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社区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反思社区行政化的问题,从"经济人"假说、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角度来分析社区行政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社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拓宽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途径,积极引入非营利组织,建立政府与社区居委会良性互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失灵、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社区居民自治没有有效落实,迫切需要政府之外的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协会、自治组织等社会支持介入.由此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契机,以加强和培育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通过大力培养发展社会组织、建立企事业法人支持体系、确保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就成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形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社区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不断提高。城市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自治存在的瓶颈,并从居民、社区自身、政府、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体制变迁,城市社区物业管理问题日益重要.本文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城市社区的物业管理问题,认为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来安排物业管理服务等社区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克服目前社区管理中的一些困难.本文还对如何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居委会行政化现象严重、社区各组织缺乏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缺乏自治能力的社区组织结构还导致社区居民参与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社区组织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建设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社区缺乏自治;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资源存在闲置和供不应求的矛盾;社区建设资源缺乏保证;社区工作队伍薄弱、素质较差.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区进一步的发展.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是:必须构建新型社区自治体系;加强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街道办事处的职能;推进居委会组织重组.  相似文献   

7.
《商》2015,(5)
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社区自治很重要;经济、社会和国家等基础性建设是社区制度建设的环境基础;普选制作为社区选举制度的基础,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法治的统一;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精神层面是政治价值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居委会是在我国特有国情的需要下建立起来,作为国家管理居民制度的补充,负责管理无业居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等,成为在基层动员、整合居民的重要力量。现今,社区居委会因诸多原因发展遭遇困境。本文希望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梳理,探讨如何给居委会减负,如何推进社区自治的有效方法。一、社区居委会的现状及问题(一)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与居民自治需求的矛盾根据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是  相似文献   

9.
《商》2015,(42)
随着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不断规划与创新,致使社区的管理工作成为创新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在社会的推动与发展下,创新其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对法律保障的构建与运行。通过对城市社区实施创新性的管理,合理配置自治组织管理的权利,进而使其自治组织更积极的参与到现代化的社区管理中。  相似文献   

10.
孔薇 《商》2014,(43):94-96
城市社区基层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型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变化重新调整的结果,也是“行政支配、社区自治”等不同性质的力量互动的结果。过度的政府监管或者居民自治都会引起管理混乱的尴尬境地,而这些“管理困境”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章通过西安市曲江瓦胡同小区、日报社小区、631所小区的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二值Prob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全面深入实证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里意愿、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小区内居住、社区权利大小、社会依赖及居民交往程度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社区权利大小、社区参与制度环境健全程度、社会依赖、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2016,(9):39-40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单元和细胞,其建设对于完善城市管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是当下我国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的加快,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入。大量的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市寻求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由于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不同,使得如何有效的解决少数民族在城市中更融洽的生活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城市,是附近少数民族迁徙的首选城市,兰州原有的社区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特殊的社区管理,在管理过程遇到了瓶颈。本文以兰州市秀河沿社区民主管理为例,对该社区居住的居民的民主选举状况进行调查,对社区居民的民主选举动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管理状况有待提高。居委会的民主意识不强、居民的参与积极度不高。从调研数据来看该社区的民主选举状况受到民族成分、宗教信仰、居民受教育程度、社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族成分对于民主选举状况及其民主管理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区自治中的居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实现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居民自治则是社区自治的内在推动力。然而在现实的社区自治实践当中,我国却明显呈现出居民参与不足的态势,要从根本上提升居民参与需要从各方面共同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型社区必须从多方面来推动,完善组织体系,实现社区自治,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构筑防范体系,确保社区稳定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单位制曾是我国居民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巨大变迁,单位制逐渐失去了它的现实作用并退出了历史舞台.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我国政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居民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有益创举.近年来,各种社区治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模式业已得到国家民政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于是,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已然成为理论界与实践工作者探讨的重点,以"社区"为依托的居民管理体制已深入人心并将继续向前发展.但其中仍然有较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因此,我国居民管理亟待推出一种更加完善的社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协商合作是现代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重要逻辑视野,本文从协商合作切入,分析了现行社区治理结构,并从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能、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三个维度,对构建协商合作的社区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设性措施,以期推动社区发展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是实施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计划最基础的行动单元,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不同主体矛盾复杂、资源利用率低、社区自治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必须从管理内容、管理机制;管理方式。民意收集、运作管理、考核考评机制、社区管理功能、管理路径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贫民住区是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地带,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而社区组织从狭义上说是由社区以及社区内的居民建立并参与的,能够满足居民需要并能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各种社会组织。通过对社区组织在贫民住区中的作用研究,使社区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实现对贫民住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6)
城市社区服务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社区建设又为城市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现阶段,增强社区民主自治,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已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唐山市路北区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简要介绍当地提升城市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的经验做法,对当前城市社区服务中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社区职能转换严重滞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整合社会管理必须从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做起,那么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城市社区体制全面改革,使政府归位、社区自治。社区职能界定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房屋产权多样化,专业物业服务市场的形成,小区业主自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业主委员会这种社会自治组织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四川省在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业主对自身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影响到小区和基层社区的和谐建设。作为基层社区该如何协调其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管理和建设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