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快农地流转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引导农地逐步流入种粮大户、专业农产业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使耕地能够获得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但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极易受到损害,农民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如农地流转租金较低,农地流转后一些农民面临失业困境等,主要原因在于流转主体权益不均衡以及土地流转监督机制缺失。要通过明晰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建立农地流转服务组织等完善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村民众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际数据检验了当前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浙江和甘肃两省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浙江省,农地流转明显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而在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甘肃省,农地流转效果不明显.因此,农地流转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流转市场发育程度高,农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地规模化流转模式简要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模式归纳为业主租地,农地股份合作、农地返租和农地入股等四种主要模式,并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综合评价,简要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最后,针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缺陷、社保制度不健全以及农地流转不畅等问题,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对现行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针对河南省焦作市现阶段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合理配置进行简要实证分析,在阐述农地流转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及主要流转形式,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目前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存在较大问题,如土地发展权主体不明确,缺乏法律体系保护、土地流转行为操作不规范、土地使用权主体间产权关系不清楚、缺乏土地产权价格体系等,并针对焦作市农地流转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流转土地发展权收益;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以总量、结构、区域、时序配置实现土地发展权配置公平性等建议,以促进焦作市农地流转公平、公正地开展,为今后焦作市农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农地整理作为提高土地质量、补充耕地数量的途径之一,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农地流转和农地整理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集中程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成本和土地流转规模等方面探讨了农地整理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的规范有序进行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越位及缺位行为又会阻碍农地流转的深入发展.为了促进农地流转,更好地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应从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角色、完善农地流转法律法规及健全土地管理监督约束机制三方面对农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转移给中国农地市场孕育带来了契机,而农地制度改革特别是承包经营权的强化,又推动了农地市场的发展。本文在支持这些先期研究观点的同时,还分析了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在促进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本文依据江苏300个村的问卷调查资料,运用PSM方法来消除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等问题,采用Tobit等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地的流转和集中以及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并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综台改革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土地流转陷阱建立土地流转长期化改革.虽然河南农民有加速农地流转与重新发包耕地的意愿,但土地流转补偿机制残缺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长期化、束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利益补偿视角出发,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建立现代农业改革的三步:一是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减少农民总量;二是启动农地集中发包机制,建立大家庭农场;三是构建地权量化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由农地流转由于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较少、土地流转的市场性很低、土地流转的期限太短等原因,致使农地并没能形成规模经营,细碎化作业仍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考察之后,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不充分、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民营资本进入农地市场对农地的流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民营资本在土地供求、农户收益以及乡村干部的行为因素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