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村财务会计》 2000年第 4期"工作研究"栏目刊登了季鸿雁同志的《收入不经收益分配结转直接冲减欠妥》一文 (以下简称季文 ),笔者对季文提出的乡统筹直接冲减提留统筹收入即不经收益分配结转直接冲减欠妥不敢苟同,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季鸿雁同志商榷。 现行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试行 )》规定:"提留统筹收入"科目核算农户按照有关规定上交集体提留及乡统筹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乡统筹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年终结转应缴未缴的乡统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款"科目。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2.
在 2000年第 3期《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研究"栏目中,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局呼根山、呼国炜同志提出了对提留统筹收入的处理问题并作了相应的调整,但笔者在实际会计辅导工作中,仍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科目定义不妥。新会计制度规定:"提留统筹收入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 (镇 )统筹收入款项。"对于村合作经济组织来讲,集体提留作为收入,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乡 (镇 )统筹也作为其收入,这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干部不理解,群众更难接受。笔者认为:该科目应去掉统筹收入部分,改为"提留收入"科目,藉以如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第11刊载的肖红的《浅析“提留统筹收入”的会计核算》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对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提留统筹收入的处理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其中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运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在提留统筹资金中出现多头收费和挤占、平调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根据桂办发[1997]6号文件《关于实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四项制度的通知》,都安县委、县府研究决定从去年起全县农村提留统筹资金实行四项管理办法,提留统筹资金提取按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计提,并且一定几年不变。这一决定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实行提留统筹资金归口管理制度。为禁止村提留、乡统筹资金谁使用谁征收谁管理的混乱状态。县委、县府以都发(1997)45号文件《关于我县农民承担村提留、乡统筹和非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5.
《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已经实施两年多了,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觉得《制度》中规定的“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在设计上有些欠妥,应做适当调整,现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商榷。《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规定:“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属损益类科目,核算的内容是农户及所属企业按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镇)统筹款项。笔者认为,乡(镇)统筹款和村提留收入不是同类业务,不应在同一科目中核算。理由是:首先,乡(镇)统筹款不属于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而是乡(镇)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一)根据《农民承担费用及劳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颁发制定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中设置了“提留统筹收入”科目,并规定该科目的核算内容及核算办法。我们在贯彻执行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认为该科目在设计上欠妥,现提出个人意见进行研讨。新制度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提留统筹收入”科目的使用作了如下规定:“(1)本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及乡(镇)统筹款项。(2)村合作经济组织收到农户上交的提留及统筹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乡(镇)统筹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年…  相似文献   

7.
管好提留统筹资金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为克服在管理提留统筹资金工作中出现的多头收费、自收自用、多提乱花、挤占平调、贪污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强化了对全市提留统筹资金的管理,成效明显。据统计,全市提留统筹资金额年年被控制在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发包及上交收入”与“提留统筹收入”的异同苏定璋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一度(试行)》在总账科目中新设置了“发包及上交收入”和“提留统筹收人”两个科目,二者在使用时容易混淆,现根据本人理解,谈谈二者异同之处,供同行参考。一、相同点“发包及上交收入”...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实务中,对提留统筹费的账务处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向农户收取提留、统筹款时,根据收款收据借记“现金”,贷记“提留统筹收人”.年终,根据农户当年应交的提留统筹款结算出农户未交金额,惜记“内部往来”,贷记“提留统筹收入”;第二种,年初,根据农业生产承包合同(或农业土地承包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所载明的提留、统筹金额入账,借记“内部往来”,贷记“提留统筹收人”,待收到提留统筹款时,根据收款收据借记“现金”,贷记“内部往来”.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林头屯乡依法核减农民负担河北省玉田县林头屯乡认真贯彻《农业法》和《农民承担费用与劳务管理条例》,认真核减农民负担,收到明显成效。《农业法顺布后,这个乡党委、政府责成经联社成立了核减农民负担领导小组,依照《农业法》和《条例》规定重新完善了农村统筹提留各...  相似文献   

