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金农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金融发展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理论预期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经济学家不得不对金融自由化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对金融自由化的争论焦点也发生了改变。20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增长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的关联度和集中度不断提高,使风险损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严重的自然巨灾造成了全球再保险市场巨灾金融资金的缺口,这迫使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产品创新来进行风险管理。于是在保险金融化和金融证券化的世界潮流中,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是将保险业风险通过有价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其过程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3.
一、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缺陷分析 关于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中,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他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和产生根源,考察了这些金融抑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取消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他们的政策主张是非常直接的,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中的单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贸易政策思维是多向度的,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单边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美国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但具有强烈保护色彩的单边主义依然存在。单边主义基于政治考虑甚于经济考虑。本第一部分分析了单边主义兴起的经济背景和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探讨了单边主义的法律基础,第三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的单边主义措施进行了数量分析,结结论部分对单边主义的两面性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的同时,金融危机也频繁出现.其根本原因是,金融监管没有跟上已经发生变化的金融环境.由于监管不到位和存在着许多漏洞,以及现有监管制度不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造成了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长期经营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对普遍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地发现和防范,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1995-2003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变动统计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按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额计算)也不断加速,从1996-200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3.6%,加速到2001-2003年期间的6.0%,其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商品贸易(按出口额计算)的增速。以下提供的是1995-2003年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增长变动趋势统计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经济师》2009,(3):38-3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尽管90年代的南美、东南亚金融危机令理论界产生了对金融自由化的质疑,但是金融自由化的脚步依旧快速前进。此次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又对金融自由化理论产生了疑问。文章将从美国次贷危机的角度来研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并由此对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相关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许多国家降低或取消利率限制,降低银行准备金率和市场准入门槛,减少政府对银行信贷政策的干预,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实行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还积极推动当地股票市场的发展,鼓励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9.
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在我们的头脑中,每个10年都有其代表性特点。20世纪70年代使我们想起了石油危机与水门事件,80年代使我们想到了供应经济学派与冷战的结束,那么历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又是如何定义90年代呢? 90年代使我们想起一系列事件。新经济政策与格林斯潘,互联网和网络公司,股票首次公开上市,莱文斯基和总统卧室,手机和“商务通”,目光狭隘的政策口号——有些是有精心设计的,有些是始料未及的:“愚蠢的经济”;“大政府时代的终结”;“首先要拯救的是社会保障”。“与美国定约”和金里奇革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n,A)和“大规模失业”,亚洲危机,烟草讼诉案与微软审判案。……  相似文献   

10.
金融自由化浪潮中我国金融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经历了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麦金农——肖的金融自由化模型给它们的金融改革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但时至今日金融改革是否成功似乎仍然存在着争议,上个世纪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促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秉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系列后果严重的风险事件,金融衍生工具这个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衍生产品异军突起,各种衍生品交易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327"风波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几乎同时发生,住友事件、大和事件、奥兰治事件也让我们对金融衍生工具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在出现不久就自觉地走向了国际化,最终发展成为跨国银行。从全球范围来看,银行国际化自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地向全球拓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银行投入国际化的进程中。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在调整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启动本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崔晓  王玉玉 《经济视角》2006,(10):67-68
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早出现在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积累,在国内相对过剩资本、庞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4.
贫困陷阱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陷阱理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它的第一次大讨论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经济学界对“贫困恶性循环”的大量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以及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贫困陷阱研究再掀高潮。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寻求贫困陷阱产生的微观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验证贫困陷阱的存在性和探讨摆脱贫困陷阱的路径选择。本文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一、大经贸战略的来源及其含义的与时俱进 “大经贸战略”是原外经贸部吴仪部长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明确提出的。她纵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全局现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经济发展在区域和行业问很不平衡,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尚处于较低的层次。根据国内经济贸易体制转换过程中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针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和随之而来的以区内贸易取代区外贸易的趋势,提出了我国对外经贸必须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经贸战略”。这些年来,“大经贸战略”的内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高速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频繁爆发,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金融稳定性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率先提出了金融稳定的概念,并设置了金融稳定机构。到90年代后期,维护金融稳定已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金融稳定也开始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央行的法定职责。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许多国家的央行相继定期发布《金融稳定报告》。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前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可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时期,这些主流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70年代走向了理论繁荣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和中小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许多国际直接投资理  相似文献   

19.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深化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次金融自由化的高潮,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此起彼伏.在重新认识和探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自由化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形成了金融脆弱性等一系列理论.根据这些理论,我们认识到一国不仅要了解"金融自由化",更要了解进行自由化的实施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实施的步骤.本文主要对金融深化理论体系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刘刚  罗亚非 《经济论坛》2007,(10):85-88
R&D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20世纪80年代,关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研究文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从1990年开始,关于跨国公司R&D的研究日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R&D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Niosi,1999)。在所有研究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对R&D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