 《当代财经》2002,9(3):36-39
信托的运行必然涉及信托财产的移转、管理及信托收益的交付等问题,因此信托的有效运行必有赖于信托财产课税问题的解决,但作为英美法固有同产制度的信托,其特殊的双重所有权架构,即受托人的形式所有权与受益人的实质所有权,使得信托财产课税问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必要要求主要继受民法法系的我国。在相关财产制度,尤其是税收制度上,有所调整,以适应信托法顺利运行之所需。  相似文献   

15.
《信托法》-规范财产管理制度的基本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信托法》颁布的背景与意义 信托是源于英国衡平法的一种为他人利益管理财产的法律制度,其独特的法律构选是:财产所有人(委托人)通过契约或遗嘱等方式将其财产权(信托财产)转移给有管理能力且值得依赖的人(受托人)名下,使其为了指定的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处分该财产.  相似文献   

16.
徐小奔 《时代经贸》2007,(8Z):227-228
本文通过对间接非公益募捐的特点及现有制度下对这一法律关系的解释进行对比,认为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关系的稳定性、受托人义务的严格性使得信托法律关系是调整间接非公益募捐的最有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3年6月26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了《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优先级受益权代理销售协议》。备受瞩目的“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正式设立。这是自信托公司获准重新登记以来第一个规范意义上的信托产品,被称为国  相似文献   

18.
一、信托契约的由来及产生的问题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法皆由信托的发源地英美国家继受而来,并为避免与原有法律的冲突而进行了相应的本土化改造,认为生前信托行为属契约行为即是一例。英美信托法认为生前信托行为实质上是委托人的单方行为,即单方意思表示加上财产权的转移(宣言信托除外),即使受让财产的受托人没有承诺接受信托可欠缺主体资格,也不妨碍信托的有效成立。这是因为信托是衡平法的产物,衡平法介入信托关系,旨在实现委托人的真意,不会轻易使信托失效,且信托法形成早于契约法,故而英美信托法可以不受契约法的约束。而大陆法系在引入…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理财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股票、期货等等,相应就出现了委托理财.所谓委托理财,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委托人将其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在一定期限内管理、投资于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并按期支付给委托人一定比例收益的资产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投资基金以信托关系安排投资基金的法律结构,与信托在价值取向和法律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信托投资基金的利益格局凸现出多重的二元属性:信托财产权利的二元性、受托人义务的二元性以及受托人的二元模式等,并形成基金受托人与基金受益人间的张力关系。这瘠决定了投资基金法关注的焦点为平衡基金受托人与基金受益人间的权益关系,协调其相互冲突的价值.保护基金持有人特别是中小投资的合法权益。这一权益平衡格局的设计思路是限制受托人权利、赋予受益人权利,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