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爱宁 《会计师》2010,(5):27-28
<正>按实际成本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需要采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的存货种类繁多,按月进行这种存货计价则十分繁琐。为了简化存货的计价,存货种类繁多的企业可以采用存货估价法对月末存货成本进行估价,待季末、半年或年末时,再采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成本,并对估算的存货成本做出调整。经常使用的存货估价法有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两种。  相似文献   

2.
企业存货是指日常经营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商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会计核算中,存货的取得一般以实际成本作为账面价值,存货的领用或发出也应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然而,有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核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将先进先出法作为计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首选方法,笔者将对它的使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先进先出法是指存货在按实际成本计价时,以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实物流转顺序为假设,对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目前的普遍做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计价,逐笔登记存货发出和结余的数量和金额。  相似文献   

4.
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但《企业会计准则》又同时规定,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作为资本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这又不排除企业财产可以重新估价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第54条规定,对于霉烂变质的存货,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相应的会计处理为,按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原材料"等科目.  相似文献   

6.
刘娅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177-178
存货是指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企业持有的存货通常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因而,存货成本的核算也成为会计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均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将从存货计价方法入手,重点阐述企业在核算过程中对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准则执行后,在存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都有所变化。这除了将给企业会计处理带来新的变化之外,在税务处理方面,由于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影响,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一、存货的初始计价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而税法规定,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存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对于企业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存货的计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存货资产的…  相似文献   

8.
刘晓玉 《税收征纳》2006,(6):36-36,38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发出的存货,一般来说.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以及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从发出存货的计量方面来讲.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核算。就生产型企业为例.笔者认为.存货中的购进环节由于受物价持续上涨和下跌等原因的影响.企业发出存货计价环节对当期净利润及所得税影响的计算也显得非常重要。据此.笔者特在存货发出环节中选择其中两种不同计价方法进行比较: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帮助加强理解、掌握和运用.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潘荣良 《涉外税务》2006,215(5):70-72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转入存货项目),那么,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就转入房屋及建筑物的成本并成为房产原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企业外购的存货 ,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短缺损毁现象的发生。由于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 ,因此 ,在不同的计价方法下对存货购进短缺损毁的会计处理不尽相同。一、存货在实际成本计价方式下短缺损毁的会计处理存货在购进过程中若属合理损耗 ,如由于自然损耗等原因而发生的短缺 ,会计上的处理原则是将损耗金额计入验收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之中 ,并相应提高入库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 ,不再另作账务处理。例如 :外购材料1000公斤 ,单价30元 ,运杂费200元 ,途中自然损耗10公斤 ,那么入库材料的单位成本就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彭宏辉 《会计师》2012,(8):14-15
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计量作为被广泛应用的会计模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优越性,如容易取得、可以查证等。  相似文献   

12.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本文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计量作为被广泛应用的会计模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优越性,如容易取得、可以查证等.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存货毁损问题的延伸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其实,存货毁损的问题并不像会计准则规定的那样简单,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萦绕于中,需要进行细致地梳理、界定和确认:  相似文献   

15.
张晖 《涉外税务》2005,(3):74-76
存货初始成本计量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 号文,以下简称“84 号文”)第十条:“纳税人的各种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可以看出,两者基本一致。 1 . 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取得存货的差异分析 参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 号)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因存货交换时交易双方已按视同销售行为进行了税务处理,确认了应税所得或损失,调整了应纳税…  相似文献   

16.
危英 《会计师》2013,(12):33-34
分析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发出存货的三种常见计价方法,并进行比较,进而对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需考虑的因素和存货舞弊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在具体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各种方法间的矛盾如何协调?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对于不能互相…  相似文献   

18.
李金泉 《上海会计》2003,(11):61-61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收益和存货估价结果,并对企业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一般是在预期存货价格不断上涨时才选择后进先出法,以达到递延所得税支出、增加现金净流入量的目的;而当预期存货价格将持续下跌时,则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将存货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转为先进先出法。但有的企业为做到“稳健”, …  相似文献   

19.
金未 《上海会计》2003,(8):62-6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涉及到的资产项目、计价方法及计提减值准备使用的资产备抵账户和相应的损益账户可归纳如下:资产项目 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资产备抵账户 损益账户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投资收益应收款项按估计坏账率计提坏账准备管理费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存货跌价准备管理费用法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收益孰低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孰低法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  相似文献   

20.
何勇 《财会学习》2012,(11):70-72
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规定,工业企业对于货到票未到的存货,若用计划成本核算,则用计划成本作为暂估价值入账;若用实际成本核算,则用暂估价值入账。以笔者就所在钢铁企业为例,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存货,但发票尚未收到的,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存货的入库成本暂估入账。钢铁企业一般存货品种较多、收发较为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一般难以满足存货核算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