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个不懂金融的人,我从来没有做过抵押,没有办过信用卡。我住的房子是我祖父的,经由我父母传给了我和我的妻子,将来,我也会把这房子给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献礼     
<正> 我是你埋藏在手掌中的植物,给我夜,给我根,毁灭我夜空中的幻想的星辰。我看见天空中的裂痕沿着我的眼角扩散成的掌纹。你不知道:你自己全部的悲哀,埋伏在我的表情里。聚敛我,挥散我,仅用你的意念。影子埋藏于黑暗,视线隐匿在青苹果的暗影里。目光穿透你又抵达你。同陷在你之间,我,漫漶不清。你是我巨大的夜呵!  相似文献   

3.
问题:我在一家排名《财富》500强的公司里担任高级管理人员长达12年,这些年里我每周工作70小时。但是,5月份我被公司辞退了,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尽管事先我也知道公司的这个工作重组计划(实际上我还参与了这个计划的制定工作),可我并未料到自己竟然也是这个计划的牺牲品。我已经尝试了多家公司的应聘面试,可是我看上去就是振作不起来,我想给我面试的人也一定察觉到了这一点。我现在感到非常沮丧———如果我年龄再大上几岁,真想立刻退休,让工作见鬼去吧。您能有什么建议让我结束这种颓废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缺点     
我的父亲有很多很多缺点,这一点在母亲去世后更加显露出来。两老人家相濡以沫六十载,2007年5月我的母亲突然丢下我们去了天堂。当我从美国赶回家时慈母已不能说话,但我相信她老人家最惦记的还是她走了后父亲怎么生活。昨天晚上我与二姐打电话一个多小时,说起我的父亲现在的境况,我非常难过。我父亲很在乎名,多次希望我给他老人家写点东西,但是我总说没有时间。现在应该说是我在美国最忙的时候,但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如果他老人家有一天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或许会感到一丝欣慰。事实上,父亲不识字,可能只要他知道我写了也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5.
粉墨登场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喜剧之王》中,由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带着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很认真地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当有同学说我是一个演员或戏子,我就会很生气。在我的同龄人中,有当小演员经历的人应该不少,可能有人很享受,但对我来说,那是一场受难。我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把我挑上参加小学宣传队里的排练。估计是因为在班里我的成绩尚可,有一点悟性,而且调皮好动,但实际上,怯场是我致命的缺点。在众人眼前手舞足蹈绝非我所愿所长,但是,每次都选上我了,这简直成了一个宿命。而且我妈也不愿意,因为排练都在放学后,影响我帮家里干活,猪啊、兔啊、鹅啊等着我给它们割草呢。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09,(10):74-75
话题背景: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在一次检查中得知自己怀孕了。当我拿着医院的怀孕证明,填好请假单找行政总监签字时,领导很不痛苦地签完。没过一会儿他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告诉我目前公司经营不利,要经济性裁员,主要把工资高的(高于5000元)人员裁掉,其中包括我,让我一个月后着手交接工作,并且承诺给我一个月的经济补偿。我跟他说明了我怀孕的状况,他说会把这个情况跟老总反映。后来他就给了我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领导还强调,在得知我怀孕前就有意让我辞退,这种无中生有的做法让我很生气,于是对签合同的事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7.
无时无刻不在用电话工作我从来没用过电子邮件,但是我却对语音邮件推崇备至。我每天要处理几百个语音邮件。而且我会立即回复每个电话,无论对方是客户还是公司员工。这样做有利有弊。我没时间和人闲聊。偶尔有些难缠的人打来电话,我就把他们转给我的助理朱莉。但是朱莉从不帮我  相似文献   

8.
我的九条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章 归国入仕虽然我已拥有博士头衔,但我自省迫近而立之年,我尚未就业过。我唯一的收入是一家中国报纸的稿费和替一位哈佛教授改卷每小时5角的薄酬。直到我在哈佛获得各种奖学金以前我的生活主要仍依赖于父亲给我的一笔钱。汉森老师是第一位提供我工作机会的人,可以在一所美国大学里教书。我早胸有成竹,不加思索地婉谢了他的好意。对具体就职条件不闻不问。我立志学而优则仕,要为中国出一些力。另一个工作机会来自南开大学的何廉教授。当我在哈佛就读时,该校的大部分经济学权威,包括李卓敏、吴大业等,都来吾校访问研究,与我时相…  相似文献   

9.
正序《金融经济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主编请我作一职业自传。我主要想写自己所认为最好的方面。对我其他经历感兴趣的读者请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下载我的简历。我仅简要地和大家分享我的某些想法及其起源,为文章添些乐趣。我也不打算回顾别人所做的贡献,因为这有可能使他们高看自己。若有不当之处,我  相似文献   

