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闲话读书     
彭敏 《中国税务》2023,(4):72-74
<正>少年时,母亲在客厅处理家务,常常听到我在卧室里发出怪声:有时是一声长叹,有时是咯咯乱笑……母亲一度以为我精神出了问题,次数多了才知,读书而已。乡下孩子的童年是贫乏枯燥的,幸亏我捧起了书本仰观俯察,在白纸黑字间感受到世界之大。小学、初中阶段,课内学习不吃力,课外读书滋味无穷,算是两全其美。到了高中,就不得不先把读“闲书”之乐搁置一边,用尽心力去博一个好成绩。这时,我天性中最大的弱点便暴露了出来:对于喜欢的事缺少抵抗力,而对不喜欢的,则缺少耐受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家》2009,(8):160-160
吕尚,又称姜子牙,年少家贫,却是一位才俊之士。服侍他多年的妻子见他不慕名利,便与他解除夫妻关系。吕尚依旧每天只是读书钓鱼,独身又过了很多年。一天,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与钓鱼时的吕尚相遇,惊讶于他的才华,立即拜之为军师。  相似文献   

3.
阅读偶拾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读到这一境界,可谓是真读书,读书之人才是真文人。现在,有许多假读书的假文人,用藏书借以装点门面,与此境界差之千里,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正好印证了为什么那些在大街上匆匆行走的现代人的脸上总写着几分焦灼和不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真正多读书、读好书的人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5.
张姑娘高中毕业后便不想读书了,她想找一份工作赚钱为父母分忧。可是她因为长得太胖,许多用人单位都不要她。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正好印证了为什么那些在大街上匆匆行走的现代人的脸上总写着几分焦灼和不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真正多读书、读好书的人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7.
邹红 《财会学习》2006,(12):71-71
打小,我便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望了望窗外,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呀,幻若梦里.  相似文献   

8.
冯瑞丹 《中国税务》2023,(11):50-52
<正>十月的北京。自中国美术馆南门出发,沿五四大街东行向北步入美术馆东街,右前方便出现了一栋蓝白色小楼,这就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联书店”)所在地。三联书店创立于1932年,其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三联”由此得名。90多年来,三联书店秉持“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店训,将鞠躬尽瘁的服务精神代代相传,同读者朋友建立了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9.
感受读书     
读书是对心田的一种绿化、思想的一种净化。人的心灵、思想和精神的需求是永远的、无边无际的。在书香中陶醉,你的思想便纯净如水,你的思想便坚如磐石,你的心田更会葱郁成一片平和安祥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8月24日下午,淮南市农行举办了全辖员工代表“敬业尽责”读书研讨会。研讨会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畅读书,谈受益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1.
拙刀叩石     
初 识篆刻 ,多为偶然。在大学读书时 ,同寝室中有一位颇精通此道者 ,空余时间便操刀刻印 ,以至于室内刻石之声不绝于耳 ,石粉石末飞于蜗居之内。闲谈时该室友亦多以此为谈资 ,高谈阔论 ,引经据典。有时 ,我也总按奈不住好奇与羡慕 ,请教一二。终有一日 ,他被我问得不耐烦了 ,随口说道 :“无他 ,但手熟耳。改日我教你便是。”他果未食言 ,不仅指点我印海迷津 ,还赠给我一把刻刀和一本《五体书法字典》 ,这样 ,我便开始了  篆刻的求知之路。看似易 ,学时难。在开始的基本功训练时 ,握刀持石 ,运刀走势 ,的确让我受了许多皮肉之苦 ,手上的刻…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也要讲配套。比如,读了鸿篇巨制《大秦帝国》,还要读读作者的新著《中国文明正源新论》。前者是小说,后者是论著;前者是感性与形象,后者是理性与逻辑。"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这样读,才会对谜一样的大秦帝国和谜一样的中国文明之正源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3.
读书养心     
前两天,在一份报纸看到易中天谈读书问题的一篇采访稿,其中有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前一段时间国内好像特别流行讲养生,提到养生总是说吃什么吃什么,其实在我看来,养生之道首在养心,养心之法莫如读书。"无独有偶,易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于丹写的一篇《读书,就是滋养自己》的文章,虽然行文方式不同,但表达的却是相同的观点—读书养心。读书养心,诚如斯言!掩卷沉思,细细揣摩,我觉得读书养心,应该滋养这样"五心"。忠诚心。忠义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历史上有屈原投身汨罗江,诸葛亮鞠躬尽瘁,岳飞精忠报国,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关云长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当今社  相似文献   

