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鱼种越冬的好坏关系到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应了解越冬池死鱼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鱼类越冬效果。培育大规格鱼种 培育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6—8月3个月是水温高,鱼类摄食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采取强化喂养的措施,使鱼体健壮、肥满,规格达到15厘米以上的规格鱼种。降低夏花鱼种的放养量,一般每亩放养  相似文献   

2.
秋末冬初,水温渐降到10℃左右,鱼类活动减弱,逐渐停止摄食生长,这时就要将存塘鱼种并池越冬了。鱼种能安全越冬,关系到来年的成鱼生长。要保证鱼种安全越冬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一、加强冬前培育,提高越冬鱼种规格鱼类是变温动物,其生命活动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当水温降到10℃  相似文献   

3.
<正> 夏、秋季节,精养池的载鱼量达到饱和状况,同时此时一部分成鱼已达上市规格,应及时捕捞上市,这样既利于鱼类生长及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又可减轻池塘的载鱼负荷。夏、秋季捕捞热水鱼应把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轮捕轮放是成鱼养殖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它对于鱼类的生长、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保证鲜活鱼均衡上市、资金周转及培育量多、质好的大规格鱼种等都非常有利。轮捕轮放,概括地说就是"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具体运用时,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轮捕轮放的条件一般采用轮捕轮放的条件有以下4个方面:①年初投放数量充足的大规格鱼种,只有投放了大规格鱼种,才能在饲养中期达到上市规格,轮捕出售。②投放  相似文献   

5.
<正>入冬后,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类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此时要及时做好商品鱼的起捕上市工作,还要抓好池塘清整消毒、鱼种放养、并塘、冰封期增氧等管理工作,让鱼安全越冬,并为下一年生产做好准备。一、起捕成鱼进入冬季,大部分鱼达到了起捕规格。这时,养鱼户要注意做好网具修补、运输工具检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鲢鱼、鳙鱼、草鱼、青  相似文献   

6.
<正> 鱼种在越冬期间,特别是一些小型鱼池里,越冬鱼种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还要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损失较大。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一、鱼种越冬期死亡原因 1.鱼种小、体质差:在越冬时期,大多数鱼类一般都不怎么摄食,活动量也少,新陈代谢缓慢。其主要以积存在鱼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来维持生命。特别是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其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来临,气温、水温降低,池塘中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苗种和亲鱼要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全面展开。养殖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个养殖周期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冬春季节鱼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冬季,池塘水温降低,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一些养鱼户错误地认为冬季鱼塘管理基本上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其实,冬季该做的事多着呢!热带鱼、虾类要进入越冬保种期,苗种和亲鱼要准备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鱼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年的渔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冬闲不闲”。  相似文献   

9.
秋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更是营养积累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养殖管理,成鱼养殖可增加产量,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对于鱼种培育,则可增强鱼种体质,大大提高鱼种越冬的成活率。在这一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地连续多年进行成鱼池塘套养鳜鱼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年每亩成鱼池塘可产商品鳜鱼10—15公斤。一、彻底清塘放养鳜鱼种前杀灭养殖池塘中的一切肉食性鱼类。二、选用大规格鳜鱼种要选用大规格鱼种,并根据塘内饵料鱼的多少确定放养量。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量:体  相似文献   

11.
<正> 鱼苗经过前一阶段的培育,各种鱼的食性已开始发生分化。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则由于密度过大,食料不足,势必影响鱼苗的生长,所以必须要分养。但如直接放入大水面养食用鱼,又因鱼体仍太幼小,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还需再经过一段时间精细的饲养和管理,养成体格健壮,达到一定规格要求的鱼种,然后再进行成鱼饲养,这是紧接着鱼苗饲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2.
实用技术1、放养大规格鱼种。众所周知,由于大规格鱼种与商品鱼之间净增重小,大规格鱼种争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就缩短了养殖时间,加快了资金周转,养殖的鱼类越早出塘,养殖的风险就越小。尤其是鱼类生长期较短的北方地区更应注意这一点。2、降低放养密度,提高商品规格。尽管放养了大规格鱼种缩短了养殖时间,但是放养密度降低了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商品鱼规格的目的。由于出塘鱼的规格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单产并不会降低,出塘鱼的规格大单价就高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我区500—1000g的花、白鲢每kg仅售3.6元左右,而规格在1000g以上的售价为…  相似文献   

