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正义理论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黑人环境运动,是当代美国生态批评的前沿与核心.它旨在批判环境非正义行为,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关系,以实现自然、人类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路易斯·厄德里克的《爱药》和琳达·霍根的《太阳风暴》,揭示了当代美国印第安女性遭遇的环境非正义困境,以及她们在印第安传统文化中逐渐觉醒,并形成环境正义意识,毅然捍卫环境公正的抗争和努力.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作手法的分析,从特殊的幽默风格、存在主义的荒诞观、"反英雄"人物和"反小说"形式这四个方面论述了黑色幽默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1899年出版的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与1962年出版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同样被视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而且同样成为21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研读作品,在女权主义视角下,《觉醒》表现出的是肖邦对女权的绝望情绪,而莱辛则透过《金色笔记》表现出了在女权发展问题上相对的理性和前瞻性,即对于一种真正的女权精神,应该是让男人和女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以及与异性和谐相处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简单的真理     
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许多评论家和读者推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一部成长小说,但文章从哈克贝利·芬身份的迷失和道德成长的静止角度入手,探究哈克的不成熟性,而将哈克的角色固定在长不大的小孩折射了马克·吐温对当时物化的美国社会的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6.
艾丽丝·沃克的重要作品《梅丽迪安》是一部关于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身份的小说。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由一个迷失自我的女性,经历反叛和南方之旅,最终完成了自我身份寻求的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从荒诞幻觉给剧中人物带来的片刻的幸福,到它分崩离析后给剧中人物带来的幻觉破灭,爱德华·阿尔比的《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揭示了人们从荒诞幻觉里重新觉醒的过程。论文从对剧中一系列荒诞形象的分析,揭示了阿尔比对我们的启示,即在现实生活里,人们要敢于正视荒诞的存在,并且用行动远离荒诞,认真生活。  相似文献   

8.
约翰·邓恩作为一代玄学派大师,作品以奇思妙喻著称,然而作为一位男性作家,他在很多诗作中都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公开地轻蔑女性,这些都使他成为男权作家的代表。本文通过女性主义观点分析邓恩的诗作《别离辞:莫悲哀》、《歌》和《跳蚤》,揭示其强烈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姥姥、《凯恩河》中的伊丽莎白及《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安妮·汉德森三位祖母形象,展示非裔美国文学中的祖母形象的变迁,揭示黑人祖母从保护者、文化传承者到养育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统计:目前全美64位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个人和家庭中,仅有9位靠继承而得来,个别得到过某种资助,但多数是白手起家、靠奋斗而成功的。39岁的个人首富比尔·盖茨,当年从哈佛大学辍学后,与华盛顿大学的辍学生保罗·G·艾伦合伙创建了“微软公司”,他的资产据《福布斯》初估达94亿美元。盖茨合伙人艾伦如今名列第11位,达39亿美元。排名第3的约翰·韦勒·克拉格是德国移民,在建立庞大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制造业“大都市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在托马斯·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当时父权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所致,作品中苔丝的反抗则表现出了其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企业家戴淮·西尔弗在《企业家·美国的新英雄》一书中,曾把美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说成是美国当代企业家的杰作,把企业家称之为美国经济的创造者,是美国的新英雄。他认为,企业家们使经济活跃起来,他们发动了这场竞赛,并带来了球、球拍和手套。没有企业家,就不会有美国的经济。事实的确如此。是千千万万个开创新兴企业的美国企业家们,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经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以其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世界。其语言风趣、诙谐,表现手法老练、不拘一格。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经常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用了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大量荒诞不羁的素材,内容上经常让人发笑,但又发人深思。读者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透视当时的美国社会。本文试从幽默喜剧色彩及其幽默技巧的运用来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西部论坛》主编黄志亮教授就中国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与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问题,对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大卫·科兹教授进行了访谈。现将此次访谈中大卫·科兹教授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 “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近30年来,对未来经济走向出现过多种说法,70年代初,美国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中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Baniel Bell)把它称之为“后工业社会”;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未来学家奈斯比特(J·Naisbitt)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86年美国福来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高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16.
夏·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夏·勃朗特在小说中倡导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女性自我意识、爱情婚姻观等思想观念为当代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将以女权主义批评方法来分析夏·勃朗特《简·爱》中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英国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自1950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玛丽.特纳受困于父权制社会的悲剧性命运,揭示构建健全的女性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20日出版的《财富》杂志刊登了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美国著名投资家伯克夏·哈萨威公司总裁沃伦·巴菲特的一次公开对话。这是一次面对350名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学生别开生面的公开对话。这两名被称为”太阳系最富有的实业家”就冒风验、人才使用、公司管理、经营战略、挑选接班人、还财富于民、中国之行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讨论,并回答了听众的现场提问。对话充满了幽默感和哲理,显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评述了阿瑟·伯格的力作《文化批评关键词读本》,通过考察其主要内容、提炼其主要特色,向读者尤其是相关的研究者推介此书,期望此书能对当下的文学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天真时代》中,华顿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人物:玫,亚伦,和阿切尔。她为我们揭露了女性生存的艰难。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人物塑造,并从中探究华顿女性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面,从而我们对女性主义文学有更客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