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不要     
本地一家电视台举办有奖活动,头奖是价值5000元的彩色电视机一台。这位幸运者干唤万唤才出来,是某县某乡某村的一位农民,发奖那天,他没有来。打电话去,答日:“不要。”再打电话去,说来回旅费全包,仍说:“不要,”问他:“那么送给谁?”他说:“随你们罢。”再问“那么为啥来参加活动”,他说“重在参与”。众人议论。一个说:也许他是百万富翁,不在乎,一个说:也许那地方还没通上电,又一个说:说不定他是盲人,看不看电视都一样。另一个更聪明:一定是弟兄位,拿回去分不匀影响和气,不拿为上,再一个简直忿忿:那么他可以卖掉…  相似文献   

2.
名流吴光正:要看到有“两个香港”香港名流吴光正,时而语出惊人。再出惊人之语。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他接着说:“你看到的又是哪一个呢?”在谈及香港现时面临的经济困难与出路时,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一个是“面对全世界的香港”,这个香港非常蓬勃,有无限的机会;另一个是“堡垒香港”,漠视外边,守株待兔。他说,他担忧的是只看到后一个香港的人。他话锋一转说,港人要因时调整自己,自我增值,学点普通话,去闯大陆。他说:一觉醒,楼价升了,股价升了,饭来伸手,这支“歌”现时没有了。今时今日再守株待兔已没有出…  相似文献   

3.
“吃亏吃在不善于说‘不'” 1991年冬,因为与孙见喜先生编辑《贾平凹散文精选》,我随他第一次去拜访贾平凹,至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一敲开门,平凹竟腰系了围裙,脸上、手上都是面粉。他说他正在揉面,中午准备吃油泼扯面。我跟他进了厨房,说:“贾老师,没想到你还亲自做饭!”他笑起来脸如莲花,说:“我不光亲自做饭,还亲自吃饭!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有意义,譬如吃饭;有些事呢只有亲自去做才有意思,比如恋爱!”此前听说他不善言辞,不好接近。如今一见面就说笑,平易而幽默,这是我的第二个没想到。告别时他主动送了我一本他刚出版的《抱散集》。这是我第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4.
瓦伦达效应     
《老区建设》2012,(17):64-64
由来: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患得患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忠全  卫东  水成 《当代陕西》2004,(11):42-42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长安西丰乐乡,有种树者名郭橐驼,所种各种树木,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有人去请教他,他说:“我不过是根据树木各自的特性来栽植罢了,有些人种树所以种不好,主要是不根据树的本性来培植,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一会会剥点皮看他活了没有,一会又摇晃一下看他长得怎样,结果损害了树木的正常成长。”别人又问他:“你这个道理适用做官理政吗?”他说:“我只懂种树,不懂如何做官。但我常看到一些长官,天天催耕、催种、催收,连百姓养鸡养猪的事也乱下命令,招待他们吃喝又是劳民伤财,这是很不好的。”柳宗元最后写道:“吾问  相似文献   

6.
茅于轼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的同事,著名经济学家盛洪说:“他诚实、守信用,这些字眼似乎很平常,但在今天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实行的。”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也说:“茅于轼年过古稀,还在做事,这是很难的,很了不起的。金钱方面他没有什么获得,还在做,所以我很佩服。”  相似文献   

7.
先讲一个笑话。话说爱因斯坦死后升‘天,上帝安排了三位天使前去为他接风。爱因斯坦很是高兴,在路上打开了话匣子,与天使们谈笑风生。,他问第一位天使:“你的IQ多高?”天使回答道:“201。”爱因斯坦眼前一亮,“这么高!以后我肯定不会寂寞,因为你可与我谈相对论了。”又问第二位天使:“你的IQ多高?”天使回答道:“150。”爱因斯坦说:“也不错,以后我们可以煮咖啡论天下。”又问第三位天使:“你又如何?”天使说:“75。”爱因斯坦沉思半晌后问:“阁下对世界经济前景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9.
刘海霞 《魅力中国》2010,(36):46-46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去拜访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命运。我问:“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我再问:“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朋友给我讲了一通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1.
李忠 《首都经济》2004,(9):23-27
在我的朋友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大家想威胁谁的话,就会指着我跟他说一句:“如果你再这样,我就让你和他一起出国。”听起来仿佛陪我出国是件极其辛苦的事,这大概来源干我的一种说法——我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国外所有的城市都是“步行城市”。我曾经端着相机步行走过整  相似文献   

