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法则     
大数法则也称“大数定律”。它是随机现象中的基本规律。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大数法则就是  相似文献   

2.
这次不一样     
从统计学的意义来讲,许多事情都符合大数法则或历史规律,在其演进的假设条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历史和经验会告诉我们后续演化的逻辑结果。但是,很多事情就因为动的频率和以前不一样等因素,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假设条件,其演进的逻辑结果或许会突破大数法则,这也是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保险法》对最大诚信原则内容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笑 《中国保险》2010,(4):59-61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经营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各方都要做到最大诚信,都要遵守诚信这一基本道德法则和行为规范。本文结合新修订的《保险法》,对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中的运用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概率(或概率、机率)是概率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从中引出的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大数法则(大数定率),则是保险得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但是,概率及大数法则在保险上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求得保险财产的出险机率,而且还要求得保险财产出险可能性大小的量及保险财产损失可能性大小的量。因为承保标的物的性质不同,使其发生灾害事故的频率、损毁率、损毁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如工业险与仓储险、机械制造厂与石油化工厂,金属材料专储与石油化工专储等等。由于性质不同而使其出现可能性大小不同,从而各有各自的损失概率。由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中,有其成千上万个不同性质的生产部门生产出成知上万个不同性质的产品,我们不可能逐个计算其损失概率,逐个承保,这就要求我们在这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寻求一个综合性指标来反映保险标的损失概率。那么,如何求得这个综合性指标呢?  相似文献   

5.
王洋 《金融博览》2013,(9):34-35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全民,一个数学概念愈益为人们所熟知,常见于官方的政策宣传读物、学者的论文乃至普通老百姓的交谈之中,它就是"大数法则"。关于大数法则的意义,常见的说法有"社会保险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之上""按照大数法则,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覆盖人数越多,风险越小",等等。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有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6.
王春平 《上海保险》2005,(12):59-61
风险的发生,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难预测的,但保险违规问题的发生,对于个人来说,则是可控的。保险经营遵循的是“大数法则”,大量的、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发生的现象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或稳定性,据此保险公司计算出保险费的费率。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测算出违规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浙江金融》2008,(6):45-46
一、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天然的社会属性和保障功能决定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首先,通过保险制度安排,应用大数法则和概率原理,集合多数经济单位,建立丰厚的保险基金,对约定的灾害事故或意外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的作用;其次,通过资金融通功能,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模糊认识,结合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政策,分析了“大数原则”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采取分离型保险政策的建议,并分析了分离型保险政策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养老保险统筹的理论渊源 在数学上认为:只要实验的次数足够大,则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其理论上的概率值,即符合“大数法则”(TheMajorityRule)。运用在保险理论上,大数法则是指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据此,保险人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与损失赔偿及其它费用开支相平衡。  相似文献   

10.
刘英团 《金融博览》2014,(18):13-13
近期,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考.从实践看,我国政府在已经开展的政策性保险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对一般性的灾害损失,险企可以通过保险和再保险化解,但台风、地震等巨灾损失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属于大数法则的原则,仅靠险企自身的力量和实力也难以承担.  相似文献   

11.
一、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及特点 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保险机制本身的风险。理论上保险业是根据"大数法则"来厘定费率、分散风险。但在实际经营中,一般单个保险公司很难达到承保数量要求,风险分散范围有限,并且由于保险对象产生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保险赔款支出也具有不确定性,从而面临偿付能力不足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全面的社会管理功能是现代保险的重要特征.随着剩余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出现,保险作为风险分散的特殊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由原始的"共同海损"分摊和初级的行会互助合作,到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为基础的近代商业保险,再到以社会经济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财政救助多重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分散集中性风险,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风险转移。然而,通过保险方式转嫁的财产损失,仅仅是被保险人面临风险的冰山一角。当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除了遭受直接的财产损失外,还将面临公司声誉、投资者信心、股东利益、市场占有率、竞争环境、社区及雇主关系等各个方面损失。  相似文献   

14.
全面的社会管理功能是现代保险的重要特征。随着剩余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出现,保险作为风险分散的特殊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由原始的“共同海损”分摊和初级的行会互助合作,到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为基础的近代商业保险,再到以社会经济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财政救助多重社会保障体系。保险沿循着与国民经济关系不断深化的发展主线,在外延规模  相似文献   

15.
保险费率是保险商品的价格.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育不很成熟,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经营管理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加上保险费率的确定是建立在运用数理统计和大数法则方法对过去数据进行推算基础之上,使保险费率的确定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何铮 《中国保险》2011,(10):39-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统计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不断增加,企业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也成倍增长。保险企业作为特殊的、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经营管理本质上基于统计数据,是对统计中“大数法则”的准确把握和运用。由于保险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保险企业面临的监管环境以及信息披露要求较一般企业更为严格,保险企业需要对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大量的统计数据。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外部信息披露要求使得统计数据对保险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邹芳 《财政监督》2003,(1):39-40
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性质存款保险是由专门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在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或濒于破产时,对其提供资金援助或直接向其存款者支付存款的一种保险制度。作为保险中的一种,存款保险与通常意义上的保险,即我国《保险法》所规范的商业保险有何分别,这是在界定存款保险制度的性质时,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商业保险制度有着共同的数理基础和运用技术,二者都是运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来预测危险事故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数量,并以此作为计算保险费的基础,通过  相似文献   

18.
曾于瑾 《金融电子化》2020,(3):17-19,M0003
保险的“大数法则”与区块链的集体66共识具有“基因相似性”,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风险分担机制就是共识机制,因此保险业极有可能成为区块链率先规模化应用的行业之一。上海保险交易所(以下简称保交所)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级底层技术平台、打造具有广泛场景的跨界区块链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9.
石兴 《上海保险》2010,(10):46-50
风险可保性的“经典定义”是指保险人能够运用保险精算原理和大数法则,将那些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集合在一起,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由保险人筹措建立保险基金,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和保险人必要的盈利之目的。这样的风险才能为保险人所接受,是可保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何铮 《上海保险》2011,(9):32-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统计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不断增加,企业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也成倍增长。保险企业作为特殊的、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经营管理本质上基于统计数据,是对统计中“大数法则”的准确把握和运用。由于保险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保险企业面临的监管环境以及信息披露要求较一般企业更为严格,保险企业需要对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大量的统计数据。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外部信息披露要求使得统计数据对保险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险企业必须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大量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