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保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中之重,中央在住房保障方面不断加大投资,不断出台新的举措,以期达到"住有所居"的目标。然而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出现了诸如覆盖面狭窄、资金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以其优越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完善了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大型微观数据库CGSS2006,首次对城市住房价格、住房产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房价上涨程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房价上涨越快,民众主观幸福感越低;(2)住房产权状况和幸福感显著相关,仅有一套房产者和多房者幸福感显著高于租房者,多房者幸福感显著高于仅有一套房产者;(3)房价上涨对租房者幸福感具有显著负效应,对多房者和仅有一套房产者的幸福感带来显著正向效应,且对多房者幸福感的正向效应显著高于仅有一套房产者;(4)住房质量显著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城市住房消费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住房消费,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旧中国,城市住房数量少,质量差,分配也极不合理。建国以后,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我国政府就着手为城市居民建设新住房。从1950年到1978年,总计建设住房53172平方米。但由于城市人口增多,投资有限,住房制度不合理。加上政治运动的干扰,居民住房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善,反而日趋紧张。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低于解放初期的4.5平方米,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城市住房问题也焕发了生机。1980年。邓小平提出城市住房制度的总体设想,为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由于逐步克服了思想和体制障碍,我国城市住房发展超出了预想的速度,为世人所瞩目。“九五”期间,我国住房与房地产业发展成绩最为显著。“九五”前四年,城镇住房建设投资16007.5亿元,比“八五”前四年增加9744.8亿元,增长155%;城镇住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08%,比“八五”前四年提高0.78个百分点;共建城镇住房18.35亿平方米,比“八五”前四年增长67.18%。在1998年底提前两年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到2000年末城镇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的目标。2001年,达到10.25平方米。同时,住宅建设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城镇住房已进入买方市场,居民住宅需求从生存需要正向舒适需要转变,房地产业增长方式,正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国城市住房在80年代以后,为什么以患想不到的速度发展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住房问题是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对江苏省淮安市共有产权住房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淮安市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的定价特点,并指出该机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其次,探讨了推广共有产权住房定价机制存在的阻碍;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共有产权住房是一种创新型的保障性住房模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成功应用,我国也开展了相关探索和试点工作。通过完善共有产权制度设计和供应方式,利用其"亦租亦买、购租并举"的特点,可有效满足"夹心层"人群住房需求,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构建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并在调节市场库存、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在对英美共有产权住房和我国相关试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共有产权制度实现住房"购租并举"的构想以及投融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因此,经济适用房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住房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消费与流动人口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与流动人口健康有显著正向关系。住房消费对健康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层次群体间呈现出差异性,年轻流动人口群体更注重住房产权,中老年流动人口更注重住房面积。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必要措施解决流动人口住房消费问题,以此来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宋斌 《财贸研究》1998,9(4):53-56
<正> 作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房改”)制度的主要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行是确保房改商品化和住房融资金融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但目前住房公积金实行的是行政性的委托代理管理模式,这种计划性的管理模式不仅易使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各权益主体的利益关系错位,弱化其权责约束力,使公积金制度的生存发展失去激励和动力;而且使资金的筹措、使用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低下,阻碍了其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改革现行管理模式,完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已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是由其性质和运行规律决定的,住房公积金的特性、产权安排和房改金融化趋势决定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可以选择信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房地产业带租约的产权销售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成刚 《商业时代》2005,(15):82-82
本文介绍了房地产业中带租约分割产权这种销售方式,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它最终要走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障形式,经济适用住房共享式产权正面临着如共享式产权如何划分、权责分工如何量化、以及后期的合理退出等一系列挑战。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未对此形成统一、完备的指导政策。因此,研究经济适用住房共享式产权比例的划分标准、分担形式及合理退出等问题,对于解决好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使用、流转及退出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经济学论述了产权效率产生的内在动力,但在具体机制阐述上缺少简明的概括,本文指出,产权权益个体化形成“利益机制“,产权社会化开通了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这是构造有效产权制度的两个度向。  相似文献   

15.
激励和约束、促进交易是产权的两大重要功能。中国农地产权的这两个方面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存在诸多缺陷。改革的方向是重新界定产权主体,赋予农民更完整更持久的产权。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产权文化与企业产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加快住房金融发展促进住房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住房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与居民的住房需求和住房产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商业银行住房金融运作难度大,整体金融业对住房金融支持度有限,政策性金融发展相对不规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缓慢。加快住房金融发展,促进住房消费,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扶持和引导住房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建立以住房信贷证券化为主体的资本市场;加强住房金融产品品种、客户服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风险监控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租赁市场是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住房租赁市场与住房销售市场关系的再认识,说明了住房保障制度对住房租赁市场的依赖性。同时,着眼于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滞后的现状,在借鉴典型国家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在我国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臧劢 《商业时代》2012,(20):123-125
文革时期阶级斗争升级,私人的房产被视为剥削手段,受到暴风骤雨式的猛烈冲击,不少房主被迫交出房产。与此同时,在阶级斗争冲突之下,城市住房矛盾被加大和扭曲。革命知青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但也面临着严峻的住房状况。本文从住房政治的角度,对文革时期围绕住房的冲突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文革时期的住房,认为应当一方面防止住房问题上的极端意识形态化,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加强政府对住房的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20.
论产权改革与会计产权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础。我国企业改革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突破产权瓶颈,对国有企业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同时在国家法制上对民营企业的私有产权进行严格的维护与保障。会计作为对产权价值运动进行计量与控制的学科,需要以产权改革和会计产权观为中心建立会计计量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