12.
一个农夫,挑着一担大蒜打算到城里去卖,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大蒜也没有卖出去,还遇到了一场大雨。为了避雨他躲进了一家网吧.并在网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当年轻人知道了他的遭遇后,马上很热心地表示愿意帮助他将这些“烫手的大蒜”卖掉。年轻人先问这位农夫:“你的大蒜有什么特别之处?”农夫很骄傲地说:“这些全是我自己种的.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肥料。”于是年轻人马上在网上输入“有机大蒜”四个字进行搜索,几分钟后.他对农夫说:“我已经帮你卖掉了这些大蒜.买家是一家德国的公司.他正在寻找天然有机肥料培植出来的大蒜。他还要买很多,且价格特别高。”  相似文献   

13.
舒蠹 《中国高新区》2009,(5):112-114
先讲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故事:话说科学家爱因斯坦死后升天,上帝铺下红地毯,派三位天使迎接。受此礼遇,爱因斯坦大为兴奋,在赴宾馆路上,他问A天使:“你的IQ多高?”A天使答道:“201。”爱因斯坦颇为吃惊,道:“201,我将不愁寂寞,因为你有资格和我谈论相对论。”又问天使B:“你的IQ又有多少?”B天使道:“150。”爱因斯坦说:“那还不错,我们可煮咖啡论天下事。”最后问天使c:“你又如何?”天使C答道:“75。”爱因斯坦想了一会说:“请问阁下对明年度财政赤字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4.
猎头与猎物     
李勇 《东宇经纬》2001,(4):24-26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一个联系颇多的朋友突然之间在你的视野中消失,又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并递过一张全新的名片——公司的名头变大了,职务由主管晋升为部门经理,薪水翻了一番……跳槽已不是什么新名词,问题是好事怎么落到他头上的?你问他,他会神秘地说:“猎头。”如今,在白领阶层中,人们私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除了跳槽,大概就是“猎头”了。“猎头”这个词频频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猎头”已成气候.  相似文献   

15.
冷艳华 《理论观察》2011,(4):162-163
柯灵曾说过:“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他.上海沦陷才给她这样一个机会。”谭正璧称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胡兰成赞道“鲁迅之后有他.他是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就是张爱玲。  相似文献   

16.
魔鬼理论     
某权力人物由于贪污受贿东窗事发,有人问是什么思想导致他迈出这一步的,他回答得十分干脆:有权的人谁不贪啊!某干部参与嫖娼被公安人员捉获,有人说他太下流了,他反唇相讥:男人有几个不这样“潇洒”的?某头面人物由于“一时疏忽”引进报废设备而使国家几千万元资金打了水漂,有人指责他这是犯罪行为,他却漫不经心地说:谁还没点错,交点学费嘛。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一些腐败分子确实不同以往,不少的犯罪分子不但不思悔改,反而“理直气壮”,认为被抓是自己倒霉,好像是大家都贪了,别人没抓到,就抓了他,他冤屈,这世界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体经济》2011,(4):64-64
这天老王的农场来了一个年轻人。一见到老王就故意出示证件炫耀说:“我是农业部门的视察员,我要检查你的农场。”这个年轻人得意洋洋地走在路上,指着一片菜园问:“是不是大麻?”老王不耐烦地说:“这是油菜,连大麻跟油菜都分不清楚!”年轻人不悦地说:“什么话,不需要你多嘴!我自己去检查,你不用跟来。”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啊!”周恩来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啊!”。  相似文献   

19.
开会     
滕刚 《民营视界》2008,(1):86-87
异乡人刚出门,就接到中介所打来的电话。中介员说:“朝阳公寓的一位男子要求陪聊,他的住址是朝阳公寓8幢302室,你现在就去,别忘了带一个笔记本。” 异乡人说:“带笔记本干什么?” 中介员说:“不知道,是客户要求的。”  相似文献   

20.
邓华香 《发展》2009,(6):95-95
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公司发生的火灾中,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为公司挽回了很大损失,而这名清洁工并没有什么背景,也不是公司直接利益的受益者,当总裁问他时,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话:“因为每次你路过我身边时都说,你打扫得真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