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影子银行现象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快速发展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推动的,企业影子银行投融资相应地分为影子银行化和影子银行融资,而如何精确识别和测度影子银行业务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关于影子银行的测度散见于各类实证研究中,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发现,与宏观层面的影子银行易于观测与统计不同,我国企业影子银行化和影子银行融资测度普遍存在着不精确、不完整、难识别的困境,影响了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发展。鉴于此,可运用残差法与倒扣法测度影子银行业务,为微观层面影子银行测度提供方法论,促进影子银行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算,并利用73家上市及非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影子业务对商业银行全样本数据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效果明显;随着银行影子业务规模的扩大,流动性创造能力下降的幅度增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影子银行促进了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削弱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综合来看,监管部门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制定差异化监管政策时,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鼓励其开展影子业务,促进金融创新,同时对于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而言,应严格控制其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防范流动性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持续膨胀,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的比例持续上升,但从微观视角对影子银行风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尚有空白。本文采用全国125家中小商业银行2011年至2016年经营情况的面板数据,将同业投资纳入影子银行测算范围,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更多投向高风险资产,最终使得资产质量下滑、不良贷款增加,即影子银行主要通过信用风险传导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因此,应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的监管,扎实整治金融乱象,约束商业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  相似文献   

4.
陆畅 《时代金融》2012,(3):94+105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从事与银行相类似的金融活动,但是却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统称。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介绍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的风险,并提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畅 《云南金融》2012,(1X):94-94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从事与银行相类似的金融活动,但是却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统称。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介绍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的风险,并提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型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应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各类新型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的内在法律结构和对应的法律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随着我国对民营资本投资政策的放宽和金融体系创新步伐的加快,以小额信贷、融资性担保、典当融资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的流动性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脱媒现象明显。为了解当前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辖区的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区域,其是否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以及如何影响系统性风险是金融部门监管、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主要依据。本文选取2007~201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当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较低时,会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当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超过一定水平后,将扩大银行系统性风险。最佳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为0.315万亿元至0.4万亿元之间。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合理引导影子银行业务方向和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应针对该类机构和业务特色,进行差异化监管,强化政策导向引导,允许和鼓励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融合,形成适度竞争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机构布局。影子银行业务是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必然结果,作为银行传统业务的有益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子银行的发展与正规银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张掖市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风险关联度研究,提出规范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影子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中心,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为进行监管套利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业务.影子银行不仅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间的关联更加复杂,也增加了商业银行与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本文使用2007-2020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适度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才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应中性看待影子银行发展,维持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适度平衡,防范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死灰复燃,引导低风险影子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7-2020年中国1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对自身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1)影子银行业务增大银行风险承担,表现在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越高,银行总体稳定性越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银行流动性风险越大;(2)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银行类型异质性,对于非五大国有银行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对于五大国有银行并未形成显著影响;(3)影子银行业务通过增加银行表内收益的波动性增大银行风险承担,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严格资本和拨备监管下的被迫选择。因此,应对影子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监管非国有银行主导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继续积极稳妥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但也应允许适度有益的影子银行创新存在,以弥补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司登奎  李颖佳  李小林 《金融研究》2022,506(8):171-188
本文结合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机制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征事实,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探究银行竞争如何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以2003—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以放松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为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计量结果为识别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弱化“信贷扭曲”和“监管套利”两个维度的作用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和投资机会较少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影子银行业务也得到不断发展。但是,这些影子银行业务将传统的表内资产转到表外,具有监管套利的性质,给影子银行的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多角度界定影子银行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即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杠杆率相对较低、主体独立性低、金融创新活跃地带。从欧美国家影子银行发展实践来看,中国影子银行是金融体制过渡性的产物,代表了未来金融创新的方向,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业务发展:由银行表外业务向资产证券化业务转变;运作模式:由"一对一"对接向"多对多"对接转变;融资结构:由非标债权融资向标准化债权融资转变;体系构成:由商业银行为主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转变;监管动向:由机构监管向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创新型非标准化债权业务,其具体模式呈现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内到表外、从账内到账外的发展特征,业务风险呈现参与机构多元化、业务模式复杂化、业务风险隐蔽化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创新型非标债权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利害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趋利避害、疏堵结合的原则,针对如何开展非标债权业务去影子化监管和如何规范业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丽芳  谭政勋  叶礼贤 《金融研究》2021,496(10):98-116
商业银行及其效率的高低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可以压缩的“坏”投入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次建立理论模型并分析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路径;方法上,同时区分投入和产出的“好”或“坏”,拓展只区分产出的“好”或“坏”的效率测算模型;实证上,首次测算并分析“坏”投入、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利润、风险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上,影子银行会同时增加风险承担和利润,但无法确定经风险调整后的利润增加能否提升效率;只区分产出的模型高估了效率,尤其是显著高估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阶段的效率,大型商业银行依靠网点的扩张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影子银行业务提升了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效率,但对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看,压缩“坏”投入和规范影子银行是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提升银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credit supply factors in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us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with financial frictions enriched with a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banking sector. Banks issue collateralized loans to both households and firms, obtain funding via deposits, and accumulate capital out of retained earnings. Loan margins depend on the banks' capital‐to‐assets ratio and on the degree of interest rate stickiness. Balance‐sheet constraints 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the business cycle, which affects bank profits and thus capital, and the supply and cost of loans. The model is estimated with Bayesian techniques using data for the euro area. The analysis delivers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the banking sector and, in particular, sticky rates attenuate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 while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creases the propagation of supply shocks. Second, shocks originating in the banking sector explain the largest share of the contra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2008, while macroeconomic shocks played a limited role. Third, an unexpected destruction of bank capital may have substantial effects o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15,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衍磊  邓辛  杨金强 《金融研究》2020,481(7):57-74
基于手工收集整理的2007-2015年沪深证券市场A股上市企业公告的委托贷款数据,运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与企业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与委托贷款发放相关的企业其他内外部特征影响后,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越低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概率越大、数量越多,这说明,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更可能(或更多地)从事类金融业务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交易双方的关联程度越强,贷款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越紧密,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与委托贷款发放概率和发放数量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We develop a macroeconomic model in which commercial banks can offload risky loans to a “shadow” banking sector,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rade in securitized assets. The model can account both for the 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 between output, traditional bank, and shadow bank credit, and for the behavior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a liquidity crisis centered on shadow banks. We find that following a liquidity shock, stabilization policy aimed solely at the market in securitized assets is relatively ineffective.  相似文献   

20.
Shadow bank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banks raise funds from and transfer risks to entities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Many observers blamed the sudden expansion in 2007 of U.S.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disruptions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a “liquidity run” that originated i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spread to commercial banks. In respons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s have called for tighter and new regulations on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and participants. Preferring the term “market‐based finance” to the term “shadow banking,”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primary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participants that compris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The authors review the 2007–2009 period and explain how runs on shadow banks resulted in a liquidity crisis that spilled over to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emphasize that the economic purpose of shadow banking is to enable commercial banks to raise funds from and transfer risks to non‐bank institutions. In that sens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a shock absorber for risks that arise with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and are transferred to a more diverse pool of non‐bank capital instead of remaining concentrated among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also reviews post‐crisis regulatory initiatives aimed at shadow banking and concludes that most such regulations could result in a less stable financial system to the extent that higher regulatory costs on shadow banks lik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asset managers could discourage them from participating in shadow banking. And the net effect of this regulation, by limiting the amount of market‐based capital available for non‐bank risk transfer, may well be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s of risk in the banking and overall finan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