13.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 一、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 二、分养。将鱼种按不同规格调整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因得不到足够饲料而体质下降。16cm以上的鱼种,可投放成鱼池套养,偏小鱼种需专池培育。 三、稀放。秋季育出规格较大鱼种,是提高鱼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应根据水面大小、水深等条件合理稀放,促进鱼种生长。水深1.5m的池塘,亩放7—8cm鱼种4000—6000  相似文献   

14.
秋冬将至,强化鱼种培育管理十分重要,它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抗寒能力,保障鱼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鱼类)安全越冬,为明春提供大规格、体格健壮的优良鱼种放养,实现增产增效增收。  相似文献   

15.
<正> 鱼种规格大小与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生长实践证明,鱼种规格越小,越冬成活率越低。进入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的生长由增加体长转入增加体重、大量积蓄营养物质,以备越冬消耗所需。因此,必须抓好鱼种的秋季培育管理特别是对规格尚小的鱼种应采取强化培育措施,使之尽快增加体长体重,保证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十一月气温下降较快 ,除南方少数气温较高地区成鱼可继续饲养外 ,大部分地区水温降至鱼类停止摄食的温度 ,故池塘养殖进入了大量起捕阶段。为了提高池塘捕鱼效益 ,一般下网处应选择水浅的一端 ,因为鱼类喜欢跳跃(尤其是白鲢)和钻向深水的一端 ,网由浅水向深水拉 ,鱼则比较温驯 ,这样捕获量较大 ;若池塘各端水深一致 ,那么应选择逆风处下网 ,因鱼类有斗水之习性 ,起网处选择在坡度夹角为30°-50°的地方较好 ,便于渔网上收 ;对部分没有网起捕鱼则可将池水抽干逐一捕捉。注意在干池前事先要准备好鱼种蓄养池 ,把不符合上市规格的鱼种暂…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水域中青鱼以螺蛳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青鱼的成鱼阶段一般投喂专用饵料,生长较好,而青鱼的鱼种阶段由于处于饵料的变换期,尤其大规格鱼种阶段,青鱼鱼种对饵料摄食不足或不适口,往往容易造成鱼种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为提高青鱼大规格鱼种的成活率,我  相似文献   

18.
鱼种能否安全健壮越冬,直接关系到鱼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据我们了解,往年有不少的鱼种养殖户由于过早停喂,致使鱼种严重消瘦,到了寒冬季节,往往造成鱼种大量飘塘,损失严重。例如,去年我镇就有一个鱼种养殖户由于过早放松投喂管理,致使鱼种过早消瘦,鱼种头大身子小,肚子落槽,没有活力,抵抗不了冰冻恶劣天气,先后死去近万尾鱼种,损失上千元。为了能使鱼种安全健壮越冬,确保丰产丰收,特提醒有关鱼种养殖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住晴暖天气,强化越冬投喂管理。鱼类是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鱼儿的摄食量也相应减少。但有不少的人误认为:冬季鱼类进入冬眠不要投喂。其实不然,据我们多年来饲  相似文献   

19.
<正>白露过后,水温适宜,一般在20~30℃,鱼类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生长的黄金季节。因此,抓好秋季管理,对促进渔业增产增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适时轮捕成鱼,减轻池塘载鱼量秋季以后,部分鱼类达到上市规格,这时池塘的负载量也较大,水质不易控制,影响未达成鱼规格的鱼类生长,同时成鱼的生长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0.
用大规格鱼种养殖成鱼,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鱼规格大,鱼肉肉质鲜嫩、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养殖户在选用鱼种时,当年的大规格鱼种深受欢迎,培养大规格鱼种,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