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1.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名称各异、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既为住宅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是对住宅建设提出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住宅建设必须实现由安居到康居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彻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扩大化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小康社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人道关怀".总体上达到小康,只是迈入了小康的门槛.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有待于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勇于突破创新,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讲政治。从三代领导集体讲政治及其特点可以看出,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6.
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必须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各省市区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以经济目标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内容的综合性目标.云南实现全面小康任务艰巨,要求许多方面的奋斗;在高等教育方面要重视人的开发,树立市场观念.  相似文献   

8.
成祖松 《全国商情》2006,(11):95-96,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而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小康,就必须要实施“亲农化”战略,即以农村工业化和改造传统农业相结合为突破口,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达到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小康生活由渴望变为现实衡山县是一个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40万老区人民,瞄准小康目标,营造加快发展的小气候,做活富民强乡兴县的大文章,农村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绩。按照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颁布的有关小康量化标准衡量,至1996年底,我县已有87%的农户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有92%的村实现了小康村,100%的乡镇实现了小康乡镇目标。县级小康监测指标有14项达标和超标,综合得分为97,5分,已基本达到小康县标准,农民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并向富裕迈进。其特点:一是经济发展加快。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407元增加到1996年的3509元,年平均递增16%;提前四年实现了翻四番的目标。全县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的小康是不平衡的,是低水平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较慢,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今后只有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只有提高农民的小康水准。才能提高中国的小康水准,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