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春季来临,反季节蔬菜生产易受低温冻害,在田间管理上,应采取相应防冻措施。一是增施农家肥。用猪牛粪或土杂肥等暖性农家肥,施于蔬菜茎基部,可适当提高根部土温,每亩施1000~1500公斤。  相似文献   

2.
一、施足底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旱地一般肥力不足,且保水保肥能力差,肥料利用率低。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力。一是增施有机肥,亩施优质粗肥3000-5000公斤;二是增加氮、磷肥施用量。由于旱地小麦不易追肥,在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磷肥60-70公斤,标准氮肥40-50公斤。砂壤质麦田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10公斤,以补充钾素的不足,有机肥可耕前撒于地表随耕翻入地下,几种化肥混合后随耕撒入犁沟内,减少养分挥发。二、加深土壤耕层,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小麦是深根系作物,在土壤耕作层较深的情况下,小麦根系主要…  相似文献   

3.
促进三类苗转化是春夏季麦田管理的重点,其主要技术如下。 1.采取分类促发措施对迟播的啤酒大麦应重施分蘖肥,除每亩增施20%的尿素外,还要增施磷酸二铵5~7公斤,后期还要增加穗肥施用量。对长势偏弱的小麦田,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于拔节初期每亩施尿素5~7.5公斤和适量磷钾肥;进入倒2叶期施足穗肥,每亩施尿素10~12.5公斤。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的再生芽培育而成的一季稻谷,其有收无收依赖于头季稻为基础,收多收少决定于再生稻配套技术的落实。因此,要想夺得再生稻高产,除应种好头季稻外,还应采取以下五项技术措施: ——施好促芽肥。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是促早发快发多发再生苗、争多穗、夺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不可忽视。一般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即收获前10~15天),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于晴天下午施下,避免烧苗。对头季长势差的田块要早施、多施,反之宜迟施、少施。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们与石桥区农技站在石桥镇11村8社农户的0.85亩苕地里进行了施钾与不施钾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施钾肥的亩均产鲜苕1764公斤、鲜藤3906公斤,比未施钾的分别增产113.4%和14.8%;而且施钾的苕块甜度增加,又较耐贮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底施:小麦收后,施足农家肥,并结合  相似文献   

6.
走出“中低产田改造”的误区──兼论中、高产田增的潜力、效益及途径易维希,李一平当前,“中低产田改造”无论作为口号或措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农业部在《关于到2000年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意见》中明文提出,国家对农业投资应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  相似文献   

7.
硼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冬种作物如油菜、蚕豆、小麦、绿肥和马铃薯都是喜硼作物,增施硼肥(主要是叶面喷施)可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油菜:油菜缺硼,苗期萎缩不长,花期花而不实.对产量影响很大。宜于苗期、蕾苔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浓度为0.2%的硼砂溶液,喷液量分别为40公斤、50公斤和75公斤。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3,(9):29-29
一、春季巧施肥,早肥促早发:(1)浅水施基肥,确保肥水下塘。干池清塘后,鱼种放养前15~20天,合理施基肥,水深1米,每亩施有机肥500公斤,配施20公斤的磷肥,培肥水质,肥水下塘。(2)早春追大肥,追长促轮捕。早春以后,水温渐高,抓时机大量施追肥300~400公斤,隔10~15天施1次。为提高施肥效果,可采用搭架法或挂袋法,促鱼快速生长,使大规格鲢、鳙鱼轮捕上市。二、夏季施无机肥,优化水质:夏季是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经济》2011,(6):43-43
小麦返青肥可使小麦壮苗、增蘖,防止群体过大;小麦拔节肥,可使小麦保蘖促穗,防止节间过长。但小麦的返青肥和拔节肥都要因苗制宜,酌情施用,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盲目追肥还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早春是小麦三类苗情促弱转壮、促孽增穗和麦田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段,对确保陕西夏粮丰收至关重要.高素质农民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他们感染带动周边群众抓住有利时机,运用关键肥水技术,确保苗情促弱转壮,加快了春管工作进度.  相似文献   

11.
通观土壤培肥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豆科作物、牧草,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的生物培肥;二是通过增施化肥,按比例地供给各种无机营养元素,提高土壤供素水平的化学培肥;三是利用修建梯田,平整土地,种草护坡,控制水土流失等物理调节方法,以保促养的工程培肥。无论那种培肥  相似文献   

12.
一、增施硼肥,成效显著经试验,结合施化肥,每株板栗用0.1~0.15公斤硼砂均匀拌入尿素中,在离树干1米左右,挖一条深宽各15~2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中并随时覆土踏实,结果表明,施硼的比不施的结实率提高8%,单产增近一成,并且籽粒饱满,色泽鲜明,品质高。  相似文献   

