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度开发挖潜力广度开发添后劲石河子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启示陈阳一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的振兴,是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自“七五”中期国务院推出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发展农业的重大举措,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向生产的深度和...  相似文献   

2.
农业股份制使万年县的农业开发步入新天地黄崇宽近几年来,万年县紧紧围绕“好地好田种粮棉,水面山上抓大钱”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把股份制引入到农业开发和生产中,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农区发展规模经营之路。全县已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362家,年创产值12045万...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做好“粮食生产”这篇大文章,从2005年起,河南将抛弃农业综合开发“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生产大县倾斜。这是从2005年1月8日召开的河南省扶贫开发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又称为“白色农业”,这一新概念出自“三色农业”理论,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即将利用太阳能进行绿色植物生产的称为“绿色农业”,或称传统的“露天农业”,将海洋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兰色农业”,也称“海洋水生农业”,而将以微生物发酵业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白色农业”,或称“工厂农业”。由于这项新型农业是在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们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这便是我们探讨农业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思路抓开发 汉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农业综合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实施“农业强市”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调整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开发是发展农业的“金钥匙”。农业开发呼唤信贷投入,农业信贷投入重点应转向农业开发。所谓农业开发,是指在农业领域中对一切农业生产对象以及生产手段的渐进改造和改进,以求使农业对象和劳动手段实行最佳配置,进而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之目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尚未利用农业资源通过开发合理利用,使农业生产向广度进军;对已得到的农业资源的再度改进,达到合理利用,从而使农业向生产的深度发展。在全国兴起有计划的农业开发,是农业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业、开创农业新格局的希望所在。它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发展新的生产力,促进农村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化与拓展,成都市郊600多万农民,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推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创造了一些符合成都农情,具有成都特色的路子和办法,这主要就是建设“三三工程”,发展“四专一条龙”,开展“助村帮社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规律认识,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更好地稳定和发展成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三三工程”是稳定发展成都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成都农业开发的第一个特色,是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万宝瑞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已实施9年。9年来,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改善了开发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温州市开发农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机制。 一是区域化布局,基地型生产。开发性农业既是尽山海之利,实现资源向商品的转换,那么在开发山海资源中就须根据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合理布局,就是要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性规模开发。目前,温州市的开发性农业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趋势。发育成带有区域特征的一大批小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和畜禽基地,此外“一乡一品”式的开发亦很具区域和基地化的特征。这些开发项目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不少已成为当地的农业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0.
刘丹 《农业经济》1997,(9):12-13
辽宁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刘丹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也必须实现两个转变,特别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  相似文献   

11.
农业开发 贵在立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突破以往的传统做法,寻求新思路,采取新办法,把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一)从项目立项指导思想看,要实现“七个转变”。(1)由单纯依资源搞开发转变为按市场需求搞开发。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具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植支柱产业、推进科技开发等职能,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王建国的文章,清晰明了地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部署和思路,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农业区域开发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技术,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它既依赖于农业资源、生产基础和环境条件,又要考虑主产品的市场状况,从而达到发挥优势,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农业区域开发过程中,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期治理”的原则。为使分区更符合其地域分异规律和生产实际,运用“动态聚类”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聊城地区棉田综合开发,着重阐述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和计算步骤,并分析了分区结果与实际生产一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动态聚类”分区方法的适用性和其结果明确直观,符合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因素对开发区的影响程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1996年6月在河南视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笔者通过学习这个指示,认为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对农业资源开发的方式,从农业资源开发粗放方式转到集约化开发方式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和劳动打的素质,实现农业的增K方式的转变。一、农业资源集约开发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结合发展实际,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深入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探索了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道路,都市农业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农业既要承担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又要承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任务。而现阶段农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又存在着土地资源限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诸多新的矛盾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去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注入新的增长因素。为此,有必要对如下几个问题加强探索和解决:一、开发形式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开发一个显著特点是:生产有基地、销售有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产,产——加——销纵横有机结合的农业系统工程。这是适应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这一国情,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须突破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国家财政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入进后,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农业综合开发追求的基本目标,没有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没有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优势产品或行业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重点领域。“龙头”是牵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企业重点。政府应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己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垦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支持和保护“三农”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和保障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实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对农业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措施。以综合开发为手段,谋求资源最佳配置和利用,以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目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鹰潭市的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几种有益的实践近几位来,鹰潭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努力探索农业“三增”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1.发展特色农业。鹰潭市有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农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一、以市场导向开发代替资源导向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产品价格体制、购销体制等,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仍未摆脱传统产品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基本上停留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经济格局上,推行以资(源)定产,以产定销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造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相对滞后、市场发育慢、农化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等等。导致1989年-1991年连续三年农业增产而出现全国性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