14.
书之赞     
有一种神奇的智慧传播剂,能将世上万物的规律与法则,传播给地球最伟大的生灵—人类,这充满魔力的物品的配方,不过只是大t的鉴水和纸张,但是它内洒的实际价值,却足无穷无尽的,这奇异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名字叫做书。书是困难之锁的钥匙串,书是知识之光的手电筒,书是成长之路的斑马线,书足迷信之火的灭火器,书是胜利之雷的乌云层。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狂热,读书使我长大,读书使我辉煌,书是神圣的,书是伟大的,书是不可缺少的。书是通往另一个智慧空间的神奇通道,它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漫游仙境,也可以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张姑娘高中毕业后便不想读书了,她想找一份工作赚钱为父母分忧。可是她因为长得太胖,许多用人单位都不要她。一次,她在街上闲逛时看到商店里挂满了许多迎春接福的福娃娃,很逗  相似文献   

16.
朱平 《证券导刊》2009,(28):95-95
记得读书刚毕业,同学在一起谈的主要是工作或女友;五年以后,大家在一起谈的较多的变成了婚姻和孩子,现在同学在一起,健康不知不觉中开始成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珠算协会办的《齐鲁珠坛》 ,到明年三月就是创刊二十周年了。一般的说 ,什么事 ,又什么周年 ,不一定要写文章 ,但是 ,对这一件事 ,应当别论。我有读书阅报的习惯 ,但不都是津津有味 ;因种类庞杂 ,数量过多 ,一般的仅翻看一下或阅读一、二篇有意义的文章也就过去了。但是 ,本人对《齐鲁珠坛》的阅读 ,有不同的感受。近日 ,我整理一下存书 ,发现保存之完整 ,投稿篇数之多又能利用者 ,该刊占的位子较大。难道这是偏见 ?或因闲情逸致形成的无聊 ?大概都不是。能作出解释的 ,我想主要因为这份刊物的特点 ,有感它宗旨的稳定性 ,报道的客观性 ,…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习茶是我业余生活、修身养性之重要内容,持恬静安闲之心,重和敬俭洁之训,以去烦除劳,净化心灵,品味人生. 其一说茶.  相似文献   

19.
年幼时信奉一句话 :“读书最乐 ,康健是福。”这些年来 ,工作十分繁忙 ,但并不影响我对书刊的偏好。我读书读刊 ,目的性、功利性不强 ,大多是率性而读 ,当自己沉浸在书刊之中时 ,世间的烦扰芜杂 ,全抛在脑后 ,有一种羽然而登仙的感觉 ,好书好刊净化着自己的心灵。我好读书 (刊 ) ,也好将好书好刊推介给他人 ,与人分享读书的快乐。或许是领导看中了我这一点 ,当分行一位从事《中国金融》宣传发行工作的老同志退下来颐养天年的时候 ,领导和组织让我来做《中国金融》的宣传发行工作 ,我便欣然同意了。《中国金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机关刊物 ,传…  相似文献   

20.
荐书与杂谈     
杨立杰 《金融博览》2013,(13):84-85
单位组织推荐图书活动,便推荐了这几本,大体是今年以来读过的。“他读的书多”《沽酌集》,止庵著。确切地说,本意并非要推荐这本书,或者说并非仅仅要推荐这本书,而是想推荐止庵这位作者,以及他的很多书。止庵的很多书,可以归为“关于读书的书”,读他的书可以发现很多读书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