13.
<正>缺氮幼苗不壮,植株矮小,叶黄而薄,开花少,根瘤形成不正常。措施:前期缺氮每亩施尿素5公斤,后期缺氮每亩用0.5~1.0公斤尿素兑水60公斤,充分溶解后叶面喷施。缺磷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细弱,叶片蓝绿色,向上卷曲,叶缘出现红线,开花迟,成熟迟,且空荚率高。措施:苗期缺磷每亩施7~10公斤过磷酸钙,后期缺磷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公斤或1.5公斤过磷酸钙兑水75公斤浸24小时过滤后喷施。  相似文献   

14.
6月上旬,正值新产小麦上市季节,笔者来到我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的湖北省襄阳市。据悉,今年是襄阳市小麦生产连续获得的第十个丰收年。据该市农业部门统计,小麦种植面积545.24万亩,同比增12.04万亩;预计单产373.24公斤,同比增5.24公斤;总产21.02亿公斤,增产1.35亿斤。  相似文献   

15.
小麦增产的技术支撑者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以来,郭天财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对河南冬小麦根系发育、穗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生态生理及栽培调控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首次确立了河南三大土区冬小麦根系构型特征及高产冬小麦健壮根群的形态生理指标;明确了冬小麦穗器官发育各阶段温光指标及其与粒重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确立了冬小麦雌蕊柱头羽毛伸长期为小花退化高峰期,揭示了籽粒灌浆后期"灌浆小高峰"现象;研究提出了以优选品种、壮根调穗、构建高质量群体、促进花后物质运转积累和"多穗型品种宽窄行缩距匀播、前氮后移促穗重;大穗型品种窄行密植匀播、冬稳春早促增穗数"为核心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与崔金梅教授共同主编出版了迄今中外第一部小麦穗器官建成学术专著《小麦的穗》.  相似文献   

16.
农家科技     
油菜秋发栽培的防冻技术一、加强肥水管理。一是早施苗肥 ,巧施腊肥。苗肥不宜推迟使用 ,防止因菜苗生长旺又嫩而造成冻害。冬至后要及时施 1次腊肥 ,提高土温 ,减轻冻害。一般应以有机肥为主 ,如草木灰、半腐熟的猪牛粪等 ,均匀撒施在油菜植株间 ,可填塞土缝 ,壅根保温 ,提高防冻能力。同时视苗情、长势增施磷钾肥。二是巧灌冬水 ,泼浇稀粪水。在封冻前进行灌溉 ,其灌水量以 1天完全渗透、田间不积水为宜。在干旱严重的情况下 ,冻后及时灌水 ,则可促进油菜根部与土壤的紧密结合 ,利于稳根保苗 ,促使油菜吸由水份和养料。此外 ,也可浇施稀粪…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春季巧施肥,早肥促草发。 干池清整后,鱼种放养前15—25天,合理施基肥,水深1米,每亩施有机肥500公斤,配施20公斤磷肥,培肥水质,肥水下塘,早春后,水温渐高,抓时机大量施追肥300—400公斤,隔10—15施一次,为提高施肥效果,可采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晚稻营养生长期优势强,而转入生殖生长后期优势减弱,即表现为“分蘖有余,穗数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因此,掌握杂交晚稻中后期几种肥的施用技巧,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杂交晚稻的增产潜力。 一、促花肥。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施肥,能促使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的枝梗和颖花数量。在一般正常生长情况下,杂交晚稻穗大粒多,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量较多,不需要追施促花肥。但若大田底肥不足,分蘖肥又少,生长比较差,苗数不足,则应适当追施促花肥。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种植小麦更不核算,投资大效益低赶上,旱年还要赔一些。种植山药,一部分保鲜,一部分收获后换麦子,换小麦的那部分换回600多公斤小麦,保住了全年能吃馍馍。2002年春天,我把保鲜的那部分山药以每公斤一元的价格让客商收购了,获利不菲。山药是旱田作物,种植的时候施一些农家肥,比种小麦投资少;山药又是高产作物,亩产1500公斤是平平常常的产量,效益相当于两亩多水浇地小麦的产种山药效益盖过小麦@武俊波  相似文献   

20.
具体分析彭山县近年油菜生产滑坡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主要是以下三条:一是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农民增麦(小麦)抑油(油菜).1985年,国家收购油菜籽按倒四六比例计价,每100公斤一级油菜籽为99.06元,同级小麦每100公斤定购价42.40元(与市场价相差不大).按当年油菜,小麦平均亩产分别为124公斤和257.5公斤计算,比价为1∶2.33.即种一亩油菜相当于种1.13亩小麦的收入,农民觉得化算.愿意多种油菜.但是近几年来,粮食定购价格未作大的调整,可是随着粮食供求偏紧市场价格逐年看涨.1988年,市场每100公斤小麦价格为84.00元,每100公斤油菜籽尽管国家按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