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铺混凝土初凝以后,将地面硬化剂分次均匀散布在表面,使用专用的设备多次研磨、压光,使之与混凝土构成一体,能大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性、抗冲击性、抗渗性和耐油污能力,而且不起灰、易清洗,改善了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的大量应用促进了建筑施工的繁荣,混凝土结构不但丰富了建筑物的形式,而且优化了建筑的结构,混凝土成为建筑业不可缺少的组件和材料。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混凝土获得了广泛使用,在混凝土制备、施工和养护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经常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泡,不但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而且引发各种建筑纠纷。本文在分析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供了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陈丽根 《大陆桥视野》2010,(9X):131-131,134
混凝土因具有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养护费用低等特点,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缺少抗压能力,又容易开裂。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雨天表面不积水,车辆行驶时不会产生溅水和水雾现象,车辆行驶质量好.排水沥青路面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高,大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本文对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整体现浇耐磨硬化剂地面是在现浇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在混凝土表面上均匀撒播一层硬化剂材料,通过机械抹光机反复磨光成型的一种地面形式。耐磨硬化剂地面具有表面硬度高、密度大、耐磨、不生灰尘等优点。硬化剂耐磨地面的28天抗压强度:非金属地面硬化剂地面80MPa;金属地面硬化剂地面91MPa。它摒弃了传统的混凝土基层与面层分开施工的做法,消除了因基层与面层结合不良而导致裂缝和空鼓的质量通病,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费用。硬化剂材料由骨料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本文着重论述了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裂缝对混凝土的结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的控制和修复方法,为保证建筑物施工的安全运行以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混凝土表面有许多大小在15毫米以下,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的小孔,这就是蜂窝。在某处蜂窝聚集较多就形成麻面。虽然少量的蜂窝麻面对混凝土结构影响不大,但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构件的观感,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抗渗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实要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  相似文献   

8.
王俊民 《大陆桥视野》2011,(22):219-219
商品混凝土以其进度快、质量好、劳力省、现场文明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城市也制定了规定,限制现场搅拌混凝土,因此,使用商品混凝土是大势所趋。但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表面经常会出现裂缝,给使用者带来不少困扰。  相似文献   

9.
一、工民建施工中常用技术分析l加固技术。(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种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是先彻底清扫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颗粒性物质。并将其表面的凹凸处整平;再在表面浇上一层新混凝土,让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让两层混凝土共同承担重量。这样就增大截面积,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这种加固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表面缺陷包括麻面、气泡、蜂窝、缺损、漏筋和裂缝等多种,混凝土表面缺陷不但影响混凝土外观,而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制约。混凝土表面缺陷既是混凝土结构不良的表现,又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反应。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处理应该坚持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原则,并将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转化为建筑施工单位强化技术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划分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基础上,提供了处理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劲性混凝土(又称型钢混凝土或劲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基本构件为梁和柱.劲性混凝土组成结构分为全部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和部分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劲性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构件截面尺寸小、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节约混凝土、增加使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等优点.本文结合马钢生产指挥中心工程施工经验,介绍其主要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一、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一、混泥土的表面缺陷及其危害 蜂窝、麻面,表面裂缝,表现不平整以及彩色混凝土的"白霜"现象,是混凝土常见的表面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而且会进一步影响构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蜂窝、裂缝等,不仅降低了混凝土强度,而且会进一步引起钢筋锈蚀和抗冻性降低等问题.要消除这些缺陷,应以预防为主.因为一旦出现缺陷,后期处理费工费料.要充分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找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基础混凝土裂缝 1.基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相似文献   

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其深度一般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形式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对建筑外观的要求整逐步提高,人们对混凝土表面的质量会更加关注。混凝土在施工中由于材料、配比、拌制和施工等原因会影响表面会产生气泡,混凝土表面的出现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还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强度的降低,而且降低了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是引发建筑纠纷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控制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本文在说明了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供了混凝土表面气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具有工艺成熟,养护方便,表面光滑且耐磨减噪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建设.文章中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使用时常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优化施工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水工建筑中,裂缝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对于承受水压力的建筑,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抗渗性和抗冻性,加速混凝士表面剥落,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当混凝土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或混凝土拉仲变形大于其极限拉伸变形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载、温度、干缩、地基变形、钢筋锈蚀、地基冻胀、碱骨料反应、混凝土质量差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的大量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也日渐明显。沥青路面不仅应该表面平整、结实、耐磨、承载力大还因具有噪音小、抗车辙等特点,但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混凝土路面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效。本文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进行分析,给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城市道路建设变得更加普遍,混凝土的大量使用让路面施工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但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依旧存在着诸多质量方面的问题而给路面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混凝土路面施工出现的不规则微裂缝、表面起层及跑砂、路表面平整度不足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了控制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