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斌 《西部论丛》2009,(7):84-84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2日敦促国会立即采取行动,以降低长期预算赤字。他警告称,债券市场对美国国债感到恐慌。伯南克表示,近期债券收益率的急剧上升“似乎反映出人们对于巨额联邦赤字的担忧”,同时表明,对经济及其他因素的心态更为乐观。自4月末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不到3%,升至上周的最高点3.76%——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债券市场目前分割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市场国债成为联系两者的重要纽带。通过对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收益率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的收益率没有显著高低差异,其价差整体上是随机的;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交易所市场收益率变化超前于银行间市场,事件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都是如此,这与交易所参与机构投机性和竞争性较强,对市场变化的把握和反应更敏感、更超前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1996年以来8次存贷款利率的下调,国债利率不断创出历史新低.国债市场投机炒作氛围浓烈,机构长债短炒,并通过国债回购套做放大现券持仓量,国债价格盲目追高.目前,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逼近1.9%,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2.4%左右,15年~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不到3%.中国人民银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特别指出,当前国债利率不断下行使债券市场风险积聚.7月下旬,央行连续进行了4次累计800亿元的正回购,债券价格应声而落,其中国开行30年期金融债从125元很快下跌到112元.我国金融工具品种有限,利率风险主要是以期限管理为主,而缺乏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今后一旦市场利率发生根本性反转,债券风险的释放将给投资者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有助于预测通货膨胀率。实证结果表明:当资本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当货币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属性,并且其资本市场属性呈时强时弱的变化态势,导致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属性也不稳定,进而出现预测能力随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属性匹配程度而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蔚  马骏驰  赵耀文 《山东经济》2011,27(3):118-123
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的静态实证分析表明,目债收益率曲线具有解释和预测作用。近三年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的动态分析显示:第一,到期期限越长,波动性越小;第二,15年期是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一个关键期限;第三,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有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国债收益率利差对经济的预测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其中,15年减1年的利差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提出问题的背景 纵观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波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早期的债券市场从实物券场外柜台交易起步.90年代初,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代表,出现了集中交易.在实物券托管结算系统出现风险后转变为记账式债券,90年代中期,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在风险高度集中,防范不及的情况下,上交所发生了"3.27"事件.叫停国债期货交易后,场内债券交易开始趋向低迷.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运而生,我国场外债券市场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7.
央行近日发布的《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五月中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央行表示,5月份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有所减少,长期债券发行比重增加;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运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量均有增加;现券交易量有所减少,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继续小幅回升,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5月份,股票市场指数继续震荡走高,日均交易量略有减少。前5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12529.4亿元,同比增加超过50%。5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332.7亿元,较4月份减少20.4%。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以九年来存贷款利率首次提高为切入点,考察了在我国特殊的金融运行体制下,存贷款利率变动对债券市场,对债券收益率曲线所产生的影响。文章使用上海证券交易所19支上市国债的日交易收盘数据,通过回归的方法首先拟合出了加息前后三个时间间隔段内每天的  相似文献   

9.
六个月前,我指出美国长期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将下降,拥有十年期美国国债的投资者遭受的债券价值下跌损失,将超过他们所获得的债券利率与短期货币基金和银行存款利率间的差额。这一警告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自2月份以来,十年期美国国债利率上升了近一个百分点至2.72%,这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了近1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日度交易数据,构建以订单流为基础的交易指标,通过包含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的债券定价模型以及时间序列聚类的投资组合分析和多种模型分析,对各类机构投资者预测债券收益率变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境外机构的交易能够预测债券收益率的变化,但在交易券种(国债、政策性银行债)、预测期限、预测能力来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对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在境内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具备更强的交易预测能力和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宏观货币政策信息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有助于促进价格发现,增加债券收益率的信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有效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债券市场大跌提出多方面问题 近期政府债券市场的大幅下跌是欧美央行面临的关键问题其原因何在?这是否意味着量化宽松政策根本无效?收益率的攀升是否会令市场预期的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化为泡影?面对这种局面,央行应加大还是缩小买进债券的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债收益率高涨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和央行政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琳 《中国经贸》2009,(12):158-15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已在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国债的利率是国债交易的核心。本文的研究主要对象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所形成的收益率曲线。通过三次多项式模型来拟合我国的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分析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探讨了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6,(7):14-16
央行首次发布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人民币债市透明度
  上海证券报6月16日消息6月15日,央行公布自当日起,中国国债及其他债券收益率曲线会在央行中英文网站发布。其中,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是用于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利率的人民币代表性利率。国债及其他债券收益率曲线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一组图表,旨在反映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各期限结构的到期收益率。这也是央行网站首次发布中国国债等债券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3-34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昨日短暂跌至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下,为5年来首次。这种罕见事件在过去通常预示着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债券收益率(注:本文所涉及的债券收益率仅限于中长期债券)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口径都存在着不规范、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债券的投资行为,而且间接制约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11年,美国国债收益上扬的势头十分明显。截至2月1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9个半月来的最高水平,报3.64%的收益率,对比德、英等其他发达国家的10年期国债收益具有很清晰的收益优势。这意味着大量的逢低买盘即将涌入。  相似文献   

18.
高哲麟 《开放潮》2003,(9):46-46
美国为何一再提高国债限额 近年来,国际资本为规避各种风险,纷纷将资金投入债市,致使全球债券市场已连续3年呈现多头格局。其中,美国国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金融工具,不断涌入的资金使得其价格走势始终运行在牛市格局中。可是,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尚不明朗,近期以美国国债为首的全球债券市场风云突变,价格全面下挫。美国30年国债价格快速下跌超过13%,10年债则下跌超过7%,相当于不到两个月就损失了两年的市场收益水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债券市场在1个月内出现“阴阳”两重天。 在2008年第四季进入降息周期时,国内债券市场迎来一片生机,国债、企业债指数一路高歌。债市的强势表现使得债券型基金实现了不菲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周维华 《珠江经济》2001,(10):57-59
由于我国从2000年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征收20%的利息所得税,而国债利息收入则免征所得税,且利率略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并可提前支取分档计息,因此,相比较而言,国债这一“金边债券”更加显得“金光闪闪”,以至于今年凭证式国债销售几度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热潮,其实,老百姓忽略了一个更具投资价值、更方便的国债投资场所,那就是收益率更高而风险较小的交易所国债市场。由冷转热的凭证式国债为什么以前一度成为烫手山芋的凭证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