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巨头、世界巨头大举并购、互相渗透的行业背景下,许多地方品牌要么被收编,要么在竞争中倒下."银麦啤酒"地处沂蒙山腹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是一个人才、资源、观念、运输等各种条件都先天不足的小企业.而山东省啤酒总产量居中国第一,是全国啤酒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仅产量10万吨以上的厂家就有10多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爆发在全国各地的啤酒大战,上演暴力场面已不是新鲜事儿,最常见的是外地啤酒厂商的销售人员在销售现场被殴打,而这些事件中很多就是啤酒巨头与本地啤酒厂商的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3.
晓庄 《中外管理》2004,(10):97-98
世界第一大啤酒巨头美国安海斯一布希国际公司(简称AB公司),近日投资51亿港元,在香港股市上全面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已发行股份99.66%的股权.将百年哈啤收入麾下。  相似文献   

4.
当各种猜测漫天飞时,国产啤酒巨头们除了否认外,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详尽解释,也没能主动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在突如其来的行业危机面前,我国啤酒企业显得手足无措,企业危机公关意识欠缺是显而易见的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人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作为竞争最激烈的华南地区,珠江啤酒一直保持较快的业务增长,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突围,笔认为珠江啤酒的成功关键在于借势,进而亮剑。  相似文献   

6.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7,(14):102-105
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在中国和跨国巨头的环保博弈,以及他们的“绿色”青春一进门,发现每个人都乐呵呵的。一个女孩吹着电风扇,在啃一根老玉米;一个长头发的男孩趿着夹脚拖鞋,在走道里别别扭扭地骑一辆折叠自行车;一群年轻人坐在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开会;橱柜边的垃圾桶里装着废弃回收的墨盒;每张办公桌上满满都是书和资料,但多少都有点绿色,要么是一盆正在呼吸的植物,要么是一张自己画的环保海报。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资》日前报道赞助体育赛事是各大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奥运会,更是被啤酒巨头们奉为最佳商机,当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都决定走常规的“奥运营销”路线,雪花啤酒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采取颠覆式的非常规奥运营销策略。然而雪花的“非奥运”,实质并非“不奥运”。之所以称之为“非奥运”,是因为雪花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以传统习惯上的”奥运赞助商”身份出现,而是目标直指奥运会不可分割的主体——观众。  相似文献   

8.
段燚 《企业文化》2003,(6):56-57
自从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进入我国之后,我国本土快餐和洋快餐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中国的快餐业实在让国人提不起精神:年营业额高达2000亿元的市场大部分被进入中国不过十几年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瓜分;国人对麦当劳、肯德基的认知率高达99%,而绝大多数中式快餐要么“养在深闺无人识”,默默无闻,要么在这些国际快餐巨头面前显得竞争  相似文献   

9.
金星超速发展,成为强势企业,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起什么作用? 主持人:企业在快速发展、壮大中的段位,表明某一时间企业拥有量与质的整体业态.就我国啤酒产业而言,可以勾画成一幅财富分配版图,其边界是有限的,形状如"金字塔".由于企业经营规模、人力资源、消费市场、生产能力及有效技术创新等财富的总规模与增长水平每一时期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这幅啤酒财富图上,它所能容下的高速发展段位的大企业数量及容纳空间也是有限的.按目前的产业规模看来,进入高速发展段位的啤酒集团,全国就那么1 0多家,进入"中国啤酒工业五强"的企业只有青岛啤酒集团、燕京啤酒集团、珠江啤酒集团、金星啤酒集团和蓝剑集团,这些啤酒巨头年产啤酒量均达50万吨以上.而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啤酒产业基地,当首推河南的金星啤酒集团.金星段位愈来愈凸现,其本土的区位优势已转化为产业辐射的战略优势.从金星起步点3000吨发展到如今的60万吨规模,只用了短短1 6年功夫,是什么样的环境使金星如此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一位市民在超市买了一箱燕京啤酒,发现其中一瓶未开启的啤酒内有一个空的药板,药板中可存放10片药,但药板中已无药,药板来源不详。厂家称,可以赔偿一箱啤酒。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50多家洋啤酒怀着“中国啤酒市场是一个遍地流淌着蜂蜜和牛奶的地方”的梦想,如潮水般地涌进中国啤酒市场,要么控股或收购国内大中型啤酒企业,要么单独开厂。然而事与愿违,到90年代中后期,因绝大多数外资啤酒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中国环境,加之中高档啤酒市场消费不旺,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价格大战严重,市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导致洋啤酒“水土不  相似文献   

