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最大的羊绒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河北省清河县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女强人 ,她十几年如一日 ,凭借着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凭借着高超的经营管理才能 ,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信用社一举经营成为存款近 3亿元、固定资产上千万元、年利税百万元的市级先进社 ,她就是清河县陵城城市信用社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杜彦君。由于工作成绩突出 ,自 1993年以来 ,她先后被授予“清河县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第二届邢台市十大杰出青年”、“清河县十大金融标兵”、“邢台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92年 …  相似文献   

2.
这里是绒的世界,这里是绒的海洋。漫步在长达3公里的河北省清河县杨二庄镇的工业区里,只见100多座大大小小的工厂林立其间,而且全部都是从事着羊绒及其制品的生产。难怪清河的人们都形象地称其为“羊绒城”。 清河县是我国最大的山羊绒加工生产集散地。作为清河县羊绒行业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清河县拉线厂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23976m~2,现任厂长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王官庄镇副镇长马路英。该厂现有干部职工150人,其中技术人员16名。建筑面积5994m~2,机器设备68台件,固定资产360万元,流动资金540万元。主要生产汽车拉线、摩托车拉线、刹车蹄块、各种铝合金压铸件、密封条等五种产品。该厂还在芜  相似文献   

4.
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 ,中国羊绒看清河”美誉的清河县 ,近年来羊绒产业又有了快速发展 ,实现了由粗放型到高科技 ,由初分梳到深加工质的飞跃。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于信用联社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据统计到目前为止 ,该联社已投放羊绒深加工贷款 2 .7亿元 ,帮 8个厂家建成投产精纺羊绒纱生产线 ,年产羊绒纱能力达到 10 0 0吨 ;支持羊绒深加工企业 6 7家 ,其中年产羊绒衫 10万件以上的规模企业 14家 ,使清河县羊绒牢固占领了国际市场 ,全国加工经销集散地霸主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的羊绒加工业 ,是清河县的第一大经济支柱。农民…  相似文献   

5.
该厂是清河县五大龙头企业之一。1984年由农民企业家为主创办,现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机器设备120台套。该厂在开发新产品中创出了“二次烧结新工艺”使生产出的1000多个品种的刀具及矿山用钻头质量均达到部颁标准,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6.
清河县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经销基地。国内外有志于羊绒事业的仁人志士,都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我们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经过认真考察,定下了借助清河羊绒基地优势发展自己,为把清河成为中国羊绒制品中心而(?)威的决心。1993年投资150万元在清河建成了原料分公司后,  相似文献   

7.
河北新华橡胶密封件有限公司,原清河新华橡胶厂,座落于清河县城西王二庄,现有员工20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5人,工程技术人员38人。固定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1754万元。厂区占地面积5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形成了生产、办公、招待、园林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曾先后被省、市评为“星火科技示范企业”、“重合同  相似文献   

8.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这是中外合资河北三力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纪芳的生意观。 康纪芳,这位河北省清河县的农民企业家,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内,由一位普通农民,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600万元的中外合资企业老板,正是得益于他所信奉的这一信条。他所交朋友之  相似文献   

9.
做好乡镇企业党建工作●中共清河县委组织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清河县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包括个体、私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团化等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到1996年底,全县已有各类生产经营摊点16085个,从业人员7.9万人。其中,党...  相似文献   

10.
山东力源集团公司占地7.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员工8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0人,已达到年产各种豆乳制品10000吨,浓缩果菜汁1000吨,葡酒饮料3000吨的生产规模,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00万元,实现利税216万元,成为烟台市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1.
清河县油坊办事处柳林村座落在卫运河畔,全村共有160户,684人。1988年前,柳林村是一个贫困落后村,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它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共富强村之路。如今市场繁荣,村民生活富裕,真让人羡慕。目前,该村经济活跃,家家做生意,户户经商办企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3700元以上,最富裕的户年收入达到35万元。最落后的户年收入也在3万元左右。每户有彩电、摩托车,还有9户购买了中高档轿车;就在这短短十余年间,柳林村何以走出了共同富裕之路?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1988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  相似文献   

