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池塘水质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一、水质恶化的原因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粗放型养殖逐渐改为高密度、名特品种配套的精养型或半精养型。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  相似文献   

2.
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因它们的摄食量大,并具有相互残杀的习性,特别是在投饲不足的情况下,常会发生相互撕咬,最后导致体弱幼小者被身强力壮者所吞食,造成成活率低,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如何驯化肉食性鱼类:一、驯食开口鱼苗。肉食性鱼类,苗种阶段食性  相似文献   

3.
<正> 夏季天气多变,池塘因缺氧而造成鱼类浮头泛塘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情况不佳或管理措施不到位。本文仅从天气变化方面,略述鱼类浮头、泛塘的天气类型和预防方法。一、激发浮头泛塘的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4.
养殖鱼类品质改良技术是指在鱼类养殖特别是名优鱼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饲料、养殖水体等方式。改良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保持其风味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6月-7月份,我国自南向北都将相继进入梅雨季节。受梅雨天气影响,养殖池塘水质会出现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溶解氧低等不良情况,这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也会导致各种病菌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引发鱼病。因此,了解梅雨季节池塘水质变化特点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这里就此时期养殖池塘水质特点及调控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相似文献   

7.
养殖鱼类污染问题已危及到人们的健康,为此广东省顺德市制定了“无公害鱼类商品养殖计划”,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病的发现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鱼病是否会发生。1.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来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条件下,鱼类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这就说明有鱼病发生的可能。2.从鱼类的活动情况来判断。若有鱼类在水中或水面离群独游、行动迟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台风天气多,水质变化较大,既是鱼类生长旺盛期,也是鱼类易出现暴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季节。因此,夏季高温时节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对能否达到水产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极为重要,现将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池塘养殖单位产量的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阶段,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时期,尤其是精养鱼池,要实现稳产、高效,笔者认为水质调控、改良已成为该阶段关键  相似文献   

11.
混养是指不同品种的鱼或不同规格的鱼放在同一个水体中养殖。其中包括同种异龄混养、异种混养、异种异龄混养。鱼种培育阶段多采用同种异龄或异种混养类型,成鱼养殖阶段则多采用异种异龄混养类型,轮捕轮放和一次放足、多次捕捞、成鱼池套养鱼种是池塘养殖中常采用的混养方式。鱼类混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充分利用鱼类混养的优点,克服混养的缺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鱼类生活在水体中,它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生产者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又要着力改造不利的环境因素,促使养殖鱼类健康快速生长。与龟类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诸多,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子。现重点浅述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代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使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的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病因复杂,防治困难,常使鱼类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从而降低了生产性能和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使鱼的免疫力降低,鱼类品质变差,饲养效益下降,经济损失严重。现特将该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实用技术1、放养大规格鱼种。众所周知,由于大规格鱼种与商品鱼之间净增重小,大规格鱼种争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就缩短了养殖时间,加快了资金周转,养殖的鱼类越早出塘,养殖的风险就越小。尤其是鱼类生长期较短的北方地区更应注意这一点。2、降低放养密度,提高商品规格。尽管放养了大规格鱼种缩短了养殖时间,但是放养密度降低了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商品鱼规格的目的。由于出塘鱼的规格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单产并不会降低,出塘鱼的规格大单价就高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我区500—1000g的花、白鲢每kg仅售3.6元左右,而规格在1000g以上的售价为…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传统水产养殖规范标准,一般来说,将水库或者池塘等养殖水体中非人工放养的鱼类,称作野杂鱼类,如鳜鱼、鸟鳢、黄颡鱼、鲶鱼、翘嘴红鲌、等。不管是在大水面养殖或者是池塘养殖,野杂鱼类大都是被清除的对象,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野杂鱼会吃掉人工放养的鱼类,自然会影响到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水质调节是鱼类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俗话说得好,"要想养好鱼,必须管好水。由此可见,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养殖的成败。特别是精养池塘,鱼种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多,容易造成水质变化。一旦水质败坏和酸化,就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鱼病,导致鱼类生长缓慢,用药成本加大,养殖产量和效益下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以降低鱼类发病率,提高饲  相似文献   

17.
鱼类养殖企业碳排放及其产污程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养殖企业的碳排放主要采用鱼类生产的经营周期方法进行测算,测算过程分为渔用饲料加工和运输的准备阶段、增氧和水泵供水的养殖阶段,以及鱼产品出塘和运输的销售阶段。计算我国北方主要鱼类品种的产污系数,可测算出我国北方鱼类养殖企业的产污量。本文研究表明,碳排放和产污系数可以看作评价鱼类养殖企业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两个维度,前者通过纵向测算反映了企业整体特点,后者通过统计每一种鱼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反映了不同品种的鱼会对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池塘淤积是限制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引发鱼类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淤泥中存在许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在水质环境恶化时,易大量滋生蔓延,导致鱼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鱼塘、死水塘、漏水塘和塘底淤泥过厚的池塘要利用寒冬空闲的时间,抽干池水,  相似文献   

19.
<正>7到9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但同时也是缺氧浮头、病害多发、死亡率高、管理难度大的关键阶段。近期,伴随着高温多雨天气,部分区域养殖池塘开始暴发较为严重的病害,连日来,不少读者  相似文献   

20.
鳜鱼是一种以鱼虾类为食的肉食性优质鱼类,大面积精养需要大批量的饵料鱼配备,在我地精养这一点较难做到。经过多次的养殖探索,我地渔户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使鳜鱼养殖逐步大面积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特点是:鱼种放养量不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池塘水域中水草繁茂,野杂鱼丰富,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