11.
鸡东县改革提留统筹计提办法见实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精神,黑龙江省鸡东县委、县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革和完善了村提留、乡(镇)统筹费的计提办法,真正把农民负担减下来。一、改革提留统筹费的计提依据,由乡变...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编辑部: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颁布后,我们将其视为贯彻执行《四川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根据.但从前段时间的执行情况看,对于这两个《条例》在某些相同提取项目上的不同论述,下面争论和反响很大,认为某些论述有相互矛盾之处.为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请求解答.1."集体提留"和"村提留"的含义.四川省《条例》集体提留承认了"社"的所有权,国务院《条例》所提"村提留"是否意味无"社"的所有权.2.在"乡统筹费"中,国务院立5项,省立8项,四川省立8项中,多了有线广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提留统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最近,陆川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部分乡(镇)政府、村委会1996年至1998年度农民负担的提留统筹费的收取、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这次审计检查的结果表明,当前乡(镇)、村两级在提留统筹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集中表现在:(一)提留统筹资金(不含农村教育费附加)在财务管理上比较混乱。一是收上的提留统筹资金,没有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归口乡(镇)农经站管理。其中,村提留资金,仍然截留在村一级管理使用;乡统筹资金,集中交由乡(镇)政府财…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农村的“老大难”问题,其核心是农村税费制度不合理。近年来,在中央没有出台明确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政策的情况下,不少地方进行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探索,笼统地讲,这些改革都称为“费改税”,就是将农民负担的各种收费改为“税”。王凯伦等在《农民负担“费改税”质疑》中认为,虽然从道理上讲,“费改税”有利于规范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的收取,从而减少农村干群之间的摩擦,保证提留、统筹的及时、足额兑现;有利于改变过去单一由种田农户负担提留、统筹的状况,促进农民负担的公平化;有利于农民在完税后不再承担…  相似文献   

15.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而监督必须贯穿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对提留统筹款项的核算就更须从预算、收取、结算等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防止搭车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而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提留统筹收入的核算却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没有达到事前的核算和监督。为此,我认为,对提留统筹收入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方法进行。1.村收到村提留、乡统筹的批复后,按规定的方法分解到组和农户,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内部往来———×组×农户贷:提留统筹收入2.收到农户上缴提留统筹款时:借:现…  相似文献   

16.
农民承担费用是指向农民无偿收缴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农民承担费用的范围、提取及使用做了明确规定。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财务制度》)对向农民提取而形成的提留收入也做了具体规定;为反映农民承担费用的上缴和使用情况,现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设置了“提留统筹收入”、“公积金”、“公益金”及其他相关科目。稍加对比,我们即可发现《条例》与《财务制度》对农民承担费用的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  相似文献   

17.
提留统筹收入的账务处理张祚勋“提留统筹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农户按有关规定上交的提留统筹款,即“三提五统”。该科目的借方表示年终结转“本年收益”帐户和上交乡(镇)统筹款,贷方表示收到农户的款项。收到农户上交提留及统筹款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  相似文献   

18.
积极完善农业税制不断改进财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 农民负担,是农民无偿向国家、集体、社会提供的剩余产品的总和。目前我国农民负担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税。国家专门制订颁布了《农业税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二是乡统筹与村提留。国务院 1991年 12月发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将农民承担的费用明确为三项提留 (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 )和五项统筹 (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 )。并且规定农民缴纳的村提留和乡统筹,以村为单位,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三是劳务 (义务工、劳动积累工 )及各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编辑部:四川省人大颁发《四川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农村教育附加用于乡、村中小学危房维修、改造,民办教师工资补贴以及设备购置等民办教育事业的开支.而有的地方除按规定交纳统筹、提留外,另行集资新建校舍.请问农民是否有权拒绝交纳新建校舍的集资款?如果当年教育费附加不足,是否可以再向农民要求集资建校舍,农民可否拒交?同时有的村将提留款,统筹款自己收起来新建校舍,这种作法是否要求退出此款?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减负力度的加大,农民负担得到了有效控。然而,在对一些地方“农负”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村存在着明少暗多隐性加重了农民负担的情况。此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年一度的农村经济统计情况年报中虚报农民纯收入。一是统计中不以农经记账户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将个别高收入看成普遍收入;二是以统筹提留任务为基数倒推农民纯收入。此举既“合法”完成了统筹提留任务,又显示了农村经济工作的“政绩”,可谓一举两得。此现象助长了统计浮夸之风,隐性加重了农民负担,危害可谓深矣,不可任其发展。因此,“农负”检查不仅要查统筹提留是否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