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修正的CMS模型对中国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增长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效应是大多数样本国向中国出口两类农产品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扩大是促进样本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竞争力效应对样本国的出口作用有限;竞争与结构交叉效应是影响样本国出口增长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2000—2009年的中韩农产品贸易的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G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进行计算和分析后,实证分析了影响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特别是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两国农产品贸易几乎形成了完全的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态势,韩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稳步增强。其中,少数农产品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经济规模、FDI的流入量、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经济规模的扩大、FDI流入量的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都能够深化中韩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其中,两国GDP的增长和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促进效应较大,而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深入发展有负面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瑜 《全国商情》2009,(13):107-108
近些年来,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越来越稳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目共睹.中国的总体经济增长对出口的变化敏感,出口占到中国GDP的近40%.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市场,中美之间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两国经济规模都比较大,互补性强.美国一直是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中关建交29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021亿美元,增长了120多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亚五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与中亚五国积极开展农产品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根据UN CONMTRAEDE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2005-2019年的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额进行测算,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2005-2019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结构效应转变为竞争效应.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是在满足内需的前提下,保持对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四类农产品的CM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类农产品(动物及其产品)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由中亚五国进口需求和产品结构过渡到竞争力;第二类农产品(植物及其产品)、第三类农产品(动植物油脂)和第四类农产品(饮料、烟、酒、醋、烟草等加工制品)的CMS模型分解中结构效应的贡献率最高,中亚五国进口需求和产品结构是这三类农产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迅速发展,双边经贸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多年来持续保持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目的地国、第一大进口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也已成为中国贸易伙伴中双边贸易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两国贸易交流密切。但是,伴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1992年建交到2012年短短的20年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竟然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33%,高于同期双边贸易年均29%的增长速度。因此,韩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值得我们对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迅速发展,双边经贸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多年来持续保持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目的地国、第一大进口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也已成为中国贸易伙伴中双边贸易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两国贸易交流密切.但是,伴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1992年建交到2012年短短的20年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竟然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33%,高于同期双边贸易年均29%的增长速度.因此,韩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值得我们对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中美两国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中美两国贸易效率以及挖掘两国贸易潜力。为此选取了2007~2015年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时变衰减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效率在0.7~0.85之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在0.9以上,都高于0.5~0.7的平均贸易效率,这说明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效率较高,因此两国贸易潜力也相对较小;同时,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物流绩效指数、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以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政府效能指数和政体水平差异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2007~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增长潜力大于出口,这表明缓解中美两国贸易失衡问题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96年到2003年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和同期两国GDP增长数据为样本,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总额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实证分析为依托,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影响中美贸易的各种约束因素相比,中美贸易在总体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互利性,这种互补性对两国贸易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促进和推动了中美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2年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除出现三次波动外,总体呈温和增长趋势.从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看,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指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受中国引资政策调整、韩国农产品"进口开发"战略以及两国农业结构的影响,未来中韩农产品贸易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同时,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有可能增大,甚至引发在第三国农产品市场的贸易战.  相似文献   

10.
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正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不平衡导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不平衡和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美国偏低的储蓄率、中关两国不同的产业结构、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双方不一致的统计标准等有关。中国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美国进口、完善公平贸易政策、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等方式来正确处理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越南在农产品贸易中既互补又竞争,地理上两国互为邻国,气候相似,运输便利。中国向越南出口动物产品和果蔬产品,而越南则向中国出口橡胶、大米等农产品。双边在部分农产品如水果产品方面存在一定的产业内贸易。这种垂直型产业内分工的贸易合作方式丰富了两国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两国的农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了两国进出口贸易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CR、G-L、TSC、RTA等指标对中国与墨西哥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对墨西哥出口种类多,但贸易集中度低于进口.综合考虑贸易制度、贸易战略等因素,中墨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但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双方增强合作与协商.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国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也是全球减排成败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从"隐含碳贸易"视角核算比较全球价值链下的中美利益,并从最终需求结构层面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对美国隐含碳出口为476.62百万吨(Mt),占中国碳排放量的5.67%,而美国对中国隐含碳出口为51.84Mt,仅占美国碳排放量的0.99%,这一不平衡造成的结果是"美国消费、中国污染"。此外,中美两国的隐含碳出口结构有众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对美隐含碳出口行业集中度过高。商品贸易量并非是决定中美隐含碳贸易额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各行业碳排放系数的差异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差异。因此,中美两国在贸易和气候变化方面应该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努力,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传统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乏力,而跨境电商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值得分析。学界已有的共识是,跨境电商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增长,但关于跨境电商对农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鲜有文献涉及。本文利用中国对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关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层面,重新审视规模效益、地理距离与语言差异这一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命题。结果表明:(1)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出口市场的地理距离和语言障碍、目的国经济规模的敏感性大为降低;(2)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通过异质性分析可得,动物性产品受跨境电商模式出口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发展中国家受跨境电商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地理位置距离越远的国家,跨境电商对其农产品出口的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中俄GL指数和MIIT指数测算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相对稳定,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同。对中俄产业内贸易潜力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贸易增长效应是推动中俄两国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对中俄两国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出口竞争力效应则阻碍了中俄两国贸易的增长。为进一步提升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应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畅通两国间的进出口渠道,实现专业化生产,获取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而贸易是重要传导途径之一。本文选取了1989—2010年间的一系列中美贸易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了在联立方程的系统性视角下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动关系,上述方法突破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局限性。方程的估计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与美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中美贸易差额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非对称的联动性效应。系统中的这种关系进一步形成了贸易余额与经济增长的增速差异,并使两国对待贸易差额的态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等现状入手,选取2003—2013年中国和日本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深受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与日本农产品市场结构匹配性不足,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并根据结果提出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加强双边谈判,就主要需求的农产品贸易签订双边协议并设立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中国与印尼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总额逐年增加,本文使用UNCOMTRADE统计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与印尼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解。结果表明,在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结构效应的影响程度最大,中印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增加是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对参与各方的经济促进作用都很大,但是贸易利益的分配在国家间是不均衡的。中国对美国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获得了很大的顺差值,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都在增加,但是美国在利益分配上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地位使美国能够更多的获得贸易利益,并使得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三元分解法、修正的CMS模型及贸易竞争力CTG指数对目标市场1995-2012年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模式、因素和潜力。研究表明:在目标市场上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差别;出口增长因素对于出口整体和代表性产品也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产品自身特征开拓市场;出口产品的贸易潜力除个别产品、市场外,基本保持较大潜力,竞争力较强。研究结果揭示了现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今后可以结合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出口增长因素和贸易潜力的特征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