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企业管理》2009,(2):47-47
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突出,部分国外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个别国家或地区进口商恶意逃债或违反合同的现象明显增多,加大了我国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商务部于日前发出通知,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保。  相似文献   

2.
受金融危机的大范围影响,收汇风险已成为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最大外部风险之一。本文从研究收汇对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出发,围绕收汇方式的选择和风险的防范,解决了怎样从收汇方面提高中小型出口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一、基于非财务指标的出口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模型构建的必要性(一)客户信用评价是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石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2008年9月份指出,我国外贸企业国际业务的坏帐率高达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0.5%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每年的出口要新产生300亿至350亿美元的坏帐。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收汇风险控制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翠 《财会通讯》2008,(8):106-107
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就开始了与世界市场的全面接轨,企业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竞争。作为出口大国,提高国际竞争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防范和控制出口收汇风险。本文拟引人我国广东某外贸公司的一个信用证风险实例,并结合控制措施及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收汇风险的实质并提出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巍柏 《英才》2005,(11):26-26
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以2004年中国5933.6亿美元的出口额为例,中国因为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出口业务坏账率仅0.25%-0.5%。据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透露,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使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贷款与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  相似文献   

6.
马丹 《企业世界》2006,(11):24-2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21亿美元,短短四、五年间,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已上升至第三位。但与此同时,伴生的商务信用风险也随之加大,境外公司拖欠中国出口企业债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以中美贸易坏账为例,累计总额已高达1000多亿美元。美国美中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刘海善在接受记跨境书面采访时指出。仅在今年4月,美中资产管理公司就接到其他美国律师事务所转来的3件要求协助的各超过1亿美元的特大破产案,其中有些中国企业被拖欠的债务就高达500多万美元。由此带来的不利结果是:一旦坏账发生,中国企业损失的“货权”就变成了难以追讨的“债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从中小型家电出口企业在我国家电行业中的地位着手,分析我国中小家电出口企业的现状和特点.然后从外界和自身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家电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中小家电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关防范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财会通讯》2007,(1):112-112
为规范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的退(免)税管理,经研究,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申报出口退(免)税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小企业》2007,(2):31-31
为规范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的退(兔)税管理轧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申报出口退(免)税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9,(6):41-41
近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外贸200强”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200强企业合计实现出口367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高于同期外贸出口总体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占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25.7%。报告表明,2008年我国出口200强企业的平均出口规模达到18.4亿美元,比上年提高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简谈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达到11,213亿美元,低于中国的12.017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出口“冠军”。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还强调.除了要看到中国出口位置的变化,也要看到中国进口位置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作海外商账,严格的说是指出口企业在海外的货款因为买家拖延付款、破产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追回的资金。据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早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了海外商账的输出国,中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入,国内许多生产性自营出口企业都遭遇到收汇不着或者客户弃货的业务风险,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很多企业将此归咎于市场形势的急剧下滑,而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却发现,真正因为终端客户突然破产、银行倒闭等极端原因产生的业务风险比例并不大,大部分风险都是因为出口流程中部分业务环节的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由此可见,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互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河北企业》2005,(3):42-42
中国新闻网: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前一百位企业的出口总额合计达1070.7亿美元,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82.68亿美元的出口额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然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给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6.
资讯互联     
<正> 今年我国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将突破千亿美元 9月23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张恩惠司长在2004年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中国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形势依然很好。今年1至7月份,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已达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全年出口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出口企业往往采取多种方式对风险进行管理,合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是管理外贸出口风险尤其是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有效方法。出口形势恶化、出口谈判地位低等现实使得出口信用保险最近几年在我国获得较快发展。文章结合实际业务从出口商的角度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管理出口风险,并就出口信用保险在实际业务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口总额2004年就已经超过5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国。但是,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并且部分企业品牌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品牌知名度、认知度。  相似文献   

19.
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加工贸易型出口企业遭遇到海外销售过程中的收汇风险。本文从加工贸易特点视角和行业视角两个角度,分析其海外收汇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合理利用信用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以期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企业防范海外收汇风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家具行业可谓一路飘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发展。从1998年到2004年,行业总产值从780亿人民币增长到265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家具出口方面,2003年的行业出口总额为73.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2004年的行业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为103.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6%;2005年家具出口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左右。凭借强大的仿制能力、低廉的劳动力和能源,中国家具生产发展迅猛,占据了国际市场的很大份额;但是,如果审视中国家具的粗放发展模式,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只是一个家具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家具制造业强国。在高速的销量增长和巨额的贸易数字背后,中国家具行业还隐藏着不可忽视的行业发展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