10.
首先,让我做一个自白。或许因为我住在硅谷附近,或许因为作为商学院院长的我同20来岁的人交往甚多,也或许因为我也患了千年热的毛病,所以,我正很快地成为新经济的皈依者。我依然相信诸如供求法则的基本经济关系,但我越来越肯定:尽管并不总是如此,但科技正在改善着支撑这些关系的变量。  相似文献   

11.
一束百合花     
纪程飞 《大陆桥视野》2005,(5):M080-M080
“先生,买花吗?一元一束。”一个身体削瘦、单薄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束百合花怯生生地站到了我的面前。我非常生气,今天导师催的论文没过关,已经够倒霉的了,在路上又被“挡驾”。我刚想发作,忽然有一种想要作弄人的念头。我装出一副要买花的样子,非常挑剔地选好了一束。“给你钱”,我拿出了一张一百元的面额。“先生我找不开,您没零钱吗?”“没有,有的话就给你了。”我明显感觉到说话的时候有些底气不足,因为我右口袋里装的就是刚刚买完盒饭剩下的零钱。“先生那您等一会行吗?我去给您找零钱,我不会走掉的,我天天在这卖花。”小女孩嘴抿得很紧,眼巴巴地看着我,生怕放走了我这样一个唯一的“顾客”。“那好吧。”于是我很悠闲地站在那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庭有四兄弟,两个当律师、一个当医生、一个是股票经纪商。当股票经纪商的那个弟弟并没有念大学,但最有钱的却是他。 我那位当律师的弟弟比我有钱,当医生的弟弟也比我更富有。我曾半开玩笑的说过,这些年来,我主要靠我的妻子的薪水来维持这个家庭。我问道,你们要不要冒这个险,让以后的总理也这样做? 我在1963年请巴克(前律政部长)出来当  相似文献   

13.
陈波 《开放时代》2000,(3):116-118
一笛卡儿是我所尊崇的一位理性主义者,他早在17世纪就说了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我思故我在”。他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实性,要为整个知识大厦找到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在用普遍的怀疑扫荡了几乎一切东西之后,他认为只有一件事情是无可质疑的,即“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而一个怀疑和思想着的“我”设想“我”不存在,这是矛盾,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性,因此“我”存在。这里,“我思”和“我在”之间不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即不是从“我思”逻辑地推出了“我在”;而是一种基于直觉的直接同一性关系,因为“我在”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戴先任 《经济改革》2013,(Z1):93-94
近日,源自某企业广告的"陈欧体"爆红网络,被网民广泛关注与模仿,各种改编的"陈欧体"应运而生。火爆原因折射年轻人的"梦想"情结。该广告全文如下:"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  相似文献   

15.
金丹 《经济》2014,(8):135-135
正小表弟要去女友家,是第一次见面,他说女友的爸爸爱喝酒,他要送两瓶高级酒表达一下诚意。我说别去买了,我有几瓶,你来挑挑吧,他乐颠颠地来了,很高兴地说:"省钱,省事,省心思,解决大问题了。"看着满足的小表弟,我不禁想起了我爸和我姥爷之间关于酒的故事。我是姥爷带大的,我在姥爷的柜子里认识了八大名酒,以及当时排在第二梯队的杜康、竹叶青、尖庄之类的高档酒。这些酒都是我爸送来的,其实我爸也  相似文献   

16.
吴培芝 《经济月刊》2012,(5):156-156
这是我的自画像,也是我百米长卷的其中一幕。 祖籍贵州的我出生于湖南省湘西新晃侗族自治县的一个大山脚(古夜郎国)。大山的哺育、父母的养育及老师的教导,让我走向了艺术生涯。我师从我国国画家易图境先生,1980年毕业于怀化学院美术系后,又深造于天津美院。在从事绘画行业的几十年里,每逢节假日,我都在山里写生。于是,我便有了夜郎山人称号。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1,(6):86-89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他平实地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相似文献   

18.
苏辉 《新经济》2011,(12):18-23
时间是什么?“你不问我,我还知道,你若问我,我就茫然了。”这是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做出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书摘     
《商周刊》2015,(7):14
我的人生不是依靠某种哲学或某些理论指导的。我把事情办好,让别人从我的成功之道中总结理论或原则,我不会搞理论。……我未接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的指导,我只对在现实中行得通的事情感兴趣……如果我面对一个困难、一个重大问题或者一系列相互冲  相似文献   

20.
我如何工作     
休息一会儿,即使你星期日晚上都工作我已学会如何调控我的精力。过去我只专注于管理我的时间。我早晨5点至5点半之间起床。我先去户外锻炼,然后在6点半至7点之间坐到办公桌前,埋头工作,直至晚上7点,下班回家后我会与妻子玛格丽特一起小憩片刻,接着又开始工作。我象苦行僧一样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