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心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强,同时各城市群建设对其内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3)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两种机制。(4)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在促进本地城市绿色发展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绿色发展;创业活跃度和金融集聚水平能够强化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经济预期目标会弱化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和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绿色生活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目标。本文在科学界定"绿色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面绿色"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注重环境设计要素的绿色艺术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科研看板     
课题名称:《绿色GDP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刊于《生态经济》2006年10期)课题组成员:曹静(上海商学院博士副教授)方名山(上海商学院硕士研究员)摘要:实行并追求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从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剖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绿色GDP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灌口镇已经被国家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第一批(7个)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目前正在按照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有关文件要求,组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镇的总体实施方案与专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金融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催生了绿色金融的诞生,为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创造了新动能。但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实践中却遭遇了内生动力不足、金融资源(期限)错配、产品和服务单一与市场机制建设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现实困境的制约,阻碍了其助力实体经济增长新动能功效的发挥。这就需要激发政府、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四方联动作用,在发挥好政府能动性,推进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转变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主动对接绿色金融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有责任的绿色投资者培植和倡导居民绿色消费之间的联动效应,共同助力经济朝着"绿色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政府环境补贴能否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7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识别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与创新强度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制度激励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创新能力高的企业具有较强绿色创新动机,环境补贴对这类企业起到"锦上添花"的激励作用;而生产规模小、治理任务重、融资约束强的企业,自身创新禀赋较低,环境补贴更多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资金激励。(3)新《环保法》的实施强化了企业污染治理行为,有效形成源头削减与末端净化相同步的污染治理模式。为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完善政府环境补贴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压力的日趋严峻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寄希望于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有效结合来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9—2019年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信息透明度推动绿色创新;(2)绿色创新通过拉动研发投入进一步拉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环境污染类型、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非重污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为显著;(2)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创新的作用最为显著,非国有企业中绿色创新拉动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最为显著;(3)在企业成熟阶段,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强,并且影响程度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不仅为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双化协同”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非常别致的书。这种别致来自于一位在商业培训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一位妇女的妙悟。她将商业经历中种种丰富的人际关系经验按照不同的人格类型做了分类:金色人、蓝色人、红色人、绿色人,感性的分类方式后面是相关的一系列有理论和实验背景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性已经成为国际食品贸易竞争的焦点,因此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有机食品贸易已经成为国际食品贸易中的主流。扩大我国绿色(有机)食品出口必须研究国际市场、搞好国际市场定位。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其对绿色(有机)食品产品的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绿色(有机)食品主要出口国市场需求的特点,并分析了绿色(有机)食品国际市场准入制度的特点,提出了我国绿色(有机)食品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饶春平 《现代经济》2006,(10):46-48
物业管理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运动最早在美国,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能源危机,人们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并由此揭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因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爵士时代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主要特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此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正是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将色彩的象征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就绿色、白色、蓝色、金色、灰色及红色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绿色消费是拉动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模型探讨社会支持(S)如何影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情感和认知(O),即消费者的绿色自我效能感和感知信任,进而激活绿色消费意愿(R).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中的物质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均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如下:主要目标(一)力争推广、淘汰和节能改造电机及电机系统1亿千瓦,扩大高效电机市场份额,促  相似文献   

14.
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势效系数改进扩展C-D生产函数进而建立GTFP模型,测算2008—2019年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TFP,并对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GTFP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37%,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区域GTFP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较小但呈扩大趋势;我国省域GTFP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快北慢"态势。"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GTFP引导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绿富同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协调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时尚,而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必然成为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先选择的模式。本文从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运输、使用、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对影响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环境因素加以分析,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模型)基础上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框架体系,构想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型,为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推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在碳交易框架下,以是否被纳入全国碳交易重点排放企业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水平,探究碳交易能否有效促进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绿色转型。首先,结合经济利润函数,对工业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成本-收益进行理论模型推演;其次,采用三重差分(DD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与清洁行业相关企业相比,碳交易能显著提升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的ESG水平,促进其绿色转型。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碳交易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弥补成本,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另一方面,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能产生绿色信号,引起股市关注效应,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此外,碳交易价格的联动作用和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能够强化碳交易促进污染行业相关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以上研究为碳交易驱动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发展和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田数字化与平安绿色油区建设对接入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ADSL、LAN、点对点光纤网等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数字化油田与绿色油田对通信质量的要求。基于PON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在以太网上能提供多种业务。EPON无源光网络经济而高效的结构成为了当前油田数字化与绿色油田建设构建接入网络最有效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淑玲  王超 《新智慧》2004,(11B):31-32
一、征收绿色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1.绿色税概述。绿色税最早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政府有责任设计一种机制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了扭转人类这种用于当代的自然资源过多而留给未来的自然资源过少的趋势,庇古根据外部性理论,提出政府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问的差距,使二相等,这种税被称为“庇古税”(即绿色税)。绿色税的特点是对排污而不是受害征税。绿色税真正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而自然资源的保护、清洁优美的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与之有关的环境税收(即绿色税)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便应运而生了。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绿色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与农村绿色发展之间的区域空间关联特征,通过构建固定效应空间误差面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在空间上不断聚集高新技术、资本、优质劳动力等要素,发挥其正向外溢效应,助推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且,中国的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双向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接着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中国2004~2013年29个省份的绿色TFP进行再测算。在此基础上,全面控制影响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并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总体和分区域双向FDI的生产率(TFP)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FDI显著抑制了中国总体和中部地区的绿色TFP增长,OFDI则显著提升了中国总体和东部地区的绿色TFP水平。此外,人均GRP、研发投入、公众的环保意识、禀赋结构、环境规制等对中国总体和分区域的绿色TFP的影响也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