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简要论述了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由来,加之从面料、造型、图案、色彩四个方面分析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异,并从思想方面入手,更深入的了解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设计差异,多角度展示旗袍的优雅继而引发如何传承这份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文章将月份牌广告画大师的绘画流派转变作为研究的一个亮点,让旗袍风格的流行转变作为旗袍研究成果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尤其显示其时效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了关于旗袍风格的总结,才算得上是对旗袍流行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当时月份牌广告画本身的特点的解读,从旗袍风格的演变及发展过程中找出月份牌与旗袍流行发展关系密切的依据,充实对旗袍流行的研究。文章通篇围绕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画对旗袍流行的影响展开,通过各种相关事物,将研究全面化、深入化,以求更好的、客观的展现出民国时期旗袍流行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旗袍自诞生至今一直是中国服饰文化的璀璨明珠,而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推陈出新,具有流行性设计手法的现代旗袍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现代旗袍、时尚性、以及现代旗袍设计时尚性的表达方式进行解构,并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旗袍的款式、面料、结构工艺、装饰、思想文化观念为载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7.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装,旗袍在近现代的发展凝结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装文化之精髓。本文主要从文化层面、所用材料以及结构工艺等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前后衣身不采取断缝结构进行分析,同时也展现中国传统旗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2010郭培高级时装发布会作的一个简评。主要从整场秀的概况,以及服装的重量、鞋跟的高度、服装的造型、色彩等几个方面来评论郭培的盛世时装。这场视觉盛宴不仅给了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冲击,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时装设计师的潜力和中国时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以后,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旗袍受其影响,不断地吸收西式女装的特点,由肥变瘦,开始迈进多彩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民国时期旗袍的演变过程及演变原因进行其嬗变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在服装设计领域,仿生设计一直是设计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手段,为服装的造型和色彩添加了某种情趣和主观意念的内容,设计出能够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服饰,体现了人类更深层次对美的追求。仿生设计从侧面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使我们与自然更加贴近,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风(Chinoiserie)是从属于罗可可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指欧洲十八世纪兴起的以崇尚中国文明,传播中国哲学,模仿中国艺术风格为特征的文化现象。在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服装款式和色彩。它既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象,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中国风的运用非常广泛,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国本土设计师怎样通过总结西方设计师如何将中国元素娴熟地运用于设计的思维方式去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本土文化,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印花布是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的一种设计元素,其特有的美感及工艺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当今服装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会贯通,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注入新的符合时代进步的创新元素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的靛蓝美与图案美是构成蓝印艺术最具识别性的特征之一,通过色彩与图案的创新设计将其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蓝印花布更符合当今流行趋势及大众审美趣味,将蓝印之美以新的面貌展现出新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服装流行的传播媒介的研究,依次分析网络、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等传播媒介在服装流行传播中的应用,可知现代传播媒介对服饰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探讨服装表演中所要展示的服装美、舞蹈美表达形式,提出将舞蹈的节奏与韵律与服装的设计创意、服装款式、服装材质和服装色彩等充分融合的观点,以期服装表演的完美展示和舞蹈元素在服装表演中的更大程度融入。 相似文献
18.
SPA服装品牌在全世界都有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中国还是以传统订货会为主要模式的服装品牌比比皆是,本文通过对日本SPA品牌的研究分析了日本SPA品牌的发展和运营方式,与中国服装品牌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适合中国SPA服装品牌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传媒对服饰流行的影响。具体分析时尚杂志对服饰流行的导向作用,以及畅销书籍、热播影视作品、明星穿着打扮、流行音乐、外来文化及个人审美对服饰流行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因素与服饰流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