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PPI在年内不断创新高,未来核心CPI上扬趋势将继续保持,PPI向CPI传导的压力未减。PPI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将维持高位,继续高于CPI涨幅,导致中下游尤其是下游消费类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企业利润被挤压之势不改。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一季度,投资增速仍然高位运行,但新开工项目投资有所下降;对外贸易进口增长强劲,出口有所放缓,贸易顺差大幅下降;消费物价高位运行,PPI涨福明显且向CPI的传导效应日益显现;货币供应量增速"双降",货币活期化趋势有所减弱;贷款调控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在高位运行;CPI与PPI双双处于历史高位,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工业利润增速出现放缓的势头;受贸易顺差大幅滑落和贷款增速放缓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放缓;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存款回流显现。  相似文献   

4.
券商大看台     
《证券导刊》2008,(29):38-40
上海证券通胀继续走低投资微增物价变动趋势不变,CPI继续下降、PPI略有增加。上个月油价上调的影响将继续延续,国内PPI将在高位维持。受夏粮丰收影响,预计粮食价格保持稳定,食品价格持续回落。由于去年同期物价上涨较快,基数抬高,故预计7月CPI将继续回落至6.3%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货币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也纷繁复杂而多变。在通胀居高不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维持高位运行"双高"态势的总体背景下,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各种价格指数(CPI、PPI)走势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6.
<正>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水平温和可控2022年,国内通胀呈现出“PPI高位回落,CPI低位回升”的特征,通胀剪刀差逐步收窄。进入2023年,在外需持续走弱、内需企稳回升的背景下,预计CPI温和上涨、PPI低位震荡,通胀压力总体可控。笔者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PPI同比中枢为-0.5%。从CPI方面看,防疫政策优化将带来年内消费需求回暖,通胀中枢或将小幅上移,食品与非食品走势相反,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0,(3):18-18
1月CPI同比增长1.5%PPI涨4.3% 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与此前市场预计一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两项数据同比增速出现了暂时背离:1月CPI增速较去年12月小幅放缓0.4个百分点至1.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CPI与PPI多次出现背离式增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通过构建SV-TVP-FAVAR模型,利用三维脉冲响应分析货币政策对CPI与PPI的时变效应及CPI与PPI相对背离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均具有价格效应,效应维度、效应极值与经济周期、价格指标有关;因此,从CPI与PPI背离的宏观经济效应看,CPI与PPI的阶段性背离实属“虚假背离”,并未带来“外部不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充分认识CPI与PPI的背离态势,破解物价调控失效的“货币政策之谜”。  相似文献   

9.
近日.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指数公布,显示CPI与PPI倒挂形成的”剪刀差”仍在继续扩大。一方面.CPI出乎意料地跌到49%,达到了近14个月的新低水平,另一方面,PPI在周边要素市场价格跳水的情况下还依然坚挺,达到了10.1%的高位,创下712年的新高.这与张立群主任的文章《2008中国价格走势探路》分析的形势不谋而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我国CPI一直高位运行.尽管进入7月份以后,由于2007年同期CPI基数较高,CPI或从高位回落,但推动CPI继续高位运行的基本压力尚未释放,通胀压力尚未缓解.面对高通胀,个人和家庭应适时调整私人资本的配置,确保私人资本不被通胀吃掉并获利.  相似文献   

11.
政策     
《证券导刊》2008,(34):6-6
交行研究部: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交通银行研究部1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CPI连续四个月显著回落,物价逐步企稳,宏观调控效果显著,货币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此外,CPI显著回落,但PPI仍然处于高位,通胀压力出现结构分化,近期稳定物价基  相似文献   

12.
"双P"指的是CPI和PPI,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工业品出厂价格。CPI用于衡量居民日常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幅度,PPI用于衡量工业品出厂时的价格变动幅度,"双P"升耶降耶,直接反映出经济、金融运行的状况和走向。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CPI和PPI正成为人们熟悉和关注的经济名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商品价格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价格传递影响,得出结论国际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具有正向传递作用,但PPI对CPI的价格传递过程失效;但是通过与美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际商品价格对美国PPI具有影响,PPI对CPI也具有影响。说明价格传递在中国的PPI向CPI的传递过程中失效,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下游企业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对商品定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作为物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食品部门对CPI具有决定影响,工业品部门对PPI具有决定影响,CPI和PPI的价格弹性差别很大。依据生产链理论可以得出PPI向CPI传导的结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似乎也证实着这一规律的存在,但在特定情况下,PPI和CPI走势会出现分化背离。本文围绕经济增长下滑阶段食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的变化特征,解释PPI和CPI出现分化背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双P”指的是CPI和PPI,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工,业品出厂价格。CPI用于衡量居民日常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幅度,PPI用于衡量工业品出厂时的价格变动幅度.“双P”升耶降耶,直接反映出经济、金融运行的状况和走向。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CPI和PPI正成为人们熟悉和关注的经济名词。  相似文献   

16.
潘向东 《证券导刊》2011,(20):18-18
受到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5月CPI仍将维持在高位。随着新涨价因素的回升,同时,由于季节性因素在下半年会推高真实CPI运行效果,第四季度CPI同比将依然在高位运行,物价运行在2011年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宏观Macro1月CPI同比增长1.5%PPI涨4.3%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与此前市场预计一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两项数据同比增速出现了暂时背离:1月CPI  相似文献   

18.
从紧的货币政策在CPI难以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今年的指导方针不会改变,央行仍严厉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观察未来通胀形势,应关注能源、PPI运行情况。未来几个月CPI应是逐步走稳并小幅回落,PPI仍在上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CPI、PPI和上证综指三者的走势发现CPI与PPI的差值与上证综指有很大的相关性,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1993年1月2011年12月CPI与PPI月度差值和上证综指月度波动率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CPI、PPI和上证综指三者的走势发现CPI与PPI的差值与上证综指有很大的相关性,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1993年1月2011年12月CPI与PPI月度差值和上证综指月度波动率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