12.
清河县地处冀东南黑龙港流域,有20个乡镇,320个村,34万人口,51万亩耕地,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这里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大中城市,不靠铁路,既没有矿藏资源,又没有地方特产,历史上是一个穷乡僻壤。过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县以下工业几乎是空白。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0元,到1982年才只有83元,是河北省18个贫困落后县之一。 从1984年开始,清河以家庭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带动全县经济持续、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自1983年至1993年的10年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1倍,乡镇企业产值增长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年比1982年增长近10倍。1994年,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三个翻番: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7.1亿元,财政收入6560万元,分  相似文献   

13.
射阳县振阳绒毛制品有限公司是1987年底投资兴办的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1110万元,共有职工350人,投产不到两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利润率在省内同类型合资企业和国内同类型企业中遥遥领先。1990年1至10月,实现产值4273万元,创利803万元,创汇626万美元,产品95%以上销往国际市场,成为连云港海关唯一的保税公司,走出了一条小企业创进国际大市场的阳关道。  相似文献   

14.
乾安县日用五金厂建于1958年,当时叫薄铁社,靠加工水桶、水壶、炉筒子等日用五金制品维持生产。由于产品单一,竞争乏力,企业时好时坏,勉强生存。到1989年末,这个拥有150人的企业,固定资产仅有5万元,欠银行贷款25万元,累计亏损11万元,工人无活,企业濒临倒闭。一、寻寻觅觅企业生存有望1990年1月,二轻局党委把正在家中单干的原通用机械厂厂长邵致富派到日用五金厂任厂长。当时的日用五金厂,车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国有企业的振兴记清河县造纸厂厂长杨占芳本刊记者新旗明媚的春日,记者到个体私营经济飞速发展的清河采访,在看了几家颇具规模的私营企业之后,县里的同志建议我到清河县办企业清河县造纸厂看看,说那里搞得不错。厂长杨占芳在短短的时间里使造纸厂扭亏为盈,成绩非...  相似文献   

16.
精梳羊绒,被誉为“纺织原料之王”。当“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这话叫响国内外时,人们很少了解清河县羊绒行业的奠基人是谁?他,就是清河县杨庄镇戴家屯的农民企业家戴子禄!15年前,当他从废旧的下脚料中用梳棉机梳出了精梳羊绒,从而带动了清河县一个支柱行业的兴起,而今,他研制生产的丝绒混合面料  相似文献   

17.
鲧堤     
“潇潇夜雨缀城西,晓望迢迢有大堤。”在距清河县城西南15公里的大堤村西,有条古堤,人称“鲧堤”。相传为大禹之父鲧治水时所筑,在清河县境内约4公里。 据传,约公元前2200年,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汤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与清河的成功实践苏献启王连巧韩能跃郝文波河北省清河县地处冀东黑龙港流域,历史上人称“四不靠”、“两没有”,即不靠山、不靠水、不靠铁路、不靠城市,无地上特产、无地下资源。低洼盐碱,十年九旱,历代贫穷。1982年农民年人均收入82元,是河北省1...  相似文献   

19.
朱志华  林峥嵘 《宏观经济研究》2006,(12):I0004-I0004
“一竹(制品)”:顺昌县是中国“竹子之乡”,拥有竹林59.88万亩,蓄积量g000万根,年产毛竹1000万根、中小径竹3万吨。目前全县有木制品企业105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年可实现产值2.46亿元,上缴税收100万元。按照“2010年实现木材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形成年800万根以上最终竹材产品加工能力,年实现竹业加工规模产值2亿元”的“十一五”发展目标,竹业发展的突破口要在深、精加工上做文章,提高竹业企业规模挡次、技术含量,增加最终竹制产品的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1月,注册资本3800万元,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南山工业区,主要生产经营装饰布及其制品、丝织品的制造、加工、销售。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651万元,建筑面积10787平方米,拥有上百台织机,其中40台是引进国外先进的SULZER双门幅织机和STAUBLI电子龙头,年产量达800万米。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