12.
4月18日上午,中国质量万里行山西记者站接到一位消费者投诉,反映雪花啤酒有质量问题。 据这位许先生说,今年春节前他买了一捆儿麦芽浓度为10°p的雪花啤酒。春节宴请朋友时,发现一瓶未启封的啤酒里飘着一声白色透明的塑料残片,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2005,(2):62-62
2004年8月10日,随着第一瓶澜沧江干红葡萄酒在河北昌黎成功问世,澜沧江集团正式进军红酒产业,澜沧江集团公司是云南省内名的酿酒企业,其生产的澜沧江牌啤酒和白酒畅销全省及周边地区,进军红酒产业是具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而采取的重大规格举措,与在省内大举建立啤酒和白酒基地做法不同的是,这次云南澜沧江集团却将红酒生产基地建在了河北昌黎和怀来。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世界啤酒巨头AB全面进军中国,并将触角探向中国三线市场的县级区域时,中国本土啤酒生产企业还在高产销量和微薄利润之间挣扎,怎样跳出价格战的泥沼,让中国啤酒业直面世界啤酒大鳄们的挑衅?近年,众多一线啤酒企业纷纷上马“节能工程”似乎能够暗示出什么。  相似文献   

15.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3,(23):108-111
10年时间,中国房地产巨头们的金融梦越来越清晰。 “钱荒”是今年夏天中国金融市场的关键词。6月中旬,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一直维持在高位,最高时曾达到13%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就在银行、企业、投资人满世界找“钱”的荒乱时刻,国内地产巨头们联合出资的中城联盟投资基金(中城投资)居然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轮增资扩股。短短3个月,中城投资完成募资13亿元,比计划中5亿元的目标超募200%多。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也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这座落在嘉陵江边最美丽的山城,雄踞着西南地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中国十大牌酒生产企业之———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啤酒集团前身为重庆啤酒厂,始建于1958年,是西南地区建厂最早的啤酒生产厂,公司现有20个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4个、控股子公司11个、参股子公司5个,这些子公司分布于重庆、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分别从事啤酒、饮料。肉类加工、养殖、生物制药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公司以啤酒生产为主营业务,其产品为“重庆啤酒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刘丽萍 《企业科协》2007,(11):18-20
青岛啤酒宝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公司现有在岗员工2410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26人,主导产品为青岛啤酒、汉斯啤酒及宝鸡啤酒,畅销西北各省区,年产熟啤酒30万千升,纯生啤酒5万千升,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之一。2006年公司产销啤酒18.83万千升,突破历史新高;实现销售收入39926万元,上缴税金7622.77万元。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世界》2008,(6):28-29
1987年7月,刚从原浙农大毕业的朱仕华,来到了正在筹建当中的缙云啤酒厂,担任技术员。1992年,缙云啤酒厂更名为浙江仙都啤酒发展公司。2003年6月,浙江仙都啤酒发展公司与国内啤酒业巨头——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合资,新组建成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包头雪鹿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啤酒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之一,国家二级企业,1992年被全总评为全国先进企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生产的雪鹿啤酒曾多次荣获内蒙名酒称号、轻工部啤酒评比感观第三名,1995年被自治区认定为“内蒙古名牌产品”,同年全国评比中荣获啤酒行业最高荣誉中国优质名牌啤酒称号。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在高速发展的啤酒行业中,基本已形成企业集约化、产品多样化的局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环境中公司总经理布和又提出了“眼睛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质量上,从严抓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王瀛 《英才》2010,(11):28-28
终于,国内啤酒业三大巨头之一的燕京开启了新一轮的扩张。10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发行11.3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