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2007年6月,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抓紧启动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省“十一五”规划也提出加快鲁南城市带建设,并明确要求临沂“科学规划城市框架,有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为构造城市圈奠定基础”。在临沂市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围绕一个总任务,实施两个发展战略(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和推进“双30”工程战略),实现三个率先发展(在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带、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率先发展),坚持四项发展目标(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总要求。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提出,为改变临沂市过去远离“半岛城市群”和“省会都市圈”,相对处于发展“边缘化”的被动局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结合临沂市在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条件,初步分析了临沂市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实现在鲁南经济带率先崛起的思路和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山东省日照市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最近作出了加快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并决定规划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这对于推动鲁南经济带开发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位于全国前列,但山东省的鲁南经济带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软肋,严重制约着山东省的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比较鲁南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与其他区域经济带经济发展状况,发现自己优势,更重要的是寻找到自己的短板和劣势。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合理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促进鲁南经济带越好越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彬  于永娟  岳成美 《山东经济》2011,27(1):131-136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区为鲁南经济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借鉴国内外对临港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根据鲁南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提出了鲁南经济带发展对策:加快制定蓝色经济背景下的鲁南经济带发展战略,启动鲁南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增强日照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开发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东部帮扶菏泽发展的力度,培育构建中心城市,优化投资环境,完善鲁南经济带支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2014,(10):30-31
宁波是国家促进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依托,要充分把握战略机遇,同绕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圈”,突出集疏运网络对接、港口战略合作、重大经贸平台建设和多层次产业合作等重点,加快我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在日照,因其东方桥头堡的位置和临海港口的优势,近几年兴起了一项颇具日照特色的经济--临海产业,并逐渐成长为日照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今,随着山东省"鲁南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日照市临每产业逐渐向纵深发展,鲁南经济新高地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旅游业是经济增长综合性产业,推动各产业协同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作为联系各国间交流的桥梁为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山东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潜力巨大。本文基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山东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问题提出山东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军 《港口经济》2009,(4):13-13
随着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新一轮港口发展规划的获批,以及晋煤出海铁路大通道,大型钢铁精品基地,黄岛、日照、连云港、盐城沿海铁路等一系列大项目的规划实施,鲁南临海产业区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9.
“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产业集聚优势”。桂平市地处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将紧紧抓住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规戈0重大历史机遇,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和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推动桂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港口经济》2008,(6):22-22
日照港集团临沂立晨物流国际集装箱合作箱站今年3月28日在临沂市正式启动,山东省“十一五”规划“一群一圈一带”之“一带”——鲁南经济带区域内的首个“无水港”成功建立,也拉开了日照、临沂“沿带”城市合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李志俭 《发展》2003,(3):43-46
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等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和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处国家既定的西部开发重点地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部位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市如何抓住这一…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6,(1):40-43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2015年初,国象对外全面公布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家版”解读,结合此前早已引起各界关注的“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庆再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这一年在重庆举行的重大对外交往活动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等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点词汇。  相似文献   

14.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 《山东经济》2008,24(6):155-16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应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挑战,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同时也面临着较多的制约因素。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要紧紧抓住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这一主题,以“四点四区”建设为重点,努力促进黄河三角洲沿海经济带的隆起,同时要着力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走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向“八纵八横”拓展,区域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高铁沿线形成多条带状经济,即高铁经济带。文章从高铁经济带的内涵出发,分析高铁经济带的演进规律及引导策略。高铁通过改善区域可达性水平产生要素虹吸与扩散效应,使沿线城市群形成产业集聚的带状经济,这一带状经济通过沿线政府加强协商、共建园区、强化综合枢纽功能、开展特色产业合作等措施得到巩固。同时,文章以即将开通的贵南高铁为切入点,分析贵南高铁经济带的交通基础、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和特色资源基础,提出沿线2省区4市州可从协作机制、陆海联运、数字经济、产业协作、绿色乡村、民族文旅、人才培育等方面推进贵南高铁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雷起荃 《中国西部》2008,(1):172-172
四川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之一,是西部三大经济带(区)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最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曦教授著《中国四川工业化发展研究》,着重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与产业整合、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念、战略思路与实施途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7.
推进济兖邹曲嘉都市区(以下简称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逐步把都市区打造成牵动鲁南经济带、辐射淮海经济区的组群式中心城市,是济宁市增强竞争实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打造经济强省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杨军 《港口经济》2009,(8):33-33
山东省日照市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洋生态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日照处在“一桥(新亚欧大陆桥)、一环(环黄海经济圈)、一极(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重要一极)、一线(从天津到上海这一沿海港口岸线)”的节点上,发展海洋经济港口经济的空间十分宽广。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宗教差异性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各个经济体应该在多边或双边各个领域,以多种途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拓展威海高新区发展空间,2003年5月,山东省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的初村镇成建制划归威海高新区,因此,这一区域被人们称作“初村新区”。5年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方针,威海高新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在新区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新区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