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区域铁路运输总体情况,总结区域铁路运输通道和港区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区域现有铁路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各城市总体规划和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在对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思路和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在分析我国水铁联运外部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利用铁路通道衔接沿线城市和港口,扩展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形成沿线出口产业链的角度,提出我国水铁联运的"一港一线多城市"和"一港多区域"两种发展模式,以及在这两种模式下的铁路运输组织形式。通过发展港口纵深腹地货物的快捷运输,提高铁路的港口集疏运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蒙东地区煤炭外运通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东地区煤炭储量丰富,为了开辟新的铁路通道,组成铁海联运的煤炭运输径路,在分析锦州港的功能定位及煤炭运量增长情况的基础上,论述锦州港后方巴新线—锦阜高铁路、赤大白—锦赤铁路2条铁路通道的建设规划及运输潜力,并从政策、径路比选、区位优势与战略位置等方面对蒙东地区煤炭经铁路通道在锦州港下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最终形成"一港两线"的蒙东地区煤炭外运通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日照市岚山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岚山区既有港口集疏运能力已经不适应港口及临港产业集疏运需要,为满足岚山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在分析岚山区铁路运输需求、城市产业布局、铁路后方通道能力、地方各项规划、外界环境等因素基础上,依据铁路线路选线规定及办法,建立运能与需求匹配模型、企业运输成本最优评价模型,测算提出岚山区港口集疏运铁路布局方案,最终选定沿G204国道、巨峰站东端区间线路接轨方案。  相似文献   

5.
"2012年港口铁路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17%。"这是岳阳港、惠州港、广州港分别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的2012年工作目标。为贯彻落实全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运输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速铁路的技术特征,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线路走向、车站及站场布局、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化衔接、主要通道客货分线运输、旅客列车运输组织协调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高速铁路路网规划、运输组织理论作了初步探讨,并对高速铁路网规划建设和运输组织实践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曹妃甸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能源型港口,优化曹妃甸港铁矿石疏港运输体系,提高港口大宗物资铁路运输比例,在更好地满足唐山地区钢铁企业对疏港矿石运输需求的同时,对服务国家运输结构调整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从市场需求情况、铁路疏港运输能力方面分析曹妃甸港疏港运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曹妃甸港疏运体系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创新运营管理、提升铁路服务水平等曹妃甸港疏运体系优化对策,以打通制约环节,畅通运输堵点,提升路网资源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铁路是实现国际合作、联动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铁路国际运输通道的影响力是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培育铁路引领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证。在梳理国际铁路运输通道、中欧班列开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分析我国铁路国际运输的优势特点及面临形势。结合铁路网国际影响因子的提炼,在全面提高路网质量、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方案、加强铁路规划对接、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途经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等国,由于中巴铁路未联通,该通道运输能力尚未有效发挥。基于陆海运输对比视角,从运距、运输时间、运费和运输能力等方面对铁路联通情景下的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的运输性能进行评估。相较于海铁联运国际通道,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可将重庆至德黑兰运距缩短40%,运输时间压缩69%。对于中国内陆通往南亚和西亚,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在运输费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中巴铁路连通后,中巴伊土国际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可达24万~50万TEU/a,具备承担中欧国际货运能力,将其拓展为中欧班列新通道,可对日渐饱和的中欧班列主线进行运能补充,提升亚欧大陆交通基础设施连通度和铁路运输网络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着明显变化。铁路运输和“铁路—水运”联运是我国煤炭省际运输的基本方式。煤炭的“铁路—海运”联运体系表现为三大煤炭输出地(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炭运往环渤海地区的四大北方港口(天津港、秦皇岛港、黄骅港、京唐港)下水,通过海运运往五个沿海省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煤炭的需求总量仍将继续增长,沿海地区的电煤消费将是消费增量的主体。运输瓶颈仍将存在,但在“十一五”规划期将逐渐缓解。实施加强铁路和水路的运输能力、布局北煤南运的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用户淡季煤炭库存、推动煤电企业一体化、鼓励利用进口煤炭等措施将有利于缓解并最终解决煤炭的运输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为使铁路运输适应连云港港口的发展要求,分析港口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加大运力倾斜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路港卸车组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等建议,稳定和拓展铁路在港口的运输市场,适应港口快速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系统集成技术是跨海铁路轮渡的核心技术,是集铁路、栈桥、港口、渡船于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解决各子系统之间接口及连接问题.对跨海铁路轮渡运输起着统一协调的作用。通过对铁路主要技术条件及作业方式研究、渡船关键技术研究、港口关键技术研究、铁路栈桥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铁路轮渡运营作业条件、渡船船型与主尺度问题,解决了铁路轮渡站与轮渡码头的布置原则,解决了栈桥结构形式、升降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港、船、桥接口技术,使铁路、渡船、港口、栈桥成为一个有机运输体,为跨海铁路轮渡的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南铁路客运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铁路客运发展总趋势是增长的,但由于铁路能力不足,线路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加上公路竞争,影响了运量增长。从西南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和今后运量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加快西南铁路建设、提高列车放行速度、形成主要城市通往区外的快运通道、开发城市及市郊旅客运输等项对策,以充分发挥铁路中长途客运骨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环境和趋势,结合相关规划,对港口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缓慢、在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同题,提出拓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优化运输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价机制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无水港"——西安国际港务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平 《中国储运》2006,(3):77-78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以铁路、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为基础的陕西省物流与国际和国内物流的结合点,是各个沿海港口在西安的支线港口和国际运输公共操作平台,是陕西省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中心枢纽,为陕西省和西安市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旅客人身伤亡,行李毁损、灭失,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照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办理。”目前,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赔付标准为4万元。  相似文献   

17.
提升沿江铁路通道的综合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需要合理确定沿江铁路通道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及运输分工,探讨新建线路的可行性。在阐述沿江铁路通道武汉至南京段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年度沿江铁路通道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及运输分工,提出分流替代、提速改造、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和新建350 km/h高速铁路4种方案,从工程投资、旅行时间、通道能力适应性、线路衔接顺畅度和运输分工协调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推荐新建350 km/h高速铁路方案为沿江铁路通道武汉至南京段最佳方案。该方案的提出可以为提升沿江铁路通道的运输质量,促进华中和华东地区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生态廊道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铁路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制订发展铁路战略规划;铁路旅行社必须联合经营,规划发展;发挥旅行社作用,组织好旅游运输;开展旅游景区外部铁路运输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济南铁路局通过扩充港口站装车能力和卸车站接卸能力,突破两端运输瓶颈制约;通过在胶济线推行货物列车客车化组织,调整机务、车辆运用方式等创新运输组织措施,打通港口后方通道;通过科学编制增运方案、强化港口货源营销、强化路企联合运输、严格日常分析,强化4项机制,为港口增运提供保障,并且对进一步深化港口增运提出有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蒙俄东线铁路走廊将锦州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增加了第一亚欧大陆桥运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开辟了第一亚欧大陆桥新的支线运输通道;同时也构筑了蒙俄最近出海通道,有力支撑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拓展了三方合作空间,引领了泛欧亚地区经济融合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蒙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沿边城镇开发开放,是蒙古国资源外运新通道以及我国能源供给通道。此外,其建设在实施我国铁路“走出去”战略,打造铁路“金名片”方面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